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雨雨雨雨,古人怎么遮蔽这恼人的梅雨?

《浪淘沙》

唐·白居易

青草湖中万里程
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
风翻暗浪打船声

雨雨雨雨,成了这几天的主题,没带把伞都不敢出门,因为冷不丁的就会暴雨降临,缠绵的雨和炙热的温度,让梅雨季成为一年最难熬的时节之一,我们今人躲雨全靠伞了,那么古人呢?

古代也有伞,伞何时出现无从考证,据传为鲁班之妻云氏发明,历经历代改进更发展为绢伞、油纸伞、油伞、蝙式伞多个品种。

但是!有一个歇后语“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除了僧人不蓄发和打伞会遮住天空的客观事实外,就是因为古代用伞有规制,很长一段时间内,伞是中国帝王和贵族的御用品,寻常百姓是没资格打伞的!

蓑(棕)衣

日常百姓,最常用的是蓑衣!因用一种叫“蓑草”编织的像衣服一样的雨具,所以叫蓑衣,蓑草的表皮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状,制成的雨衣,雨水不易渗透,其为贱物,轻易可得,在很长时期内,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

现在的蓑衣多用棕皮制作的,蓑衣也叫棕衣。现在蓑衣需求量少了,而且蓑衣制作工序复杂,蓑衣手工制作蓑衣的手艺人也逐渐变少。

斗笠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蓑和笠的关系,如同今日雨衣和雨帽的关系。“笠”的制作原料是竹子,而不是草,而且“笠”晴雨两用,既可避风雨,也可防烈日酷暑。

草鞋、木屐

除了遮雨器物外,雨天在外行走,还要顾及地下的潮湿泥泞,于是就有了雨鞋。先秦时有一种双层底的鞋,称“舄”,底层上腊,草鞋、木屐,材料生活轻易可得,又通风透气,都是梅雨天行进的上上选。

雨亭、廊桥

除了可移动的设备,古人为了遮阳避雨还会专门修建雨亭、廊桥等设施,劳作之后还可以成为纳凉好去处

梅雨天的古人并不如我们想的那般困窘,反倒多了几分高雅,每到梅雨时节,古人有收集梅雨烹新茶的雅俗,“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瓷瓮竟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身处古代现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片热爱生活的心,多准备点干的衣服、鞋子,吃吃新上市的杨梅一样美美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雨雨雨雨雨雨,下雨天,古代人都在做什么?
今天宜兴入梅!接下来半个月,宜兴全是雨雨雨雨雨雨雨雨!!!
暴雨马上杀到 合肥人挺住 未来14天要下9天雨
下雨天古人出门全靠这些装备!
雨中闲谈
蓑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