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我们丰县这一带,野菜中名气最大的是它!

 文:花墙老猫

在我们丰县这一带的野菜中,荠菜的名气最大,大到妇孺皆知;荠菜味道不错,几乎适合各种人的口味,男女都爱老少咸宜。说荠菜是头牌野菜应该没有多少异议。

在田野一片萧疏的时候,荠菜和越冬麦苗一起贴地生长。在这个时节里生长的植物,谨慎地消耗着有限的给养。因此荠菜叶片紧收,姿态低调,一点也张扬不起来,像一个寒风里裹衣而行的少年,那么单薄孱弱孤独无助。荠菜似乎老也长不开个子,生长的寂寞而漫长。大约需要一个冬天的默默等待,开春时节开始慢慢枝叶舒张,才变得有模有样。

即便是长大了的荠菜,外形上也根本不能和银银菜马蜂菜相提并论。荠菜没有银银菜的蓊蓊郁郁,枝叶纷披,也不像马蜂菜那样汁液充盈,胖大肥硕。比如热量足够,阳光充沛,雨水丰饶等银银菜马蜂菜们所必须生长的背景,荠菜一样都没有。

这些先天不足恰恰又是对荠菜的成全。荒寒之中生长的荠菜耐力无比,韧性非凡,绝非速生速朽的银银菜马蜂菜所能相比。一夜之间窜起来的银银菜马蜂菜,长得快,老的更快,可供采摘的时间就那么短短几天,鲜嫩的青春转瞬即逝。荠菜就不同了,虽然成熟之前发育迟缓漫长,却青春葱茏不易老去。荠菜给人从容不迫的采摘时间。

知名度再高的野菜到底还是野菜。既然是野菜,在吃法上就怎么也高大上不起来。但比起来银银菜主要贡献于面筋汤,马蜂菜能大派用场的地方只能是做窝头,荠菜的吃法就显然上了几个档次。荠菜通常用来包饺子,我们这里都叫做荠菜扁食,包括荠菜馅在内所有吃法的扁食都在家庭食谱里位居高端。

以前缺盐少油的,只要作为主要食材的荠菜备齐,其他配搭就趁家之有,就地取材了。没有鸡蛋豆腐皮,可以因陋就简,把剩馒头剩锅饼剁的细碎再放入油锅煎炒。再就是剁一些事先泡好的粉条,然后拌上研碎的葱花姜末花椒面,这样煮出来的荠菜扁食味道一点不差,吃起来感觉清爽,满口清香。荠菜包子做法用料和扁食大同小异,味道上则各有千秋。

我对那些写到野菜总爱引经据典的文章怎么都喜欢不起来。没有野味野趣也就罢了,偏偏喜欢旁征博引掉书袋。作者不但在古诗文里寻章摘句,还动不动搬出《本草纲目》等巨著经典。

说不清是为了证明野菜原本不野,曾滋养过唐诗宋词,还是为了提升文章丰厚意蕴和文化品格,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就说有关荠菜的文章吧。往往从《诗经》开始扒拉起,少不了的还有苏轼陆游辛弃疾,举凡笔头触碰过荠菜的文人墨客尽数罗列,密密麻麻好长一串。浓重呛人的书卷之气,压住了清新质朴的乡野味道。

和那些写荠菜的文章惯于矫饰一样,现在荠菜吃法上也已是今非昔比。大众餐桌上的荠菜饺子和荠菜包子里,原本作为主打的荠菜仅仅成了点缀。鱼肉做主也就罢了,过多过重的调料在味道上喧宾夺主。

和所有野菜一样,荠菜讲究简单的做法,简单的味道,或者做起来全无讲究,就是一种口味上的返璞归真。做法的繁复以及荤腥的介入,都是对荠菜那乡野滋味的冒犯。就好比一个清爽的乡村姑娘硬是描眉画眼粉黛敷面,肯定不土不洋,结果不伦不类。

荠菜最初的滋味早已潜移默化了一代人的口味,成为可能影响一生的味觉记忆。说的再文艺些,已经成了在他们舌尖上盘旋不去的美丽乡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天,挖野菜全攻略来啦!
野菜正当时,挑选需谨慎
128岁的长寿秘诀,常吃这三种野菜,恢复身体机能
麦田里的这种野草很畅销,有人不种小麦改种它,一年多赚2万块
挖野菜
农村70,80,90最熟知的20种野味、野菜、野果,你能认出几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