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布隆伯格密歇根大学毕业演讲:学会独立思考,拒绝煽动


本文为迈克尔·布隆伯格在密歇根大学2016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

今天,大家带着知识离开学校。但最有用的知识跟你们的专业无关,而是懂得如何学习、合作、倾听,如何批判性地思考以及理性地化解矛盾。

这些是职场中最重要的技能。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大学总是有意地让学生接触各种对立的和不那么容易接受的观点。

但如今,一些大学董事会和管理层向压力低头,通过“安全空间”、“隐语”和“可能引起不适的警告”等方式,使学生接触不到这些观点。在我看来,这是大错特错的。


我们读大学的目的,说到底就是学会如何去应对困难局面,而不是躲之、避之。“微侵犯”顾名思义就是微不足道的侵犯。

另外,在大学校园里,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就是所谓的“安全空间”,因为它让大家误以为,不同观点是可以隔绝的。

这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哪怕是这样的念头都不该有——不论是在政治中还是职场上。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开放的心态是你们最宝贵的财富。


就拿全球经济来说。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人都开始凭头脑谋生,而不是靠卖力气,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头一次呈现出这样的局面。

有3000年的时间,人类经济都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周而复地耕地、播种、收获。这种事情做起来难,但学起来还算容易。

又有300年的时间,我们的经济都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铸造模件、转动曲柄、组装产品。做起来难,但学起来也算容易。

现如今,我们的经济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获取知识、应用分析手段、发挥创造力。做起来难,学起来也难,就算掌握了,也得不断地从头学习,且几乎天天如此。

对新观点保持开放的心态,这对大家的职场成功至关重要,对美国这个民主社会的共同未来也至关重要。


当前,美国政治的性质正在发生令人不安的改变:党争变得越来越极端,人们对不同观点的容忍度日益降低。

现在的我是一名无党派人士,但曾经出于非意识形态的原因,我做过共和党人,也做过民主党人。因此,我可以告诉大家:没有哪个党派垄断所有正确的观点,而且,两党都在有失公正与诚实地妖魔化对方。

这一现象并不新鲜,但它已经达到一个危险的程度。乔治·华盛顿曾就党争的危险性发出过警告,但美国安全渡过了200多年的政党政治,主要是因为国父们建立了制衡机制,用来缓和党派矛盾。

当然,他们当初设想的民主制度也将大多数美国人排除在外,因为他们担心民主可能带来的后果。但近两个世纪以来,无数民权领袖和斗士前赴后继,将平权拓展到了收入、宗教、种族、性别和性取向等各个领域。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要误以为我们的进步不会倒退。民主和公民体制时时刻刻都要警惕那些煽动者,他们煽动党派之争、惟恐天下不乱,最终如乔治·华盛顿所言,导致“公众自由的毁灭”。

这样的人物在两个政党内都曾出现。20世纪30年代,路易斯安那州有独裁式人物休伊·朗(Huey Long);密歇根州则有库格林神父(Father Coughlin),他将当时美国的困境归罪于“犹太阴谋家”。

40年代有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50年代有乔·麦卡锡(Joe McCarthy),60年代有乔治·华莱士(George Wallace),90年代有帕特·布坎南(Pat Buchanan)。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煽动者。而每一代人都挺身而出,阻止了这些人入主白宫的企图。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


在今年的总统大选中,两党的煽动态势是我前所未见的。美国正面临严峻而艰难的挑战,但双方候选人非但不提供实际的解决办法,还顺手将我们的问题归咎于招致人们怨愤的某些群体。

共和党人把矛头指向墨西哥非法移民以及穆斯林。民主党人则指责富有阶层和华尔街。但事实上,责怪别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那么,要找到身先士卒而不是跟随在后的领袖,为什么如此之难呢?

根据我的经验,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如今的民选官员要是支持某项有争议的政策,他们收到的将不只是愤怒的信件、电话和传真。他们还会在Twitter和Facebook上收到成千上万的斥骂之辞。


这就是行动中的民主。但这种即时声讨也让民选官员畏首畏尾,即便内心深知是正确的,也不敢付诸行动。

其实,行动中的民主会催生大量的不作为,在华盛顿和其他各级政府,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一旦政府未能解决公众的需求,两个党派的选民都会义愤填膺,一些政客便利用民怨兴风作浪,提供替罪羊而不是解决方案。

要想阻止这些煽动者,我们就得重掌局面,为此,我们要更加文明,支持、奖励那些敢于担当、能够克服党派之见去寻求妥协的政治家。

做到这点绝对不会容易,因为改变公民对话形式的不只是社交媒体。手机、电脑和电视用新闻连番轰炸,给我们造成获取知识的假象。然而,许多来源、事实和解读要么是真假难辨,要么夹杂党派之见,甚至纯粹是一派胡言。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为一家媒体公司的老板,我目睹了市场的转变。如今,人们挑选跟自己立场一致的有线电视频道和网站,不断固化自己的政治信仰,而不是去寻找启发或挑战。结果,我们在政治上变得越来越固执己见,越来越不能容忍不同意见者。

不妨看一下这组数据:1960年,4%到5%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表示,如有家庭成员和对方党派结婚,他们会颇感不快。2010年,三分之一的民主党人和半数共和党人表示,他们会反对这样的婚姻。

1960年,多数人怎么都不会相信,跨种族和同性婚姻能得到如此程度的接纳,而与此同时,跨党派婚姻却会遭遇此等阻力。

美国在文化包容性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政治包容性上,美国却正在倒退——竞选集会演变为暴力冲突,社交媒体上的线程对沦为谩骂,大学师生们试图审查政治对手。


虽然美国政治体制向来稳固,但民主是脆弱的——煽动家总是如影随行。要阻止他们,就要将开放的心态和投票作为重中之重,并要求政客们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替罪羊或乌托邦式的承诺。

1928年,共和党曾许诺让家家户户“锅里有鸡,后院有车”。他们赢得了国会和白宫的控制权,但一年之后,人们得到的不是鸡和汽车,而是大萧条。

今天,当一个民粹主义候选人承诺给你免费大学、免费医疗和小马驹的时候,当一个候选人承诺让别国为我们的需求付账的时候,请记住:

那些答应给你免费午餐的人,最终会拿你当早餐。

翻译 / 雁行


陈第 | 娱乐至死年代,中国会重蹈20年前日本AV文化发展之路吗?

邢帅 | 底层残酷物语—我们终将被冷冰冰的机器淘汰?

天线宝宝运营商温剑锋 | 什么样的IP才会有生命力?

李大维 | 大学生怎样才不会丧失创造力?学创客,学山寨

山世光 | 天眼系统终将开启,你准备好了吗?

余凯 | 十年后,AI Inside无处不在

Misa.Z | 是什么撕开了人和机器的边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总统和女总统哪个更靠谱?美国人怎么看?
超级富翁做纽约市长不领薪水 12年倒贴6.5亿美元
再见,迈克尔·布隆伯格!
美国是如何迷失的?
美国下一届总统提前出现,两大政党都支持他!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价值观上有何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