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岁神童登山写下一诗,只有短短20字,却成千古名作流传至今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童年总是一个充满欢笑和泪水,阳光和梦想的时期。

记得自己在六七岁的时候,还是一个沉浸在无忧无虑的玩耍中的孩子,用天真烂漫的眼神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用稚嫩的语言描绘自己的梦想。

那个时候的我们,不会想太多,只是简单地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的世界是如此的简单,如此的美好。

但是,当我稍微长大一些,开始深入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我惊讶地发现,有些神童在他们七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写出震撼人心的诗篇。

他们的诗,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考。他们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将他们的观察和体验转化为生动而深情的诗句,这种天赋和才华,让人无比钦佩

诸如杜甫,李贺,黄庭坚等一些古代著名的诗人,他们在七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写出触动人心的诗篇,这种才华,让人无法不感到震惊。他们用他们的诗,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深邃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他们的才华横溢和深厚的学问。而当我们回顾自己七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还在痴痴地玩着泥巴,这种对比,让人不禁感到惭愧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位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寇准。寇准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才华和智慧,使他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与白居易、张仁愿一同被誉为“渭南三贤”。

寇准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他攀登了华山。

华山,素来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是中国的五岳之一,以其独特的地貌和神秘的文化背景而广受人们的敬仰。在华山的顶峰,天空似乎触手可及,仿佛人就能飞上天际。而在这样的地方,寇准用他纯真的眼神和敏锐的观察,感受到了华山的壮丽和神奇。

在登顶华山的那一刻,寇准仿佛置身于云端,眼前的景象让他无比震撼。他看到了蓝天白云仿佛就在眼前,可以轻易触摸到,他看到了四周的群山在他脚下,秦川八百里的美景尽收眼底。

这种震撼和感动,让他不禁产生了强烈的诗意,他用他敏锐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写下了一首《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咏华山》只有二十字,简短而深刻。这首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展示了寇准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艺术才华。

在这首诗中,寇准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刻画了华山的雄伟壮丽,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理解。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寇准以大胆而直接的语言,描绘了华山的高耸入云,无比壮观。这两句诗中的“只有”和“更无”,突显了华山的独特地位,也揭示了寇准对华山深深的敬仰和赞叹。

紧接着的两句,“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寇准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站在华山之巅,头顶红日,脚下白云的奇妙景象。

这两句诗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深邃的内涵,寇准巧妙地运用对仗和平仄,使得这首诗的艺术效果达到了极致。

寇准的《咏华山》只有短短二十字,却通过天、山、日、云四个元素,巧妙地表现出华山的雄伟壮丽以及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中前两句,他借天比山,以天为度,烘托出华山的巍峨,让人有种矗立于世、高耸入云的视觉冲击。后两句,他用红日和白云作为参照物,展现出站在华山顶端的人,如何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的渺小,使得诗意更加深远,展现出了自然界的浩渺无垠,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寇准出类拔萃的才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寇准在七岁的年纪就能创作出这样卓越的诗歌,确实担得起“神童”这个称号。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北宋稀世神童,7岁写下一首诗,便成千古名作
描写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每日背诗 | 咏华山
和孩子一起读诗 |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7岁神童登山写下一诗,短短二十字,却成流传至今的千古名作
寇准七岁时写下一首诗,短短20个字,却成千古名篇流传至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