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你追“剧”了吗?
 

在中国绚丽多彩的艺术百花园中,戏曲是一门影响最广、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中国的戏曲历史悠久,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戏曲在北宋中叶正式形成,先后经历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中后期的花部等发展阶段。在这八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戏曲名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尤以《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四剧居首。

本期学而时习,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西厢记》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作品,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相遇后,一见钟情,在红娘的帮助下,为争取婚姻自主,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追求。

几百年来,它深深地激励着无数青年男女。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

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牡丹亭》

此剧中南安太守杜宝独生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她在弥留之际,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呼吁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牡丹亭》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牡丹亭》以文辞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有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看《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逶迤而来。

《长生殿》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进行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长生殿》在第二十五出之前,主要用现实主义手法;在第二十六出之后,主要用浪漫主义手法。在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同时,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反映了一代之兴亡。

虽然在对李杨爱情的歌颂和荒淫生活的揭露上,存在着矛盾,但是作品的成就还是巨大的。

《长生殿》的词曲都很好。吴舒凫在序中说:“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是传闻益远,畜家乐者攒笔竞写,转相教习。优伶能是,升价什佰。”

汪熷在序中也说:“今读稗畦先生《长生殿》院本,事与曩符,意随义异。声传水际,渊鱼听而耸鳞;响遏云端,皋禽闻而振羽。曲调之工,畴能方驾。”

《桃花扇》

《桃花扇》是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小王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桃花扇》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历史剧。剧作的主题正如孔尚任自己所说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作品通过男女主角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明末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从而揭示了南明覆灭的根本原因。作者从沉痛的故国哀思出发,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丑恶的本质,严厉地遣责了他们祸国殃民的罪行;同时,以激昂的爱国热情歌颂了民族英雄和热爱祖国的下层人民。

看完本期的学而时习,你对中国戏曲有些简单的了解了吗?关于戏曲,你还知道什么事呢?欢迎在下方与我们留言交流讨论。

栏目策划:亦竹;图文编辑:旧拾

学而时习 · 1906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第七章 汤显祖和《牡丹亭》
[考研签到]——第六十二天
比较《牡丹亭》与《西厢记》爱情描写的异同
从崔莺莺、杜丽娘到林黛玉
汤显祖的《牡丹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