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洋之歌》到凯尔特传说:跟着神话云旅游

小冒坚持原创的523天  先补神话,再去旅游~~



(一)《海洋之歌》到《天鹅湖》:凯尔特神话知多少?

获得第8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海洋之歌》,取材于爱尔兰的民间传说,朴素精致的手绘仿佛艺术品,脱离了工业流水线的生硬,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和“乡愁”的故事:

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海中小岛,小男孩本的妹妹西尔莎出生,母亲却撒手人寰。转眼过了六年,他们的父亲康纳始终沉浸在丧妻之痛中,而充满幻想的西尔莎偶然发现妈妈留下的贝笛,意外险些溺毙大海,所以奶奶强制性地将两个孩子带离这座小岛。

兄妹俩来到灰暗的大城市以后始终无法适应,心里一直牵挂小岛,整个故事围绕两个小主人公历经千难万险回到海岛为主线,三个奇怪的小精灵希望借助“海豹女”西尔莎的歌声回到故乡作为副线,神奇的冒险就此展开。在哥哥的帮助下,不会说话的西尔莎找到她的歌声和她的身份,并用歌声拯救自己和其他神话生物。

故事虽然非常易懂,可是由于我们对爱尔兰传说,尤其是背后的凯尔特神话的不甚了解,对于影片中匆匆而过的很多细碎的线索,彩蛋和隐喻,是无法产生共鸣,甚至会无意忽略。

比如后半部分,出现的哭泣巨人石像,海洋之神Mac Lir,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有位凯尔特女神见到Mac Lir与家人生活无比幸福,感到非常嫉妒,于是趁巨人不在时将他的家人变成了天鹅并放逐到灵界。Mac Lir找不到家人,以为都已被人所害,开始无休止地痛哭,最后被女神Macha变成石头。

影片借此典故来烘托,失去家人的哀伤。

所以电影里,神话中失去家人的巨人,和现实中被善意谎言引导着的少年,交织呼应,明明是悲剧,却还是凄美动人,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凯尔特神话中,经常有将人,尤其是少女变成天鹅的设定:

奥恩古斯·麦克·欧克是传说中的爱神。他曾在梦中偶遇绝美少女,陷入了无望的爱情。多方打探之后,奥恩古斯在一片湖边找到了这位名叫凯雅的少女,她与众多年轻女子住在一起。然而每隔一年的萨温节到来之际,当时间停止、世俗世界与精灵神鬼居住的异世界之间的大门洞开之时,她们就会变成天鹅。

凯雅的父亲也是尊贵的神族,拒绝了奥恩古斯的求婚,但年轻的爱神并没有轻易放弃。当凯雅幻化为天鹅,向他游来的时候,他把自己也变成一只天鹅,绕着湖飞了三圈,一边飞行一边唱着咒语,于是下面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睡,无法追逐他们。奥恩古斯和凯雅飞去了奥恩古斯位于博因河畔的宫殿,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这不也像是我们熟知的《天鹅湖》故事的原型?

我们对西方神话的认知,多停留在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北欧神话,对于凯尔特神话,知之甚少。更不容说,两河流域神话和美洲神话等冷门神话体系。

借由这本《神话之城》,我们可以对神话故事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有一个更全面宏观的认识。

这本书,更像是一部串联起20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的世界神话旅行手册。

作者席路德向读者介绍了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北欧神话、凯尔特神话、赫梯神话、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印度神话、玛雅神话、印加神话、南太平洋神话、萨米神话、克苏鲁神话等全球各地的神话,“地理+历史+人文+神话”,让这本书,读起来干货满满,欲罢不能。


(二)凯尔特神话“撞梗”中国神话?

凯尔特神话(Celtic mythology)是广泛流传于欧洲的古典神话,爱尔兰神话故事是凯尔特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凯尔特神话只能通过口头流传,加上很多典籍随罗马帝国覆灭被销毁,这也是偏小众的原因之一。

凯尔特艺术的黄金时代是公元前5世纪到前1世纪之间。但在不列颠的西方和北方边陲,甚至在进入罗马时代之后很久它仍然方兴未艾,繁荣至少持续到了2世纪以后。至于几乎完全不受罗马文化传统影响的爱尔兰,其本土的艺术风格即使在基督教传入后仍然得以保留。

虽然很多概念与文化背景看似陌生,但世界神话发展,确有相通相似之处。

1.自然崇拜,属地精灵

凯尔特神话中都试图用故事来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所以他们认为自然景观的每一处都潜藏着精灵,类似于罗马人的“属地精灵”的概念。《海洋之歌》里西尔莎和妈妈,都是以唱歌为使命的精灵族“海豹女”。

海豹女如同中国神话里的下凡沐浴的仙女,一旦脱去海豹皮,就会变成凡人,拥有平凡的爱情,繁衍后代,但相聚总是短暂,她们总要返回自己真正的世界,承担自己的责任。

这种崇尚神圣自然力量的信仰,甚至比统治更有信服力——他们坚信,国王的权力存在于主权女神身上,而女神则是这片国土本身的人格化身,只有当她接受了他并与他结婚时,国王才能成功地统治这个国家。

这也不仅仅是传说,出土的器物上的图案,也能侧面映证尚未发明文字的上古时期的口口相传,到中世纪早期才形成的书面记载之间缺失的环节。

中世纪早期的爱尔兰本土基督教艺术,都因神话的深入人心,包含了很多直接沿袭自异教神话元素的意象和表现手法:数字“三”,人的头颅和怪异而杂糅的生物。

那许许多多充满奇思妙想的传说生物,它们全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只是超现实主义:头上长着山羊犄角的蛇,三张脸孔的人,三只角的公牛,人头马身的动物,带着鹿群头领巨大鹿角的人,人的头颅依然是其中最显眼的意象。

中国古代从《山海经》开始,也倾向于用神话来解释人类认知局限和生产力低下等造成了未解之谜。保存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远古神话和寓言故事,“志异”故事中也涉及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医药、民族等方面。

认真分析中外这些神话故事,还是蕴含着古代所能掌握和流传的人文、自然知识。

2.他方世界——天上一天,人间沧海桑田

神话的创造产生,离不开脚下的土地。

遍布爱尔兰的凯尔特人史前墓地,洞穴,湖泊,在人们的想象中,变成了充满精灵的仙堡或仙冢,也就是“他方世界”的入口。

“他方世界”最初是由神圣部落图阿萨·代·达努一族——爱尔兰的大地女神黛娜的后裔开辟,因为他们败给西班牙的米利都人,所以,米利都人统治爱尔兰的俗世人间,达努一族则开辟了另一个凡人世界之下的冥界与大海尽头的神灵国度,作为他们的新疆域。

“他方世界”逐渐在神话中,成为每个神话体系都有涉及的理想的神仙居所的代名词,被叫做“不老之地“,那里不知病痛与衰老为何物,源源不断的食物与金银珠宝,终日狩猎与设宴狂饮,还有能赋予人极高智慧的魔水。

也许曾经的人们为了抵抗焦灼不安,坦然疾病痛苦,天灾人祸引发的无能为力,因此衍生出这样的传说,作为一个排泄负能量的出口,寄托人们对治愈疾病,获得幸福安康的希望。

凯尔特神话里,就有类似晋朝王质“观棋烂柯”,日本浦岛太郎的故事。

人间勇士奥伊欣爱上“他方世界”的公主涅芙,于是离开人间,成婚生子,享受天伦和永生不老。但他一直很想念爱尔兰和父亲。涅芙多次劝阻他,早就物是人非,但奥伊欣仍然渴望回去。涅芙只得警告他,到达家里后,双脚不得踏上爱尔兰的土地,奥伊欣向涅芙保证自己很快就回来,然后就骑马回到人间。

爱尔兰自然物是人非,奥伊欣心情沉重,神情恍惚,忘记警告,就在他的脚踏上地面的瞬间,他瞬间老了300岁,晕厥了过去,变成一个干瘪老头。

这些神话,总是传递着一种生活信仰和人生态度。

3.英雄的存在——中西意识形态差异,古来有之

英雄在神话里占有中心地位,因为他们是超人、半神,是物质世界和神灵世界之间的桥梁。

西方神话中的人类英雄,更多体现了个人主义,没有阵营,矛盾强烈的性格特点,人性优点缺点都充满戏剧性的张力,既无比强大又命运坎坷,多以偏向无可奈何的悲剧收尾,褒贬不一,具有争议。众神常常利用他们的冲动来挑起战争,以谋求自身在神灵世界中的优越地位。

比如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知名的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和埃涅阿斯。

在凯尔特神话中,英雄,几乎都是男性为主,如威尔士的巨人布兰。即使有女神,也更粗暴残忍,好战强势,更符合男性美的典范。

而中国式的英雄,更多的强调一种舍己为人,造福苍生的无私无畏,比如追日的夸父,填海的女娲,个体的个性不是重点,反而强调的是一种大局观,和集体的概念。

这种意识形态的差异,至今也存在于中西观念当中。



(三)当今社会的神话还有用吗?

我刚看完《海洋之歌》的时候,就看到有人考据出,这些精灵故事是古时候编造的童话故事。妇女死于难产,父亲就骗孩子说,妈妈变成了海豹女,游到大海里不回来了。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童话演变到今天,却令现代观众愿意相信,真有过那样神奇的海豹女存在。

所以神话,除了单纯的爱好者,美化后成为小孩子的童年时光,和被浅显地引用在玄幻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研究神话还有意义吗?

1.当人们学会抬头仰望星空,思索,想象,才开始有了神话

生产力低下,温饱健康都难以保证的时代,大家都在为生存苦苦挣扎;当终于能解决最起码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人们才开始能体味精神享受,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当年的车,马,邮件都慢,沟通的需求,就靠着这些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传说,

同一片天空,同一种文明,经久不衰的同一种思考和感悟——穿越时间空间,跨越文化隔阂,突破偏见桎梏。

马斯洛五层需求中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至少对于神话的创作者来说,早就实现了。即使他未必知道和料想到,那些看似无用的胡思乱想,依然流传在千年之后的我们,或者万年以后的人类社会里。作者不详,故事生生不息。

这些神话,也一定慰藉过不同时空的人心。

2.爱好不分高下,聚焦在更多正面有意义的部分,而不是以偏概全,抓住虚构落后,抨击打压

虚无飘渺的神话,作为小众爱好,尚且会处于鄙视链底部;作为严肃研究和领域,更会被当下追逐效率效益的短平快社会,看作无用。

可是,人类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功利,短视,狭隘了?

人,不应该只做有用有利的事,而是应该做正确的,有意义的事——标准完全可以自定。

不是要把所有的务实,都看作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但也不要扼杀所有看似不可能不现实的尝试探索。

激发马斯克这样难得一见的创造鬼才灵感的,是当年他看过的1979年出版的,绝对异想天开白日梦的英国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然而半个世纪不到,奇迹接二连三实现。

敢于想象创造不可能,再变为可能,这才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我很喜欢这本《神话之城》:

一方面,我明白了,这些学术研究,是要用科学眼光揭示为何会产生这些文化符号,为何会广为流传,是可以从心理、文化、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去研究神话的传承,更可以研究背后所蕴含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和文化发展史。

另一方面,有内涵又精彩好读的科普类书籍,让普通读者多了一个接触人类文明美好存在的途径:不要聚焦无意义的封建迷信,也不会只记得猎奇狗血夸张的表象情节,而是保留想象力和美好人性。

也许,这本书,这类书,就可能成为是激发出惊世骇俗的中国玄幻科幻文学原创作品,创造出一个不输于“漫威宇宙”“哈利波特”的平行宇宙的灵感钥匙?


无法行万里路的时候,我总是喜欢阅读,自己的理想目的地的相关书籍,带着对”万卷书“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去认识我踏上的那块陌生的土地,历经千年的文化。

像是从人类早期文明的诞生一样,快放人类文明的精华,这本《神话之城》穿越古今,探索小众的古文明遗址,徜徉于虚实交融的历史现场。

想象力,大概就是人类文明中,最能鼓舞人心的精华。

在书中做着神话美梦的我,有朝一日一定会踏上这些文明发源地,一探究竟。

作者:小冒,年读110+本书的资深追剧爱好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帧一画:动画电影《海洋之歌》| 轻鉴赏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海洋之歌》?
整个网络在寻找的奥斯卡遗诛之作!
一曲爱尔兰神话之歌
爱尔兰的紫色风铃
《海洋之歌》大人的你,还能记起最初的悲伤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