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古木兰不姓花——替父从军只是传说?

近期在好莱坞动漫大片《花木兰》基础上拍摄的同名真人版在中国热映,掀起了人们对于那段激情燃烧的战争岁月的无尽遐想。很多观众在观看之余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那个年代真的可以像花木兰这样替父从军吗?她真的能和一帮男兵厮混,以至于让他们“同行十二年,不知是女郎”吗?

本期河图洛书将带大家走入木兰的故事。

身份成谜

千百年来关于《木兰辞》的人物原型,面貌始终不甚清晰,首先是到底姓甚名谁,其次是家乡籍贯,另外还有替父从军所发生的大致年代,这些至今缺乏权威结论。众所周知原先只有木兰,并没有姓花一说,从明代徐渭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之后被敲定为花木兰。多数学者认为木兰应该就姓木,或者鲜卑姓氏穆兰,也有一些地方志记载说姓魏姓朱,但不知证据何在。

河南虞城孝烈将军祠门前的木兰骑马像

说到世居何地更是众说纷纭,主要是两个地方在争抢:一是谯郡(安徽亳州)、二是河南商丘(包括虞城县);另外还有三黄五地:湖北的黄冈、黄陂、黄州,加上陕西延安府和河北的完县。历史人物的渊源考略虽非可有可无,但各地为争抢名人各执一词,先定下结论再从地方志中寻找利于己说的只言片语,从一开始便脱离了学术探究的严谨,成为了闹哄哄的无谓之辩。

为谁而战

撇开女英雄故里不谈,我们先来看下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些学者提出,长诗的前半段写到“可汗大点兵”,而木兰荣归故里之后,变成了“天子坐明堂”,可见已经改朝换代。因此有人推断,这种情况应该是木兰出征时还在北周时期,而凯旋回国已经变成了隋王朝。理由是前者是鲜卑族政权,更有可能自称“可汗”,而到了汉人皇帝坐江山的隋代,自然就改成中原更加习惯称呼的天子了。

从军之前木兰和普通农家女孩一样,承担家务劳动。

这种观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据此断代依旧证据不足。要知道当时五胡政权都是以中原正统自居的,他们是乐于以“天子”的身份被接受的,而反过来隋朝皇帝自身受鲜卑习俗的影响,也并不反对被称呼为“可汗”。据笔者看来,前用可汗,后用天子,更有可能是出于音韵平衡,求得用词变化的需要。

年代模糊

不过,证据不足不代表木兰为北周女兵一说不成立,可问题是北周与隋代的对外军事纪录,都不支持木兰的作战事迹。公元578年四月下旬,突厥入侵幽州,北周武帝亲率五路大军北伐,但不久病逝军中,落得个草草收场。继位的周宣帝只能以和亲的方式与突厥妥协,即便木兰顺利在隋朝继续其服役生涯,整整开皇十年和突厥也是基本无仗可打。

十二年戎马生涯,让青春少女成长为威风八面的军中豪杰。

因此笔者还是认为,木兰所处的年代,更大可能还是在北魏时期,电影版《花木兰》中设定的抗击世敌柔然为背景,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也有人提出质疑: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是典型的府兵制做法,即作战物资自备,而府兵制在西魏时期才出现。这固然没错,但府兵制并非凭空出现,之前已有滥觞,更何况木兰辞和相关情节,都是经过后人不断增删演绎的结果。

有无其人

多数学者明确主张历史上并无木兰其人,我觉得此说值得商榷,在当时的北朝环境下,女子行事泼辣张扬并非个例,而这一风气甚至延续到了明清以后。由于时刻面临外来侵略的威胁,北朝的兵制也更为灵活务实,虽不至于全民皆兵,但至少对待子弟替父从军的做法上,也是相对宽松的。只不过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写一份类似申请书的书面材料,让替补者直接递交长官,问题是女扮男装的话真的不要紧吗?

与其做一个夜不能寐望夫归的思妇,还不如奔赴边关,与良人并肩报国杀敌。

从男女生理差异的角度来说,在和一帮男兵朝夕相处的环境下隐瞒自己的性别,难度确实非常大。对生长于军户之家,习惯于马上生涯的木兰而言,适应艰苦的前线条件本身并不是最大的挑战,躲避战友异样的目光才令人头疼。因此有人推测,实际上木兰的性别在小范围内早就不是秘密,只不过出于某种目的,相互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实际上经常相处的原本就是知根知底的同乡(这也符合北魏军事编制的特征)。

打造英雄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主人公在返乡后才公开自己女儿之身,这至少说明性别作弊行为在当时的环境下不会受到严厉追究。在相关的民间传说中,有一派观点认为,木兰并未能如愿回乡安度晚年——皇帝听说她是女子之身,便召来宫中,见她姿色俏丽,有意纳其为妃,木兰不愿相从,宁愿以死相抗。北魏朝廷没有对木兰追加表彰,策勋十二转,直接尚书郎,这种立功受奖的情节显然是文人或民间的夸大而已。

凯旋回乡后,重回唧唧复唧唧的恬淡生活,就是女英雄的最大心愿。

根据考证,木兰的故事最早是以北方军乐“马上横吹曲”的形式传播开来的,南梁鼓角横吹曲改名为《木兰辞》,僧人智匠收入《古今乐录》。到了隋代改变陈朝乐词,才正式收入《清商署》,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民歌,直至唐代初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刚刚坐稳江山的唐王朝和北魏一样,面临外敌环伺的严峻局面,在主要对敌方向培养尚武风气就显得非常必要。

木兰的先进事迹流传百年,在此基础上适当拔高,塑造一个鲜活的巾帼英雄加以宣扬可谓水到渠成。木兰被朝廷封赠为“孝烈将军”,并在多处立庙祭祀,为父上前线当然符合“孝”的标准,关键是“烈”字,似乎是对她敢于对抗天子求爱传说的肯定,不管事实如何,孝义和贞烈在当时确实是对女子的最高褒奖。

本期河图洛书到这里就结束了,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析。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栏目策划:彦稠;图文编辑:旧拾

河图洛书 · 2009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木兰身后之谜
也说花木兰
花木兰是今天的内蒙古人?
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到底是鲜卑人,还是汉人?
原来花木兰是个胡人?专家考证 : 花木兰是纯种少数民族
花木兰考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