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子伟丨诗豪刘禹锡

 击“金秋文学”关注本微刊,欣赏更多精彩作品!

诗豪刘禹锡

作者:宋子伟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是诗佛,刘禹锡是诗豪。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这首诗出自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就是古往今来的“晴空一鹤”,诗豪,当之无愧。

“晴空一鹤”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

 比柳宗元大一岁的刘禹锡,虽然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同样遭受打击,但心理承受能力却大的多。刘禹锡贬到朗州时(今天湖南常德市)三十四岁。正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同时,他爱显示自己。晚年与白居易登上一座高塔时,还得意洋洋地唱着:“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站在塔顶上大声说笑,以此为乐。

刘禹锡研究哲学,笃信禅宗,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这样,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刘禹锡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在此被“惩戒”了近十年。十年后的宪宗元和十年(815)二月,刘禹锡终于被朝廷召回京城。这次恩准回京,当然盼望能有较好的任命。同时被流放又同时被从永州司马任上召回京的柳宗元就充满兴奋和期待,在诗中写道:“南来不作楚囚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汨罗遇风》)。表示自己不学屈原,因为朝廷明察,此番征召、前途有望。但刘禹锡却对十年前的政治迫害耿耿于怀,他借长安看花进行挖苦讽刺,写了首《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中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桃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是轻薄和短命的象征,所谓“癫狂柳絮因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更何况诗中还特地点出这些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所以执政者认为“语涉讥刺”,将刘禹锡贬到更远的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地区)任刺史。继而改任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历尽轮回,云开见日,刘禹锡终于回到了京都任职,先是任主客郎中,很快升任礼部郎中兼集贤殿学士。此时距第一次征召回京已经十四年了。当年的执政者早已下野,朋党们也流落星散,此时的玄都观也桃树零落成为荒园,他的好友,那位正直但很脆弱的柳宗元在曙光到来之前死在荒僻的柳州刺史任上,倔强又自信的刘禹锡终于等来了胜利的一天,百感交集之中,他又写下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么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好一个“前度刘郎今又来”,如那只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他笑到了最后,铁骨铮铮,豪情满怀,令人赞叹。

“鬟髯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通过这首《赠李司空伎》让我们看到刘禹锡的另一面:铮铮铁骨之外的浓浓柔情。

唐人豪放,士大夫宴饮之中,歌姬佐酒乃至伴宿,并不以为是颓放或超越法度,不像宋代那样严格。唐代不但可以公开,而且还形诸吟咏,世人传唱。刘禹锡如此,李绅如此,刘禹锡的好友白居易、元稹也是如此。白居易就写过称赞歌姬樊素和小蛮的诗句:“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至于元稹与歌姬薛涛的风流韵事,更是被历代诗歌、戏剧传唱。

刘禹锡的这首诗不但留下“司空见惯”这个连小学生都知道的成语,而且从唐代开始就为世人乐道。这首诗的故事记载在唐代孟棨的《本事诗》中。说的是刘禹锡在免去和州刺史后被任免为主客郎中、集贤殿学士,由和州回到长安朝廷上任职。李绅此时正好免去淮南节度使也在京城。李绅慕刘禹锡之名,邀请刘到府上做客,设下隆重的宴席招待。酒兴正浓时,又命歌姬唱歌佐酒。这位歌姬妙曼的姿容和动听的歌喉深深打动了刘禹锡,于是刘禹锡便当场吟诗。李绅便将这位歌伎赠给了刘禹锡。

刘禹锡的代表作品有《乌衣巷》、《秋词》、《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被后人称为“诗豪”。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刘禹锡的《陋室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就是写其故居。明代、清代都对陋室进行过扩建和重建。1986年,陋室由安徽省和县拨款修葺。同年,陋室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50多亩。2008年,安徽和县斥资千万元改造刘禹锡故居。

刘禹锡的《秋词》,也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宋子伟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1978年考取江苏师院,1981年在无锡市玉祁中学任教。玉祁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师文学网18名教师作家之一,《中国作家》杂志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无锡市语言学会会员。1999年担任江苏省心理教育委员会《校园生活》杂志编委。2000年,在华东六省一市(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中,无锡市(包括宜兴、江阴)有5名学生获一等奖,玉祁中学就有2名学生获奖,辅导并推荐的学生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和获奖的有300余篇。出版《三月三》、《芙蓉花开别样红》、《落在宋词里的雨》、《卷起千堆雪》、《润物细无声》《方桥柳影故事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苏卷《礼社村》。《礼社村》一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新民晚报、文汇报、人民代表报、合肥晚报、海口晚报、新华日报、中国土地报、杂文报、中国教育报、教师报、作文报、无锡日报、江南晚报、《代表与人民》、《人民与权力》、《太湖》、《现代农业》、《自由撰稿人》、《福建科学》、《江苏教育》、《教书育人》、《吴文化》等报刊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随笔、杂文等有1000余篇。一些文章还由文摘报转载。又在语文报、中学语文报、现代教育报、作文报、作文周刊、中学生学习、教育周刊、《语文天地》、《语文知识》、《中学语文》、《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作文》、《初中生》、《语文世界》等几十家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教学随笔300余篇,并多次在全国及省市征文比赛中获奖。并有多篇论文被资料型刊物转载。

《金秋文学》微刊征稿启事(最新版)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禹锡的这一首诗,是我读过描写秋天最好的诗!
读刘禹锡诗《秋词》看”晴空一鹤排云上“之景色秋词[唐] 刘禹锡自
秋词
历史名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大唐诗豪刘禹锡如何遭贬二十三年?
刘禹锡
刘禹锡最著名的写秋唐诗,将秋天的神韵写得出神入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