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靠竹编年收入过百万,她是如何带动地方脱贫致富的?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竹编二维码的售价竟高达两!百!元!却依然没有阻挡客户的购买欲望,广受热捧

制作竹编二维码的手艺人叫杨杜鹃,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人,仅靠制作竹编二维码,她一年的收入便可达百万。年纪轻轻的她是如何做到凭借相对冷门的传统竹编工艺,不仅带领着贫困户就业脱贫,还使竹编手艺发扬光大的?

杨杜鹃的心中,一直怀有振兴三穗县竹编的梦想。2014年,她辞去工作,毅然回乡创业,同丈夫一起创办了黔森源竹编工艺厂

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形成合作模式

杨杜鹃的公司以“合作社引领+能人带动”的模式,将零散的手工艺者集合起来,并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培训,训是以“订单式培训”为主,即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订单,让学员一边学习一边赚钱,最终完成订单。

培训合格的学员,可直接与公司签订收购合同,这些学员在家中就能够实现就业增收。通过开展培训,在为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保护和传承了三穗传统竹编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创新传统手工工艺,形成产品品牌

三穗传统竹编传统个体户为主,自编自用,且制品形式仅限斗笠、背篼、簸箕等农耕用具。少数竹编文化非遗传承人会编制一些竹编图画、花瓶、水果盘等工艺品,但数量少规模小,尚未形成品牌影响力。

故而杨杜鹃对传统竹编的技艺、产品形式进行了创新,编制出一系列实用的具有审美艺术的灯笼、斗笠、竹篮、花瓶、果盘等竹编制品,提升了竹编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并创建“竹姬”品牌

搭乘网络电商快车,形成产销对路

杨杜鹃夫妇成立了黔森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设了淘宝店、微店等,专门负责市场推广和营销,通过展销和电商开拓竹编市场,让竹编工艺品走上了电商化道路。开通网络销售后,公司的线上月订单超过1000笔,月销售额超过4千万,解决了40余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实现了脱贫增收。

获得政府政策扶持,形成地方产业

杨杜鹃的创业给三穗县的竹编产业发展开了一个好头。近年来,当地政府愈加重视竹编产业,在技艺传承、产业发展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多次组织竹编技艺传承人和工匠参加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参加深圳文博会等展销会借鉴先进模式。竹编工艺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发展成了地方产业

不难看出,以传统手工艺竹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这种形式便是不久前提出的“非遗+扶贫”模式的雏形。

传统手工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可开拓市场,如同杨杜鹃这样,若手艺人能够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符合现代化审美和需求的创新和改良充分利用主流的电商网络便可发挥出传统手工艺的最大价值。如今“非遗+扶贫”政策正式发布,未来会有更多利好的政策能够助力非遗传承、非遗扶贫,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脱贫致富将一同走入进行时。

资料来源:

贵州85后女青年蔑刀尖上的创新 竹编二维码受热捧

三穗竹编工艺又有“新名堂”了

三穗:竹编文化“竹”梦

转载须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不可丢弃的10大传统手工艺
为岌岌可危的传统工艺注入活力
中国人不可丢弃的十大传统手工艺,恐怕你知道的没几个!
为讨妻子欢心,他竟然复活了一门传统手工艺】
寻源丨瓷胎竹编的前世今生
中国人不可丢弃的十大传统手工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