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鲁迅先生会说:“人们往往会讨厌和尚,却从不讨厌道士”?

在近代中国,人们最为熟悉的文人当属鲁迅了,此人作为中国近代的文化革命人,用自己的笔唤醒了无数沉睡的中国人。新中国建立之后,他的很多作品都成为了经典佳作,因此如今的教科书中,有着许多鲁迅的作品。在鲁迅的一生中,说过无数经典的话语,其中便包括了一句话:“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那么,为何鲁迅会发出这样的一句感慨呢?

鲁迅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原本学的是医,但是看到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之后十分感慨,于是弃医从文,用自己的文章唤醒沉睡的中国人,因此他又被誉为民族的脊梁。

鲁迅在《小杂感》中说出了“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的话语,但是却没有多做解释。鲁迅为何如此说,文坛中争论不休。对此,人们认为最为可能的解释是,鲁迅用这句话来讽刺自私的中国人。

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但是却在中国大地上落叶生根,最终成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在佛教之中,人们信仰普度众生的理念。佛教中人,需要戒酒戒色苦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佛教之人会选择牺牲自己,度化世人。

但是,对于求佛之人而言,他们拜佛大多不是为了修行,更不是为了帮助他人,而是希望佛祖能够保佑自己。而这,与佛教的理念并不相符,因此鲁迅用“憎和尚”来讽刺贪图名利的中国人。

而对于道教而言,这是一种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最能反映中国人的心态。道教追求的是天人合一,顺势而为,长生不老,也就是说,道教最终都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而去修行的。因此,道教带着自私自利之心,但是却也符合众人的心态,因此世人往往“不憎道士”。

不过,遇到事情的时候,这两种宗教却表现出了与他们的理念不同的态度,“乱世时,和尚关门避祸,道士下山救人,盛世时,和尚开门纳财,道士隐居山林”。

由此可见看来,世人之所以不喜欢和尚也不是没有的道理的,毕竟道士愿意为了世人的未来而努力,而和尚却只想到自己的发展。因此,鲁迅之所以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也可能是为了告诫世人,需要在乱世之中学习道士的精神,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参考资料:《小杂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曾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为何“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鲁迅讲: “人往往憎和尚, 而不憎道士, 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鲁迅:“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道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人们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知此理者,知历史大半
鲁迅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