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州作家】郑江涛:一个“清醒”的作家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07】

一个“清醒”的作家

河南邓州      郑江涛




记得周同宾老师在《皇天后土》序言中说过,他想为农民树碑立传,可又自感没有写小说写大部头的能耐,转而就从自己擅长的散文入手,一个人一个人地去写,人物多了 ,叠加起来,就厚重了,就形成一种气象来。而确实,九十九个农民的故事构筑的《皇天后土》,深沉大气,意蕴高远,最终斩获“鲁迅文学奖”,成为文坛的一部经典之作。

周老师这番话我一直印象深刻,牢牢记在脑海里并反复思考。周同宾老师一生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确实没有什么大部头著作。他最主要的成就就是纪实散文集《皇天后土》,他也因此得以走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台,这是大多数文学追梦人一生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我认为这正是周同宾老师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优势,扬长避短,发挥特长,用一篇一篇的短文浇铸成了一部煌煌大著,最终得以取得辉煌的文学成就。

周同宾老师长期以散文创作为主,间或也写写小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是新旧时代、思想剧烈碰撞的一个特殊时期。周同宾老师关注农村,关注农民,他敏感地意识到应该把这一时期农村、农民的生活、思想状态记录下来,一定会有重大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与此同时,他又感到创作大部头小说自己力不能逮,并且自己时间精力也不允许。经过反复思考琢磨和评判,他决定一个人一个人去写,正像他说的,写一个人或许单薄,人物多了,就厚重了就成气象了。主意已定,他就开始行动,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田野乡村,走街串户,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走,一个人一个人地唠,遇见有“意思(义)”的人或者事,就记录下来,回去后再整理成文,在全国多家期刊刊发。



周同宾老师通过长期辛勤的劳动,写出了九十九个农民的故事,集腋成裘,最终结集成了《皇天后土——九十九个农民的自述》。这部书紧扣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和农民的生存、生活实际,反映那个时代农村、农民的生活图景和思想状态,语言生动活泼,故事发人深省,是那个时代的生动历史记录。该书于1998年获鲁迅文学奖,一时成为南阳文坛盛事。

人的智商有高低,水平有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作家也一样,有神童作家,少年得志,一鸣惊人;也有默默无闻的老黄牛,耕耘一辈子依旧籍籍无名,这都是正常现象。难得的是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评判自己,回避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长处,这样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出彩。客观说,周同宾老师如果没有《皇天后土》的话,他也不过是南阳盆地,---远点说中原大地,一个小有名气的散文作家而已。但周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是弄大部头的料,如果非要去写一部《平凡的世界》或者《白鹿原》的话,不仅是不自量力,恐怕最终会徒劳无功的。周老不“违”天命,顺势而为,利用自己熟悉农村,热爱农民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打成一片,聊天唠嗑,家长里短中沙里淘金,抓住了社会转型时期一些要害东西,记录下来,写他人所未写,成为亮点,终成一代散文名家。



作为一个写作者,都应该学习周老这种清醒意识,做一个“清醒”的作家,认真客观评判自己,避开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项。不是每个作家都可以成为路遥、陈忠实,但或许,大家都可以成为另一个“周同宾”的吧。

皇天后土,烟火人间,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繁华过后,世界必将归于沉寂。逝者已矣,英名长存,愿先生安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切怀念著名作家周同宾
中国当代最有名的地市级作家群——南阳作家群
郭进拴|恸悼周同宾先生
远去的驿站 远去的背影南阳籍著名作家张一弓去世,曾代表着河南文学一个时代
【主编访谈】周同宾:散文的语言非常重要
【散文】怀念周同宾先生——我的朋友系列故事之二十 / 汪河(河南)|| 当代文学家金秋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