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南佳的散文《正月十五去送灯》



南佳,1968年9月出生,籍贯湖北浠水,现供职中国银行黄石分行。做得最长的岗位是办公室,做得最多的事是写文字,工作时写文字赚薪水,闲暇时用文字述真情。

《正月十五去送灯》

       今年的正月十四是周五,下午五点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碌,接到了同城工作的弟弟打来电话:“细哥,明天回老屋吗?”

       “当然,何况今年元宵节正好是双休日呢!”我回应道。

“正月十五大似年”。正月十五,在我们农村老家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元宵节,是过年闲暇欢愉日子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一过,就意味着春节过完了,正所谓“年过月尽”,这一年的劳作就正式开始了。与其他的地方一样,过去我们老家在这一天要遵循很多的习俗,要完成一些特定的仪式,比方说,玩龙灯、放焰火、吃元宵或包面,还有文化踩街等等。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风俗淡化了,有些传统仪式精简了,有些活动取消没影了。但无论如何,正月十五给祖人送灯这项习俗,在我们老家是没有人遗忘或简化的。

我在正月十五必须回老屋的原因,就是要给祖人送灯。自前几年我的父母先后离世,老屋里只有年近九十的大父,独自一个人生活。大父已经老得走不动路了,没有办法将十五的灯送到祖坟山上去。送灯这件事必须由我们来做,也应该由我们来做。

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开车分别接到弟弟妹妹,一起回百余里外的农村老家。在途经县城时停留下来,置办当天要用的鞭炮、香烛纸钱和菜肴等物品,并邀请在县城生活的大姐一同回老屋。

老屋是坐落在丘陵地带的一个小湾子。平常时节,这里是非常清冷的,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变得热闹起来。在外打工赚钱的男人们如同迁徙的倦鸟一般,腊月二十左右会接二连三地拖家带口陆续回到这里。他们在几天的时间内通过各种交通工具,飞机、火车、汽车等等,从五湖四海赶回老家,为的是“过年”。而年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近一个月闲散舒心的日子过去了,正月十五基本上是他们呆在老家的最后一天。过了十五,他们又要奔赴各自打工的城市,开始一年的赚钱劳作。正月十五他们都要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为祖坟送灯。我想,其实这其中很大程度包含着活着的人向祖先告别的意味,毕竟离家打工将会是整整一年,只有在年底回家过年时才能再“相见”。

在老家的习俗里,祖人也是要过年的。在腊月二十四“小年”的那一天,乡人们就会到祖坟山上的祖人坟前,焚香放炮,叩头祭拜,把自己的祖人“接回家过年”。直至正月十五的过年期间里,旧时的风俗是每天晚上要“供祖人”的。在家里堂屋八仙桌上摆好最好的、荤素搭配的酒席,点烛焚香烧纸,磕头叩拜请安,酒过三巡之后,方能放鞭,完成“供祖人”程序。之后,要先撤席,再端上饭菜,一家人才能就餐吃饭。到了正月十五的那一天,“供祖人”要在上午完成,据说,是让祖人吃饱吃好了,好去看戏观灯。到了傍晚,就是给祖人送灯的时间了。每家每户都要到自己的祖人坟前,焚香烧纸,送上一盏明灯,照亮祖人回来的归程……

        现在,“供祖人”的习俗大大的简化了,很少能做到天天供奉祭拜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新观念的冲击。我家在这方面简化得更多,因为老屋只有年迈的大父一人了,无法无力做到。不过,无论怎么简化,小年的“接”和元宵节的“送”,这两个关键节点固有的程序是不能少的。

我们回到老家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但我家还没有“供祖人”。于是,我们兄弟姐妹一起动手,由大姐主厨,用刚买回来的食材,做出了“供祖人”的菜肴。我按照老家民俗的约定俗成,规规矩矩地完成了“供祖人”的全部程序,在叩拜时不忘为“耽误祖人去看戏的时间”而告罪。年迈的大父也艰难缓慢地跪下磕头,并一改几十年节俭的习惯,几次叮嘱我:“再多烧点纸钱”。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大父心里装满了因无法按旧俗祭祀祖人而产生的自责与愧疚。

老家有一句俗语:“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对活着的人美好祝福:除夕的晚上,乡人每家每户都要烧起旺旺的火盆,预示着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正月十五的晚上,要点亮每个房间里的灯,预示着新年的路途一片光明。其二是对逝去的祖先深深的怀念:除夕的晚上,乡人每家每户都要给祖人坟前烧上一个稻草火把,想来是为祖人去些秽气、添些年味吧;正月十五的晚上,则要给祖人坟上送一盏明灯,应是为了祖人顺利走过那野草丛生的路吧。

        下午四、五时开始,便是乡人为祖人送灯的时间了。此时,初春的夕阳己西下,暮蔼渐从山野田畈中升起,各家各户差不多都是倾巢而出,一起爬上塆子对面的祖坟山,给祖人送灯。我和弟弟也拾掇好上坟送灯的物事,香火、纸钱、鞭炮和要送的灯,上山送灯去。出门前大父又在旁边絮絮叨叨:“给你婆多烧些往生钱哈,给三娘他们多烧点救苦钱……”

        说到正月十五送的坟灯,我们不得不感叹,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民俗带来的影响真是太大了。 我记忆中的那种灯,是劈开竹子做骨架,再糊上纸,中间插上蜡烛,即为灯。可现在这种灯已经绝迹了,基本上由电子灯来代替。为图方便,大家直接从街上买来电子灯,送到祖人坟前放下,打开电源开关,就行了。可这种简便似乎没有了过去竹枝蜡烛灯带来的庄重和温情。

       我和弟弟逐个坟头给各位祖人上香烧纸,送上灯火,磕头叩拜,燃放鞭炮。祖坟山的人很多,都在各自祖人坟前履行同样的送灯仪式。我看到常年在外省城市里当包工头的旺球,还有做泥瓦工的重年、做木工的志军……都带着孩子来到祖先的坟前,隆重地祭祀,虔诚地祷告,诉求祖人恩泽保佑。

        天完全黑了,十五的夜来了,在深沉的夜幕下,塆子的所有灯光全开,剩余的烟花爆竹全部燃放,整个塆子展现出少有的明亮和辉煌。过了今夜,塆子里又将只剩下留守的人了,夜晚的灯会稀疏起来。在乡人尽情燃放烟花爆竹的喧嚣声中,我们陪大父吃了元宵节的晚餐,然后离开老屋返程。在乡间公路上,停车驻足回首望去,我看到老屋对面祖坟山的点点灯光,如天上星星一样闪烁璀璨,仿佛是祖先的眼晴一样,始终殷切地注视着自己的子孙,为他佑护平安,守望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清明节里寻根
故事:他科举不第,回老家祭祖上错坟,从此时来运转步步高升
【来稿选粹】零幺柒|上 坟
陈亦新 : 七月十五的秋风与往事
刘继红 | 麾村民俗风情之三:清明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