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画评论]中国花鸟画的意境美/张功平

张功平艺术简历

 


        张功平、笔名(鄂东)江河、号石坡屋主,一九六五年生于黄石,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工业造型专业,96年进修于中国以爱护研究院,高级工艺美术师,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黄石美术家协会理事、黄石书法协会会员、鄂东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黄石市政协磁湖书画院画家、黄石逸趣书画院院士。以花鸟见长,兼山水、人物,尤喜画梅。作品内涵精微隽永,笔墨苍秀多姿,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近年来,深受恩师谈士屺内向深入美术思想的影响,努力寻找艺术创新的切入点,在花鸟画的创作中,运用焦墨技法、并借鉴平面构成的某些元素、吸收谈士屺老师的一些图案画法,形成了自己艺术创作的独特语言,使其作品更加宁静、更显历史的沧桑感。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术展览,蕉墨花鸟作品《夏梦》入选《第九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作品《红梅图》入选上海第二届中日书画作品公开征集展,指画作品《羲之造像》获全国“金鹅奖”书画大赛铜牌奖,《梨园春秋》获湖北省第十四届楚天群星展获优秀奖,作品《花不知名分外香》入选第七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等。


   美术作品及论文在中国书画报美术界等报刊发表,作品及简历入选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精品集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典等。


中国花鸟画的意境美

张功平

意境的表达是向欣赏者提供一种超于物象自身之外的一种具有诗意的情景,以其自身独有的魅力把欣赏者引入到一种特定的空间的意境之中,让人们可以体现到一种不一样的美的画面。而自然界的生物是没有精神可言的,它们本身只有属于自己的自然的属性,在中国的花鸟画中,画家会根据这些花鸟自身的自然属性和它们的特征以及所处于的环境等特点,赋予它们具有人格化的内涵,这样就可以使原有的生物在具有自身属性的同时,还可以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的价值。

中国花鸟画的意境具有深远含蓄的独特特性,在创造作品的意境时既要做到“外师造化”的描绘,又要做到“中得心源”的抒情。由此可见意境的创造不是随心所欲、信手沾来的。而是画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学习和体验创造出来的。想要创造具有独具特色的鲜活的意境,第一就是要具有与众不同的观察能力和体验,可以从身边的生活开始进行观察,与此同时还要有所发现,根据自己的发现才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意境,才能有新的立意。第二点就是要具备“诗情画意”。通常人们在讨论一幅花鸟画时,通常都会从诗的角度来对整幅画进行探讨,从这点就可以看到诗情画意是中国花鸟画的独有的特点。第三点就是有具有“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创造的精神。人们在欣赏一副好的作品时,通常会令人们产生一种在精神世界中神游的体会。从而可以充分的体验的好画所产生的美的享受,这种美来源于生活。

当然,意境的创造和相应的任何形式是不可区分的,不同的花鸟画题材,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也是不同的。在中国的花鸟画中,画家一般都会选择梅兰竹菊、松柏、鹰、鹤、鱼、禽鸟等题材为主,画家往往都会让自己亲身融入到这些自然生物中去,使画作的欣赏者能更好的体会到自然生命和人的生命的意义。众所周知,梅兰竹菊是君子的象征,画家就是通过这些植物在自然中的属性来表达四种不同的人格品质和人格精神,以此来达到植物人格化的意义。

中国花鸟画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重情趣,意在抒发,通过物来寄托人的感情,正所谓“以物喻情”。以此来达到一种“物我合一”的最高的艺术境界,充分而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画家。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高超的绘画技巧,在创造意境时,是不可能充分的描绘出意境和美感的,缺少思想和情感的结合、绘画精神和当代社会气息的相融合,那么创造出来作品的意境也是毫无特色的,没有意境的美可言。

意境的美在美学上是一种感念,意境对中国画作的创有着必然的影响。于是,画家在创作一幅画的时候就会追求持久而高远的绘画意境。当然,创作花鸟画时,这种追求也不例外。如果在你的面前有一副关于花鸟的优秀作品,可能你的第一眼不是感叹这幅画的色彩和创作人的精湛的笔墨,而是能感觉到它对你所带来的一种特殊的意境、诗意的美。这种无法用言语所表达的意境的美主要体现在:

生动的气韵

     花鸟画中生动的气韵主要是表达这幅画的意境。在中国画中,生动的气韵在开始的时候是运用在描绘人物的作品中,主要是为了现所描绘的人物的一种内心的活动和人内在精神,而随着中国画的不断的发展,才被逐渐的运用到花鸟画中,以及山水画中,在此主要是为了表达通过事物来表达社会人的一种精神面貌,后来人们逐渐的以此来衡量一幅花鸟画所体现的意境,成为一种标准。

在中国花鸟画中,生动的气韵是画家对创作作品要求。作为一名花鸟画家,在敏锐的观察事物和诠释大自然思想的同时,还需要传达出大自然中生命的韵味。

人物合一

人物合一又被称作心境合一,主要指的是所创造出来的画的意境,不是真实存在的,主要体现的是画家的一种创作的艺术空间。在面对一个事物的时候,画家能够将自己融入到该事物中,体验事物的在虚拟的境界中的真实的感受。当画家通过自己的丰富的联想,达到人物合一的时候,整幅画的意境将会通过画家的笔墨一一的呈现出来。如著名画家谈士屺先生,通过几十年的探索,他在中国花鸟画中实现了“内向风格”。表现在画面上是一种符号化、不知名的“内向花鸟”。正如他在画中题诗“不在深山不在篱,无名无姓貌无齐,问于古井流泉处,原是先生心土培。”从而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意境。

     无笔墨处的妙境

    一幅画是由所表现的对象和布白两部分组成的。在中国画中,作者主要是通过画中适量的布白即经营位置来巧妙的处理整幅画的意境。通过作品中的适当的空白来衬托整个画面的主要物,这样就会起到是主体更为突出的作用,再使人发挥无限想象空间的同时,更加的回味无穷。大量的留白使观者在视觉上感到舒服,因此在创作的时,还应巧妙留白,达到最佳的效果。

    诗画的相结合

    诗情画意是画家在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特别是花鸟画家,将诗融入到作品中的同时,使得所表现的对象与诗词相互的衬托及结合,起到了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呼应的作用。提笔赋诗能使得观众更加的了解此画的创作意境,使观者在现实中的丰富的想象力中,更加强烈的体会到该作品的感染力,散发着一种无穷的魅力。

    意境是艺术思维的创造的结果,它在拥有一些自然因素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画家的观察力、巧妙构思和扎实的笔墨技巧。在当代的中国花鸟画中,画面和意境的结合,更加呈现了我国花鸟画的审美观。也更加的丰富了花鸟画的语言。但是同时也需要我们严肃的态度,真诚的对待中国花鸟画的创作,让我们真心的享受到中国画所带来的意境,同时陶冶我们的内心,更加的热爱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黄石文朋诗友共同打造的微信公众号《新东西》敬请朋友们关注


长按二维码便可关注,或者在微信上搜索xdx20168添加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欣赏书画
高古平添书卷气 洒脱自生翰墨香
出乎其类 拔乎其萃——王锡强花鸟画作品欣赏
年度推荐|郭慧庆作品
虚怀若谷造空灵  专访画家王艺辉先生
笔墨含情 雅韵袅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