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象泰州-水城/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1日

水是生命之源,水文化是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同样,水也是孕育泰州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源泉,水文化是泰州城市文化之源。中华民族是创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民族之一,当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发展史时,可以发现水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十分密切,人们总是爱把伟大的黄河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和摇篮。考古的新发现以及运用高新技术研究的结果证明:长江、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一切凡在远古时代中国有水的地方,都在共同地孕育着我国的文明。古泰州就是受水的滋哺,受江、淮、海三水的作用形成的一颗具有璀璨历史文化的明珠城市。

泰州古称海陵,处于长江尾闾、淮河下游、大海之滨。长江上游泥沙的下泄、淤涨,淮水汛期的漫溢带来浮土、有机质的沉淀、冲积,大海的潮汐相拥、推托,使泰州大地逐渐增高,如玉一般地浮出于三水之间,或橙黄、或碧绿,密如蛛网的河,纵横飘逸是其纹饰;薄如蝉翼的雾,晶莹剔透,遮其清晨,罩彼薄暮。泰州没有山,只有水,泰州是一个江、淮、海三水汇聚,清、浑、咸三味交融的特色城市。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古时又别称泰州为“三水”。泰州现在的内河水系格局是大自然和人工的巧妙结合而形成的,她给我们留下了水城一体、双河绕城的独特风韵。泰州的城原是城墙内外各有一条环河,水映城影、城夹水中、城与河互为增色;泰州的市原是因河成市,东、西、南、北、中各有一条市河,加上一条横缠在城中的玉带河,乾隆三十三年以前是盐船如织、商贾夹岸。我们的先人,或者说泰州历史上著名的官员,十分重视泰地的水利建设,如中国著名廉吏泰州西溪盐监范仲淹曾率通、楚、泰、海4万民夫所筑的捍海堰,可使泰民“波澜不惊”,被民众称“范公堤”遗存至今。宋奸相秦桧之妻弟州守王涣,却在泰州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开市河、造桥梁、筑城墙、主持刻印建筑学术专著《营造法式》。宋知州陈垓浚“小西湖”,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开济川河,御史蒋诚挖跃鳞河……历史为泰州留下了高密度的如网如织的水系,留下了中国其他城市没有的美不胜收的复式城河,留下了众多的水利工程。仅《泰州道光志》记载的有名称的水利工程就有:河道上河21条、下河16条、市河6条,桥96座, 坝12座,涵洞65座。是水和水利使泰州成为被人们冠以和凤凰名字联在一起的风水宝地。水文化者首推水利文化。

泰州的各种名文化也多与水有关,水文化渗透到泰州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泰州的各种文化互相融通,共同发展。 

没有大海,没有运盐河,没有在此分隔上下河的泰坝,便没有独特的以泰州为中心收取盐税的泰州盐税文化。清泰地县佐汪琴山一首竹枝词足以说明两者之间互融关系:“来往行船唱棹歌,淮南盐舶北门多。不知清化桥头水,近日平添几尺波。”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系第二任泰坝监掣署官员,他和他的前任收取盐税,均在舟中“勾当公事”,后高凤翰才在州北门外西仓大街建署衙51间。泰州历史上,水文化与盐税文化水“滷”交融,不可分割。

泰州有河名叫运粮河,粮食的漕运滋养了泰州城市的繁华。

泰州通江达海,唐文宗开成三年日本国的圆仁和尚到扬州学习佛法,乘船抵达中国东海岸的长江口。他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答曰“大唐扬州海陵县淮南镇大江口”。然后,他顺运盐河西进21天看到海陵城的宝塔。这是第一位从海上到泰州的外国友人,可算是泰州中日交往第一人。其后常有日船漂泊所至。《宋史·日本传》记有“绍熙四年,泰州、秀州华亭县復有倭人为风所泊而至者。诏勿取其货,粜平米赈而遣之”。尽显大汉民族之文明风度。水与宗教、水与外交之关系同样密不可分。

泰州有河名叫南官河,也称上官河;有卤汀河称下官河,官员上任,下任皆仰赖于河。

元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为北攻张士诚所部,下令从江边口岸开挖直抵泰州南门的济川河,虽系为了战争,却对泰州城市的水上运输和改善现在城区水质,调江水进城,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有河便要造桥,有桥便要起名。宋太祖赵匡胤奉周世宗之命攻打南唐,曾兵败泰州,伏于桥下免遭劫难,此桥得名伏龙桥。迎恩桥、登仙桥、招贤桥、经武桥、凤凰桥……每桥必有一典,无水便无桥,桥文化因水而得。 

泰州景色,无论是原海陵八景还是新海陵八景中,多与水有关如“长桥烟景”、“天滋晚眺”、“临湖正气”、“西湖春雨”、“城楼眺海”等。可谓无水不成景,旅游文化少不了水。 

泰州诗人的吟唱中,与水有关的诗可载成册。例如,唐王维的《送从弟惟祥宰海陵》有句“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是何等的气魄;骆宾王《夕次旧吴》的“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是何等的潇洒;唐刘商《送豆卢郎赴海陵》的“烟波极目已沾襟,路至东塘水更深,看取海头秋草色,一如江上别离心”是何等的婉约;宋曾致尧在《池上二桥》中写的“最爱碧池好,平桥西与东。烟中两飞鹄,波上二长虹”遐想连篇;明储 在《自柴墟归海陵》中吟唱“北望江乡水国中,帆悬十里满湖风,白华无数依红蓼,唯有逍遥一钓翁”,泰州之江帆湖风是何等意境;清康发祥在《题〈苏诗施注〉后》诗中首句便是“长江大河《东坡词》,曾和微风细雨渊明诗”,将诗人的情怀与水景合为一体是何等的绝妙啊! 

是水滋润了泰州,是水给泰州以灵气,是水使泰州成了钟灵毓秀之地,是水孕育了泰州独特的水文化。诗、词属文化中之经典,水文化少不了诗,而诗文化更少不了水。 

现代泰州的文化人,做水文章者也不少,如陈社先生的《水的泰州》中说:“泰州的城池,名曰水城;泰州的乡村,人称水乡;泰州的世界,一派水的世界。泰州的河流湖泊多得数也数不清,整个一张绿悠悠、湿漉漉的水网,说泰州人是在水中泡大的,一点也不过分”,诗情画意尽在水中。黄炳煜先生在《水城一体话古今》中写道:“历史总在不断否定中前进。过去长期居住在泰州城里的居民们,并没有把水乡城市中的河看得多么重要。也许是失去的东西更觉得可贵的原因,现在不少人对过去泰州城内外的水有更多的依恋”。柔中有刚地抨击了近代与水争地的陋习,内涵深刻地道破了泰州市民对水的情结,说明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水为第一要务的实质。张执中先生的《说“泰”》中提及“治水在于'通’,通而达泰”,点破治水之道…… 

地级泰州市组建以来建设的一条现代化的引江河,给泰州大地带来了喜悦、振奋和自豪,真正实现了港城一体。由泰州人氏肖仁、王积生先生等谱写的歌曲《清清引江河》,道出了泰州人对引江河赞美和热爱的心声。其歌词为:“苏中大地举银杯,斟满长江水,清清一条引江河,江畔舞彩练。春催菜花两岸金,夏染瓜果翠,秋收稻谷堆田垄,冬润寒梅艳。北调东引建航道,借得长江水,托起海上新苏东,荒滩点翠微。早闻碧波拍岸堤,江鸥展翅飞。晚观高港枢纽楼,楼美水更美。引江河引来了幸福水,给苏中人造福一辈辈。引江河酿成醇香酒,让苏中人嘴甜心儿醉。” 

目前新通扬运河、泰东河的拓浚,赵公桥的兴建,也都有他丰富的文化内涵。 

水文化博大精深,她包含了水文明,水精神,水哲学,水文艺,水教育,水法规,水管理,水经营,水技术……诚如老子所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就是说,水同他的理想境界的“道”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其相争,停留在卑下的地方而无悔无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城泰州话稻河(上)
不解之缘!千年运河,孕育泰州璀璨文脉……
说说东台县的来历
人文史话丨江苏泰州:古运盐河的开凿
泰州的古税务街(转载)
泰州海陵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