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熙凤的元宵笑话不仅瘆人,还与香菱有关!与每一个汉人都有关!

  《红楼梦》原著中,有一个细思恐极的细节,贾母带着一家子过元宵节,轮到凤姐讲笑话,结果这个贾母御用的开心果,却反反复复只说了“散了”两字。

  凤姐的第一个元宵笑话:“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嗳哟哟,真好热闹!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

  凤姐讲这个笑话的时候居然是正言厉色,而且这个笑话让所有人都觉得冰凉无味。于是凤姐只好又讲了另一个笑话。

  凤姐的第二个元宵笑话:“几个人抬着个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捍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

  凤姐讲的这个笑话笑点是“这本人原是聋子”,凤姐后来又给这个笑话补了一刀道:“外头已经四更,依我说,老祖宗也乏了,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

  凤姐作为贾府一家子的开心果,居然在元宵节反复讲“散了”二字,自然是不吉利,而且瘆人。最重要的是,王熙凤的元宵笑话与“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的香菱有关。

  《红楼梦》原著中,神仙幻化的癞头和尚曾经指着三岁的香菱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元宵谐音“缘消”,“正月半”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朱明江山只剩下一半,而《红楼梦》里的香菱正是隐射南明的第四个皇帝朱由榔,朱由榔之死,便是四更时分的“聋子放炮仗──散了”。炮仗可以理解成烽火连天,又可以理解成“爆竹(朱)”。

  《红楼梦》作者把崇祯朝作为第一春,为父为母;把南明朝作为第二春,为子为女,所以,聋子即龙子朱由榔。元宵后便是节(劫)完,第二春作第二秋,便是《红楼梦》里的第二劫,第二次抄家。

  《红楼梦》原著中,第一劫为天官节,第二劫为地官节,第三劫为水官节,三元即三劫。第一春的崇祯朝为天,天塌了便是地陷的第二春,第三春退守台湾,华夏失陷,舆图换稿,万艳同悲,天下已经是水管的天下了,故乡成了他乡,他乡成了故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6.2
《红楼笑话》之一点也不搞笑!特悲凉的笑话!
《红楼梦》笑话抉微
王路:王熙凤的笑话狠在哪里?
凤姐在元宵节说“聋子放炮仗”,仔细琢磨,却给人留下不详的预感
《红楼梦》里的笑话是血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