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老天爷只给了人类四十年保质期?

每次俯身检看一具新鲜的尸体,病理学家乔治·马丁(George Martin)都会惊诧于眼前的多样性,并陷入深深的思考。虽然尸体基本都是老年人的,但个体差异却十分显著。

有的人肠道缀满了息肉,有的人动脉血管被斑块堵塞。即便得的是同一种病,表现也很不一样。比如,同样是阿兹海默症,不同病人脑部β淀粉样沉积的位置就不一样。

如果一种疾病的根本诱因是一致的,那么病人死后,尸体应该很类似才对。其实不然。“我从没见过衰老方式一模一样的两个人。”马丁说。

为什么有人老得快,有人老得慢?

凡是与衰老有关的资料,马丁都会去翻阅。他尤其感兴趣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从克隆酵母到人类双胞胎,同种生物体中,不同个体的寿命差异着实悬殊。

比如一种名为秀丽隐杆线虫的小虫,活得最长的个体,其寿命可以达到那些短命同类的五倍,哪怕两者基因完全相同,并且生活在实验室控制的同等环境下。

乔治·马丁致力于研究衰老的基因学基础。尸体呈现出来的衰老以及死亡的不同方式令他惊诧不已。“我从没见过衰老方式一模一样的两个人。”马丁说。

生物学家们必然是知道的,寿命会受到环境中偶然事件的影响(比如被汽车撞飞);他们也知道偶然性在遗传学中扮演的角色(比如亨廷顿舞蹈症和某些癌症的遗传)。

但现在看来,动物在衰老过程中,还会受到第三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且它正是导致衰老过程出现巨大差异的根源。

目前,研究人员对于彷徨变异的发生基础(彷徨变异指细小、但在数量上连续的性状变异),才刚刚开始有所了解。有的是因为在细胞复制过程中,有变异悄悄潜入了基因组。有的是因为分子发生改变,关闭或激活了某些基因。

在细胞核中,随机变异发生的位置事关重大,而这个位置也可能是偶然的。这就好比是老房子的建筑图纸——经过无数遍的翻阅、折拢,已经开始出现小小的裂缝。于是,“图纸”所编码的“房子”可能是完好无缺,也可能随时会坍塌,具体视折痕所在位置而定。

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这样的不稳定性何以在生物体中保留至今?马丁目前在华盛顿大学研究衰老过程的基因学基础(他自己也已经是一位89岁的老人),他和其他一些从事衰老研究的学者猜测,一定程度的内在不确定性是有益的,因为这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变化。

这个观点契合了一条更加宽泛的思路,即多样性在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种群中的个体差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选项。换而言之,在动物完成基因传递后,自然选择就无暇去消灭那些多余的变异了。因为,进化意义上的“生存”这个词,是指基因的延续。

正如马丁所言:“在我们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后,自然就对我们不闻不问了。自然选择的作用到40岁左右就戛然而止——衰老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虽然变异和彷徨变异也有好处,能帮助生物体适应环境,但在年龄增长过程中,随着突变的累积,以及细胞的基因表达越来越不一致,问题就变得棘手起来。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所谓的“老年病”,包括癌症和退行性脑病。

衰老是必然中的偶然?

在人的一生中,微不足道的偶然性突变渐渐潜入我们的身体。体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就会发生突变。每次分裂,新合成的DNA链中都会混入一批“异端”。参与DNA修复的基因通常能修复这些突变,但天长日久,总有一天修复基因本身也会出错。至于何时,全看运气。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时间越久,风险越高。这种差错一旦出现,此后新出现的突变就没人修复了。这些逐渐累积的突变中,可能会有一个影响到致癌基因,至于是什么时候,也全看运气。

“就好像对着DNA扔飞镖。”马丁解释说,“你也许走运,扔中的地方比较好——于是就像我一样,活到89岁。也有可能不走运,就像我妻子,因为脑癌去世。她身体一直很健康,就是因为一个显性致癌基因被‘扔中’了。”

不过,并非所有癌症都是出于偶然。2015年1月,一名生物统计学家与一名癌症遗传学家在《科学》杂志中指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或许源于遗传缺陷和环境因素——比如日晒、吸烟等。其余三分之二也许源于身体内部的随机事件,比如偶然突变。

最近的研究又显示,那些随机突变看似影响寥寥,但经过日积月累,也会变得难以约束。一些突变可能会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利用目前最前沿的技术手段,细胞生物学家可以在单个细胞之内,分析基因表达方式的微小变异。结果显示,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基因完全相同的细胞,其基因表达方式似乎会逐渐产生差异。

“这些结果凸显了衰老过程的随机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分子基因学家贾恩·维贾(Jan Vijg)说道。

西雅图弗雷德·哈奇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分子生物学家罗杰·布伦特(Roger Brent)也认同这种观点。“就以脊椎动物为例,如果说它的高级功能能否运转,取决于一个器官或组织内部的一群细胞能否作出某种形式的响应,那么,一旦发生突变,这群细胞的响应就不再步调一致,从而可能导致功能退化。”他解释说。

不过,对于这种突变会否导致心脏病这类衰老性疾病,科学家尚未给出明证。按照维贾的猜测,它也许会,但他也表示,获取证据并不容易。“对于细胞变异究竟是如何导致器官功能丧失的,这一点很难证明。”他说。

C.H.瓦丁顿(C.H. Waddington)

60多年前,著名的生物发育学家C.H.沃丁顿(C.H. Waddington)曾预测,彷徨变异一旦过多,就有可能造成危害。他提出,生物体内可能存在一种机制,将彷徨变异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当前,马丁的实验室正在寻找这类维持体内平衡的基因。他的假设是,在生命后半段,这些细胞发生了某种变化,导致分子向衰老“漂变”,从而形成细胞间的差异。“生育年龄过去后,这种漂变可能就会失去约束。”马丁说,“如果漂变打破了体内平衡,就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马丁表示,他的研究显示,“在衰老过程中,基因表达中的漂变会日益显著,”有可能导致“半随机”性质的老年病。不过他补充说,尽管有证据表明,随着衰老的持续,基因表达的差异会愈加明显,但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仍然有待发掘。

与此同时,在华盛顿大学研究衰老相关疾病的亚历山大·门登霍尔(Alexander Mendenhall)则在探究另一个问题:随着基因表达的一致性日渐丧失,哪些细胞和器官最容易受到影响。“我们想知道,在偶然性面前,谁是最先倒霉的。”他说。

为此,他的实验室观察了线虫的活细胞,以了解线粒体、肌肉细胞、排泄细胞和其他细胞是何时沦陷的,以及漏洞在哪里。“一旦掌握了数据,知晓哪类细胞容易被攻陷,我们也许就能预测特定问题出现的概率。”他说。

在研究负面影响的同时,生物学家也在探索个体差异的适应性。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不可遗传的彷徨变异就是各种适应性产生的原因,但自然界中,基因完全相同的生物群落间也存在类似的权衡与取舍。生物学家称之为“对冲”——此处借用了一个经济学名词。

对冲现象的一个例子出现在基因完全相同的单细胞大肠杆菌群落之间。当暴露在抗生素环境中时,大多数大肠杆菌都会死亡,能存活下来的似乎是其中生长最慢的个体。大肠杆菌菌落之间,基因表达差异的成因尚未得到解释,但研究人员猜测,这种差异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是因为它有助于基因的延续。有线索表明,癌症细胞群中也存在对冲现象:快速分裂的细胞似乎更容易被化疗消灭。

用表观遗传能否解释一切?

很多研究人员在考虑基因表达出现差异或漂变时,很快都会想到表观遗传。通过表观遗传,构成基因的核苷酸无需发生变异,基因表达就会改变。具体而言,表观遗传涉及两个关键过程。

其中之一涉及组蛋白:在细胞核内,DNA围绕这些蛋白,使有的基因暴露在外,有的隐藏在内,从而使有的基因得到表达,有的无法表达。而一种名为“组蛋白修饰”的过程可以结合“组蛋白因子”,改变这一过程。另一个表观遗传过程涉及DNA链所连接的甲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激活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这个过程名为“甲基化”。

近十年来,科学家记录了生物体衰老过程中,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模式迁变。由于这些迁变导致了基因表达差异,有研究人员称之为“表观遗传漂变”。

对于表观遗传的变异原因,我们已经知道有一些外在的促成因素,比如吸烟。但考虑到年幼与年老生物体间,表观遗传漂变的幅度之大,研究人员相信,起作用的还有其他因素,包括偶然性事件(就好比被鸽粪砸中这样的事件)。“偶然性是研究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不论你愿不愿意接受。”门登霍尔说,“它让问题变得扑朔迷离。”

与变异的逐渐积累一样,甲基化和组蛋白脱乙酰化所影响到的,可能只是次要基因的激活与否,但也可能是指挥DNA修复或癌症控制等关键过程的基因。就好像大风吹进玻璃制品店,破坏程度全看运气。有证据证明,这些破坏可能会导致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比如,当通常抑制肿瘤的基因被甲基化“消音”时,一些癌症就会冒头。

然而,科罗拉多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汤姆·约翰逊(Tom Johnson)担心,对于表观遗传在衰老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目前的讨论热度很高,但似乎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支撑。

目前,基因表达变异中,大部分都没有确切的诱因。另外,约翰逊还指出,线虫体内根本不存在甲基化过程,但线虫个体的衰老差异依然悬殊。他并不否认基因表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漂变,他只是不确定表观遗传是否为主要诱因。

另外还有一个潜在机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以及合成后出现的改变。“与其说是表观遗传,倒不如说是一种随机性。”他说,“如果你说表观遗传,就好像你已经知道了其中的奥秘。”

约翰逊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学过一年的物理学,对于偶然性因素对衰老过程的影响,他从来不曾诧异。“你永远无法测量一颗原子的确切位置,因为测量这个动作本身,就会改变原子的位置。”他提到了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该原理称,所谓准确性,是存在局限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完全确定的,哪怕是一个原子。”

由于马丁和他的研究人员尚未了解衰老的偶然性机制,因此,在分子水平上解决衰老问题还无从谈起。但科学家已就自然界中的偶然性,描绘了一幅更加丰满的图景。正如达尔文所证明的,在生育年龄之前以及生育年龄期间,基因变异有助于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并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而马丁等研究人员逐渐感觉到,过了生育年龄,变异带来的益处就越来越少了。说自然是个“冷酷的老板娘”一点儿也不为过。给我们留下最基本的指示之后,剩下的,唯有听天由命了。

翻译:雁行

来源:Nauti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导学案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归纳111条
高中生物复习归纳
全部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遗传的革命》| 砚尘解读
中疾控营养所何丽:延缓“细胞年龄” 协助“抗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