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州作家】顾永磊:龙湖蒲草情悠悠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966】 



龙湖蒲草情悠悠

河南周口     顾永磊

三千年前的龙湖畔,一位痴情、直率的女子孤苦伶仃地低头沉思,她以内心的痛苦、愁闷、彷徨构筑了一场单相思,成就了一首流传数千年的绝美之作《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这首出自《诗经·陈风》的名篇,用看似毫无关联的蒲草与荷花表达思念之情,通俗易懂的文字,将这位痴情女的心理活动写得惟妙惟肖,穿越三千年后,我们依然能读出这 位泼辣女子那浓浓的思念。


诗经里的蒲草是解读少女情感的植物,诗人用“兴”的表现手法,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虽无思念之词,竟然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辗转反侧。

蒲草也开始从《诗经》中成长出来,碧波荡漾的万亩龙湖水滋润着蒲草肆意的疯长,三千年经久不衰,成就了龙湖中的别致风景。

初夏时节,刚刚走出春的凉爽,铆足了劲儿的蒲草便迫不及待地疯长,不经意间便高大起来,柔韧且修长的蒲叶,宛如一柄柄绿剑刺向蓝天,凛凛然透出一种侠胆之气。密集而茂盛的蒲叶,一片片、一丛丛在龙湖周边的浅水中随风摇曳,姿态万千,飘逸洒脱,柔美雅致,在你眼前妖艳盛放,美得让人有触摸的欲望,吸引着你走近她。

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蒲草丛浩浩荡荡、无穷无尽,像翻着波浪的绿海,大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气魄,它毫不留情地占据了龙湖周边的浅水滩,宛若一道绿色的幕帘矗立在水中,散发着浓浓的芳香,微微甘甜。

近距离的接触比起远眺望更有美感,一枝枝的蒲草亭亭玉立、不蔓不枝,竟是如此的举止得体,而舒展的叶子就象舞女张开的双臂,躬起腰肢,跳出优美的舞姿,引来一群群水鸟肆意地嘻笑,不远处还有鱼儿跳跃、青蛙高唱,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时的龙湖岸边热闹非凡,好一个万类夏日竞自由的壮观景象。

远处的苏子读书台在蒲草的簇拥下,愈显庄重。当年大宋的陈州教育局长苏辙在读书台吟诗的场景历历在目,不禁想到作为大文豪的苏辙同样喜爱蒲草,他在《迟田舍杂诗九首》中写到:“盎中插蒲莲,菱芡亦易求。闭门具樽俎,父子相献酬。”


蒲草从《诗经》中一路走来,在文人的笔下渐渐地从自然之物转化成了情感的承载之物,成为了真挚爱情的象征,不仅饱含诗意,又体现出的是一种文化价值。蒲草叶片细长,被比作少女的柔美之情,寓意着情感的坚韧,所以被古往今来的文人推崇。在流传千古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兰芝无端被逼迫休回娘家时,就以蒲草的坚韧作比,向焦仲卿表明心志:“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草。蒲草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蒲草穷居乡野河塘湖边,对生存环境要求很低。唐朝文学家韩愈有诗云:“我有一池水,蒲草生其间。”只要给它一池水,蒲草便安之若素,送你一方明媚的景。

蒲草偏居一隅,喜欢安静,耐得住寂寞,本身的清寂,注定蒲草的性格内敛,即使默默无闻,也不流俗,就那样兀自生长,不讨好、不讨巧。这种天然傲骨的倔强,倍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时光走到今天,蒲草在万亩龙湖中已占是绝对的多数,早已融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把文人赋予的柔性之美揉进了柴米油盐生活的日常,被民间的生活打磨去青涩与浪漫,又走进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借物抒情的情感载体。

生活在龙湖边有蒲草陪伴的童年往往都有快乐的往事。炎炎夏日,刚刚生出蒲棒的蒲草,惹来了一群又一群不知疲倦小朋友的青睐。胆小的在浅水区蹚来蹚去,头上顶着蒲叶,摘几枝蒲棒玩耍,胆大的光着屁股像小泥鳅似的跳下水,在茫茫蒲丛中戏水、摸鱼、追赶水鸟、搜寻鸟蛋、争抢着蒲棒。平日里寂静的湖水在孩子们疯狂中水花飞溅,惊起水鸟齐飞。玩累了的孩子不知归去,顺手掰枝蒲棒吃上几口,不怎么好吃又吃的那么有味道。玩到天黑,意犹未尽的孩子们又拿起蒲棒点成蒲灯,在手中一闪一闪的晃来晃去,既能照明,还能驱赶蚊虫,最后都在欢呼声中被大人们强制带回家。

蒲草陪伴孩子们快乐的成长,带给周边的百姓确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每年入秋后,勤劳的渔民开始采割蒲草,粗略地暴晒一下,然后做成蒲团,编织成蒲扇、草帽、草垫、草篮,形成了淮阳独有的特色产品。龙湖内蒲草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蒲草编织作为传统的手工工艺,它细腻精巧、朴实又不失典雅,不仅实用,而且还具有欣赏性。龙湖的蒲编制品自古以来就名满全国,近年来远销海外。

蒲草在当地被称为蒲子,蒲子根又被称为蒲菜。这里的蒲根与其他地方不同,不仅没有涩味儿竟然还带甜头,味道清爽可口,营养丰富,还可以当成药吃缓解各种疼痛,被誉为龙湖名菜,又名“淮阳大葱”。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湖边的居民食不果腹,蒲根自然成了救命之珍馐。史载,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到了陈国,兵荒马乱之中和众多子弟被困淮阳绝粮七日,靠着采挖湖中蒲根为食,才得以活命,正因为蒲根当年救过孔子的性命,至今当地人尊称它为“圣人菜”。


如今随着对龙湖的开发治理,已禁止采挖湖中的蒲根,想吃上蒲根竟成了一种奢望。据专家考证,蒲根深入湖底的淤泥,通过削弱污染水质中的磷、氮等元素含量,起到代谢生物及降解作用,能慢慢改善周围受污染的水体环境,所以湖中禁止采挖蒲根还是有科学依据的。龙湖至今能保持清澈透明的水质,小小的蒲草功不可没。

三千年弹指一挥间,蒲草以强健的韧性和独特的魅力风格跻身于文坛之中经久不衰。它不以飘逸的外表高傲自居,不理诗情画意、不理风花雪月,以执着的本性无声无息的在湖底下蔓延、成长,悄无声息的净化湖水;以柔韧如丝的柔情美丽着龙湖的秀丽,静观龙湖的安详宁静;以它那特有的香气,穿越时空飘荡在碧波荡漾的万亩龙湖,许下一方平安,祈愿一方祥和,祝愿人们享受生活的甜蜜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来查干湖
蒲菜,到底是一种什么菜
小小说《竞聘》外一章 董凯
蒲草
透彻讲明蒲草、香蒲、水烛、蒲笋、蒲黄、蒲菜那些不知道的秘密
香蒲棒像一根根“火腿肠”,生活中有3大价值,很多人不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