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玉为什么不愿意读书?作者连撒三个谎,却被贾雨村泄露真情

  题:宝玉为什么不愿意读书?作者连撒三个谎,却被贾雨村泄露真情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可叹停机德真的是薛宝钗的谶语吗?读书上进怎么就成了禄蠹了呢?不爱当官爱红妆的贾宝玉,大抵也怨不得世人看不懂,就连作者本人,也曾连续撒下三次弥天大谎。

  《红楼梦》作者究竟是何人?文中唯一给出的可靠线索,可以得出的可靠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石头”,脂砚斋等人称之为“石兄”。世人从表面文章看到的内容,不过都是些石兄的演样法罢了。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故布疑阵,撒下的第一个弥天大谎,便是警幻仙姑把秦可卿许配给贾宝玉,说是为了满足他对闺阁风光的喜好,从此改悟前情,警幻仙姑道:

  “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看官听说,警幻仙姑让石头改悟前情,就好比贾宝玉挨打之后,林黛玉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分明是哄人的话!

  林黛玉抽抽噎噎,是心疼宝玉,但,并非不认可宝玉的行为,否则,贾宝玉怎么会回她一句:“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若是真以为黛玉真心觉得宝玉前情有误,若以为宝玉能改,当改,显然就不是知音了?作者文气斩动,是反向强调前情的正道性。

  若是警幻仙姑真以为贾宝玉醉心闺阁有问题,就不会有“不忍君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之言,警幻仙姑不忍之意,与林黛玉相通。

  警幻仙姑对贾宝玉是肯定的态度,所以才有“吾所爱汝者”的一番肺腑之言。不是文中的两个宝玉钟爱闺阁,是作者钟爱闺阁,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懂,就别看《红楼梦》了。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禀性乖张,生性怪谲”,作者是持肯定态度的,否则,贾环和贾兰都是独生子女的贾府子孙,荣国公怎么就偏跟警幻仙姑说什么“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的奇谈怪论呢?

  再看《红楼梦》作者第二次撒谎,让贾宝玉立志功名,是秦钟临死遗言。而作者第三次撒这个谎,是甄宝玉对贾宝玉之言,亦是换汤不换药的同一句话。

  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为什么两个宝玉,加上秦钟,都觉得不屑功名的见解高过世人呢?为人子孙,不该光宗耀祖吗?读者要明白一点,不是宝玉自恃高明,是作者认定了宝玉就是高明之人,警幻仙姑也说贾宝玉“天分高明,性情颖慧”。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心中犹有“圣人”和“明明德”,怎么就是疯傻不肖呢?所谓读书上进的人是“禄蠹”,玄机在于“后人混编纂,非圣人之书”,而这一篇《红楼梦》,正为掰谎而来。

  《红楼梦》故事里,贾政到了潇湘馆,发出一个感慨:“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其实,贾宝玉何尝不是此念呢?

  宝二爷若是不爱读书,怎么会爱上全书中最爱读书的林黛玉呢?林黛玉的闺房比上等的书房还更像书房,林黛玉两次进贾府,带的全部都是书籍兼笔墨纸砚一类。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不能月下读书,没有月夜读书的机会了!因为林黛玉说了,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昨夜的月亮没了,所以,读书上进的都成了国贼禄鬼。

  还是很难理解这个逻辑是不是?来,加上时代背景!怀金悼玉,金是后金、满清;玉是朱明,是昨夜朱楼梦,是昨夜的月。月亮没了,大明亡了,作者是朱明遗老,而且很可能就是朱明后裔。

  贾政的心愿,黛玉的遗憾,宝玉的不读书,现在理解了吗?家国都没了,当的是谁家的官?自然是国贼禄鬼了,自然是“禄蠹”了。

  《红楼梦》全文最读书上进的人是谁?贾雨村呀?贾雨村在作者笔下什么形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个长相向曹操靠拢的贾雨村,在作者笔下是汉贼的形象。

  现在知道为什么李纨被骂不积阴德了吗?为什么作者讽刺贾兰?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读书上进哪里还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呀!

  《红楼梦》故事里,“可叹停机德”真的是指薛宝钗的劝学之举吗?典故表面是劝学,实际上是说做人要持之以恒,不能朝三暮四,前功尽弃,贾宝玉若是听劝,才是啪啪打脸呢!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昭传闺阁呢?林四娘一篇故事就是答案呀!女儿等于风流,闺阁等于忠义,《红楼梦》一篇故事,“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字皆备,世人怎么就把它当成满纸谎言的才子佳人书了呢?《风月宝鉴》不可正照,正照不可得其三昧!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是怎样的书?
曹雪芹心中的“清”——刀光剑影里的正统哀歌
《红楼梦》书评
林黛玉的大名叫啥?竟暗示她是红楼梦真正的作者?
贾宝玉的自我评价
《红楼梦》是林黛玉一个人的故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