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笔会]向宝萍的散文《坐火车的记忆》


坐火车的记忆

向宝萍

闲翻朋友圈,看了一位微友发表的文章,写他早年不是在坐火车,就是在赶火车的路上。生动有趣,笑中带泪,不由也勾起了自己坐火车的那些事儿。我父亲在铁路系统工作,是修铁路的职工。由于工作的关系,短则两三年,长则三五年就因工作的变动要搬一次家。我出生在河北沙城,记事时家已搬到了正定,每次都是坐的火车。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绿皮火车分干线和支线。车次不同的字母,代表火车不同的速度等级和种类。T字头的特快还好,只停省级大站。支线火车逢站必停,慢时二三十公里,最快的也不过八十公里。避让干线快车时,就得临时停车,有时一停个把小时。车厢的配置也简单,没有空调,车厢顶部有两三台电扇无力地转着,发出卡卡的响声。车厢一头设茶炉,水总是不开。一头是厕所,总是排着长长的队。厕所外面有一个小小的洗手池,不是没水,就是龙头坏掉了。车门车窗打不开关不上,也是常有的事,夏日成了“闷罐”,冬天又成了一个大冰箱。虽然如此,绿皮火车还是我国客运的主力,每当春运来临,还要加开大批的临客。
人们肩扛背驮上了车,有座位的找到座位,然后舒口气放松坐下,没座位的站在过道上,火车的连接处,厕所门口。人们说着天南地北的方言,空气中弥漫着烟味,酒气和汗臭混合的味道。这边吃吃喝喝,喝酒划拳,那边小孩哭闹,吵架斗嘴。也有人安之若泰,静静地看书。不时有列车员推着餐车货车过来。还有列车员提着一个大大的铝壶送开水。站在过道的人本来满满当当的,不知怎么竟能像使了法术一样,在人海里分出一条路来。春运时,很多行李上不了连行李架,只好往座位底下塞,不要以为座位底下都是行李,常常有人钻进去,铺张报纸就能鼾声如雷。对长途旅行的人来说,能抢到这个方寸之地,已经很不容易了。有时厕所里也挤满了人,有人上厕所时,要腾挪半天。我还看见站在过道,扶着椅背睡着的人。
记得四五岁时在火车上厕所,以往大人跟着带过去,那次是我第一次独立行动。当我跨过大包小包,从人缝里好不容易挤进厕所,学着大人的样子把门插上,完事后怎么也打不开。外面催足的人呯呯打门,我在里面急得直哭。还是列车员听到小孩子在厕所的哭声,从外面打开门的。回来我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骂我蔫大胆,不声不响到处乱跑,也不怕被坏人拐了。我说我知道哪是好人,哪是坏人。好人相貌堂堂,生着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而坏人歪戴帽子斜叼烟。我看见坏人会离他远远的。妈妈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1986,我也女承父业,成了一名铁路职工,坐火车成了我工作的一部分。这时我已经锻炼得可以一天不吃不喝了。不是不饥不渴,而是怕上厕所。尽管我们是铁路单位,拿免票证坐车,不用花钱,不限车次,也要跟普通乘客一样抢座位。当然抢到的时候少,女孩子力气小,动作慢,等挤上车,预留的座位已经没有了,只好站着吧。87年我单位调动到了石家庄,离家近了,坐车的次数反而增加。有次跟一同事回衡水,拿着免票,不用排队。两个女孩说说笑笑进了站,看站台停的火车就上去了。列车员正在做卫生,问我们有票吗。我们说通勤的。于是不再问了。我们坐在那开心地聊天,聊了半个小时左右,突然觉得不对,车厢里除了我们外,没见有人上来。原来我们上了相反方向的火车,差点真的背道而驰了。幸好我们要坐的车还没开。现在我住南宁,她在太原,可谓天南地北,时间也过去了几十年,每次电话里提起这事,还会忍不住大笑,
91年,单位在河南修候月铁路,年后我们带不满一岁的儿子回工地。我家在河北衡水,从石家庄上车后,要在新乡换乘。节后复工的人特别多,上面的人挤着要下,下面的人挤着要上,大呼小叫,打仗一样。有的人脑子活,跟车上人说声帮个忙,把行李从车窗递上去,自己也从车窗爬了进去。老公先上车,我把儿子从车窗递给他,嘱咐他看好儿子。等我好不容易挤上车一看,当时就傻了,儿子,我儿子呢?老公也瞪着大眼看着我。原来老公接了儿子放下后,又不停地在窗口帮着拉人接行李,竟然忘了自己的儿子。两人赶紧急着分头去找,幸好在四五排座椅的走道旁边,儿子被一位好心的大嫂紧紧地护在身边。当把儿子重新搂在怀里,两人吓得一身冷汗。听说了太多火车上的事,万一儿子弄丢了,我肯定是活不下去的。以后坐车,我决不允许儿子离开我的视线,睡觉时也抱着他,或拉着他的手,身边有人经过,我困得沉沉的眼皮马上就会跳开。儿子上学后,为了照顾儿子,我没有上班了。坐火车的次数也减少了,只有假期带着儿子去工地找他爸团聚。别人家的孩子上着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琴画画,我的儿子在少年时期,随着他爸工地不断转移,已经走过了万水千山。
随着国家日益强盛,科技不断地进步,火车经过多次更新、改造、升级、提速,又仿佛在一夜之间,我们不经意地跨进了高铁时代。高铁动车车厢舒适宽敞,一人一座的车票,公交化的班次,无死角禁烟,千里之内当日往返的快捷便利,在家里用手机购票,挑好自己合适的班次,喜欢的座位,再不需匆匆忙忙,挤一身臭汗了。
很多地方把报废的绿皮火车放在公园和广场,作为景观,供游人拍照打卡。绿皮火车虽已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发生在火车上的那些事儿,就像一幅幅老照片,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

向宝萍,中铁三局退休职工。记录生活点滴,感受文字魅力。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不觉得绿皮火车浪漫,因为我真的坐过
马未都|坐火车
生活中残酷的现实,也会迸发出温馨的瞬间
坝上行(二):绿皮火车
我的绿皮火车
德国街角的微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