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八特刊:残疾的母亲,把我们六兄妹,抚养成人

文:铸剑为犁

图:来自网络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总是那样的朴实,洁净,勤劳和匆忙,虽然她离开我们多年,但我却无时不沉浸在对母亲深深的缅怀中。

每次回老家,我在母亲常住的床头伫立时,仿佛母亲就在床上一样,尤其难忘那依恋的眼神。忙碌时无从记起,一旦闲下来,尤其在难眠的深夜,那种刻骨的痛撕心裂肺。

虽然我已是不惑之年,但更深的体验孩子失去母亲的剧痛,去日愈久,缅怀愈深,连平时的笑声都好像是一种罪过。此时才知道当一个人失意时、痛苦时、得意时能对母亲倾诉是多么的可贵和幸福呀!

母亲养育我们七个兄姊,一个从小就夭折了,父亲在乡里供销社工作,常年在外,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在母亲身上。三个兄长年龄相差很小,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只靠父亲几十元的工资,养活一家人困难可想而知。因此,为了补贴家用,母亲总是倾己之力,无怨无悔的付出。

那时候三个长兄很顽皮,经常到附近的一个池塘洗澡,母亲在无数个中午顶着烈日,背着一个,领着一个去找洗澡的哥哥们,恐怕有闪失。

母亲21岁的时候,在生产队一次铡草时,将脚铡去半截,母亲就这样拖着残疾的脚,将我们兄妹六个养大成人,期间所受的艰难是不言而喻的。母亲深知自己之所以被遗弃,就是因为没有文化。所以,再苦,她都要供我们读书。

需要花钱了,母亲就把家里的粮食和平时积攒的鸡蛋拿到集镇上去卖。另外,就是拼命挣工分。每天上下午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一早一晚,还得去地里或山坡上割草,交到生产队的饲养室折算工分。每次割的青草都装得满满一草箕,沉沉的,起身时都要别人帮助托起草箕才能上肩,走起路都直不起腰来。

如果是热天,每次下湖割草回来都是汗流浃背的,渴了,就用水瓢舀起缸里的井水咕嘟咕嘟地喝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就又赶紧去烧火做饭,打发我们去学校上学。

每到晚上忙好一切,母亲就在如豆的油灯下,给全家人纳鞋底,不时用针在头发上擦一下,那份专注和辛劳在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很深的印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都是这样地忙碌着。

繁重的生活,没有影响母亲宽以待人的个性和谆谆教育子女之情,因为父亲工作原因,我们先后搬了几次家。每到一个地方都给左邻右舍留下很深的印象,直到现在很多年以前的邻居还在走动。这源于母亲的宽容和大气,无论自己多么艰难,看到别人有困难都会拿出仅有的东西周济他人,她经常教育我们自食其力,诚实做人,宽容大度,不取无义之财,言传身教为我们上了一堂终身享用的课。

在母亲58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把全部心思用到了我们的下一代身上,带大了一个又一个,我的小儿子一直在母亲身边生活着。姥爷原来是私塾先生,母亲也认识一些字,对孩子教育,母亲是慈爱加严厉,孩子们非常尊重母亲。每到过春节我们都给母亲磕头,看到跪倒地上一群子孙,母亲的笑很开心。

在年轻时母亲得过甲亢,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年代,母亲差一点离开我们,后来一位老大夫用自己研究的方法为母亲治好了病,多年以来母亲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到母亲去世的头一年,母亲病倒了,先是脑血栓,本来治愈的差不多了,又不幸患上了心肌梗,这是两种相克的毛病,一个需要活动,一个需要静养。就这样母亲一直瘫痪在床上,也不能说话了,对母亲这样刚强一辈子的人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每次我们伺候大小便时都显得很难为情,一辈子母亲净照顾我们了,轮到我们照顾母亲时,竟然觉得对自己是一种煎熬,每次母亲看我们的眼神都很凄惨,我知道是母亲坚强的性格,加速了她的去世进程。

我们终究没能挽留住母亲。临去世前,母亲一次次欲言又止,可直到临终时也没能说出一句话。

母亲留给我们的痛很深刻,作为生养六个孩子的母亲,一生的付出是多么巨大呀!

我们的人生,其实是一场漫长的告别,孤单地来,又孤单地走。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身体的不断成长和衰老,就是思念的累积和离别的忧伤。当我们千辛万苦地越过人生的一个个沟坎,却发现母亲再也无法感受我们的成功和悲伤。

没有母亲的日子,这孤单的身影该在何处停留,这破碎的心灵又该在何处安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温馨感人帖文”:永远找不回的那份温馨
母亲节临记母亲
【槐树街文学奖】43号作品展示
李运和: 母 亲
流年往事 || 重返山东 再起风云(连续剧第3集)
永远不可饶恕的过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