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一):小萍

蓝字


小萍


文/张堂玉   

很多人质疑异性朋友,因为它难以琢磨,可遇不可求。其实异性朋友最高的境界是: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欣赏对方。异性朋友之间的友情是一种高尚的感情,是介乎於爱情和友情之间的情感。这种感情她本身不是爱人,不是情人,但又超出一般朋友,这种感情既不言爱,更不言性。但会让你心动,却不会动情,让你温暖但不会有激情,纯净中有甜美,平淡中有绵长。这种感情出于心的了解,精神的交融。两人的心贴的很近,身体却离得“很远。”这种精神层次的“柏拉图”,只有理性的人才能做出,只有理智的人才能做到。下面我写的主人公就是我的异性朋友一一小萍。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长……。”这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小芳”曾风靡一时、红遍大江南北。我这篇文章中说的不是小芳是小萍,萍水相逢的萍,和歌里唱的小芳一样好看又善良,长着一双长睫毛的美丽大眼睛,辮子黑粗但不长仅过耳齐肩。我认识她的时候她才二十岁,皮肤白晰,面色微红,身材高一点略嫌其高,矮一点略显其矮,胖一点略嫌其胖,瘦一点略嫌其瘦,两颊微笑时有两个漂亮的笑窝,鼻正口小,五官清秀,一举一动端庄中透露出几分妩媚。她上穿一件浅色花格上衣,下穿一条洗得发白的蓝色女裤,足蹬一双白力士方口女鞋。她说话语音不高不低是标准的女中音、嗓音甜美且有音韵感,如果她说普通话肯定胜过中央电台的播音员,她咯咯的笑声如银玲一样悦耳,她和我一样也是大队赤脚医生。

 第一次接触是在全区赤脚医生工作大会上,我坐在会议室最后一排的凳子上,左边闲了一个空位,一会儿她走过来了,她望了一眼我身边的凳子毫不迟疑地坐了下来。我看了她一眼,心想这个漂亮的大姑娘从前开会从来没见过,不知是从哪儿来的,这时我想起了《诗经》中的那句诗:“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但因那个时代的青年男女谁也不会主动先说话,也不能有亲密的举动,更何况我当时已是一个已婚的大男人呢!(我在卫校学习时曾半年没和同桌女班长说过一句话)所以就再也没看她。会开了一会儿我拿出随身携带的指甲刀剪指甲,剪完刚想收起来,她说话了:“我用一下你的指甲刀行吗?”听着她那甜甜的语音我没加思索就将指甲刀递给她说:行!”她的指甲并不长但她剪了好长时间。还指甲刀时她问我:“你是哪个大队的?”我回答后也反问她,她回答后不等再问竟自我介绍了起来。她说她高中毕业后去北京找她姨母姨父,姨父是国防科委的大干部。她想让姨父给她找份工作,不知她姨父是怕犯错误还是没能力,没给她安排工作而是让她到解放军某部医院学习新针疗法。那时解放军首创的新针疗法驰名中外,能让截瘫病人站起来,让哑巴开口说话喊毛主席万岁,连手术麻醉都用针刺而不用麻药。学习一年后针法相当娴熟但仍未安排工作就回大队当上了赤脚医生。之后她用新针疗法治好了许多长年不愈的腰腿疼病人,其中还有几个脑血栓后遗症偏瘫病人,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了。就这样每逢开会她总愿靠着我,如果她去得早她也总给我留个空位,而且总要用我的指甲刀剪指甲,时间长了也引来了同行们的异样眼光,而她却不在乎这些。

她称呼我名字,我叫她萍。有一次会后,她说:“都说你卫生室办得好,能到你哪儿参观一下吗?”我说:“当然可以!”到了卫生室她看看这里,摸摸那里问个不停,卫生室的同事们见我领来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也都用异样的眼光扫射我。在卫生室待了一会儿她又说:“到你家看看行吗?”有什么好看的?一间破房子,一个庄稼娘们儿!”我说。然而她执意要看,我只好把她领到家。一进门她见到妻子就说:“这是嫂子吧!这么年轻多大了?”妻子说后,她说;“还真是个小嫂子,比我还小两岁!”说了一会话后就回去了。因为我们卫生室当时是“三土、四自”(自采自种自制自用药品,土方土药土医)的模范单位,尤其自己制出了好几种注射剂(大蒜注射液、苯甲醇注射液、黄连素注射液等)轰动了全县卫生界,当年我也被评为全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所以她也常来参观我们的制药过程。

由于制药期间尤其制作针剂时劳累过度,有时竟和同事一夜不睡觉,终至我已治好多年的胃溃病复发了,吃了胃药只口干但缓解不了疼痛,我正在里屋诊室的床上抱着烫壶热敷,萍款款而至来到我床边。我说:“萍,你来得真巧!你不是宋江,你是及时雨啊!我胃病犯了吃药止不住痛,正想请你针灸一下,你就来了!她又响起了银铃般的笑声:“那我还真是来巧了!”说罢拿出针灸针、酒精棉球取穴消毒,但她并不急于扎针而是将里屋门插上,把窗帘挂上不让人观看,不知是怕别人偷学她的技术还是别的原因,真是匪夷所思。她在扎针时我听到门窗有悉悉索索的声响,那准是同事们在窥看,更有甚者竟有一男同事蹬着椅子在门上的天窗往屋里看,弄得我十分难堪,不知她为什么这么怪异!她扎针配穴确与众不同,胃病针灸取穴无非是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而她却单单只扎一个环跳穴,而且一会儿就止住了痛。我问她:“环跳穴不是治腰腿痛的吗?你治胃痛是何原理?”她说:“我也不知道,老师就是这样教的。”

一九七四年,在县城北关居住离职休养的老革命干部张希颜患脑血管病,病情稳定出院后留下了严重的上下肢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的后遗症,他儿子张立军来找我去诊治。我自少年时期就尊崇革命先烈,尤其是金谷兰烈士,因我老家离烈士祠不过百米所以每到晴明节就去扫墓聆听讲解金谷兰烈士的英雄事迹。张希颜曾是金谷兰的通信员、革命战友,能为这位老革命治病是我的荣幸,我高兴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就天天去输液治疗。两周后右下肢能自主运动,左上肢仍屈伸不利且左手不能拿东西。这时立军母亲问我下一步是不是应该针灸治疗,因为听别人说我也会针灸。我蓦然间想起了萍,她用新针疗法治好过许多偏瘫病人,让她给张师长针灸应该效果不错。于是我介绍了萍的技术,他母子一致同意让萍来针灸,并让我代请。

第二天上午我看完所有的病号后骑车到了她家,她家在城内大街西段路南的一个高崖上,比路面高一米多。大门朝东,院子不小足有半亩多,四间宽敞高大的土坯房,墙体基础是大青砖垒砌,墙面都用蔴刀白石灰抹平轧光,房檐用木椽挑起,上复方形巴砖不象我家的老檐出头,门窗虽然不是很新但厚重坚固,不像我家的门窗陈旧腐朽、关闭不严遮不住风挡不住雨,木门外还有隔避风寒的风门子,总之,一看就是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

我进院就大声说:“屋里有人吗?这是萍的家吗?”只听萍答应了一声随后开门,一看是我就惊喜地说;“噢!原来是你呀!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快进屋吧。”进屋后发现就她一人就问她父母,她说走亲戚去了,随后就倒水沏茶。我坐下后环视了一下室内布置,正冲屋门的北墙上有毛主席的标准像,两边有红色对联,下面一个棕红色的条山几,两头有云卷造型,条几前是擦得铮明瓦亮的红木八仙桌,桌子两边是两把红木太师椅。东边屋梁下方有一面妙手回春的锦旗,那显然是病人送给萍的,锦旗两边两个大镜框是一家人的照片。靠南墙是一张黄色三抽桌,两边的抽屉都挂着锁,桌子上整齐地放着“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和几本厚书。这时她坐在西边的椅子上涚:“你来找我有事吗?”我说:“没事就不能来吗?”她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卫生室那么忙,没事是不会来找我的。”“对!”我就把请她给张师长针灸的事说了一遍。她说:“好!那咱这就去吧。”出门的路上我又说:“离你家这么远,让你天天跑,给你添麻烦了。”她说:“干咱这一行的不能嫌麻烦,何况既然你来了,我更没有嫌麻烦的道理啊!”说话之间张师长的大院到了,立军他妈看到我请来的医生既年轻又漂亮也十分开心。

她检查了一下血压,听了听心音,检查了患肢的功能就询问张师长的病史,但张师长自病后就失语了,她皱了皱眉头说:“据我的经验脑血管病后遗症凡失语的都很难治,但难治我们也要尽力治疗。”随后她就开始取穴针刺、捻转提插,半小时过去了她依次将针起出。她取的穴位是百会、哑门、风池、大椎、肩三针、曲池、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丰隆、太冲、三阴交等穴,还有三个穴位我不知道什么名字,她说是治瘫穴。”她取穴准确、进针轻柔快速、提插捻转手法娴熟,确实是一把好手!

起针后时间才十一点二十,立军母亲早就炒好了菜留我们吃饭。我说中午还有事不能留下,萍也坚持要走并不住地看我。细心的大婶看出了门道,就对我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走,恭敬不如从命我只好坐下了,萍见我不走就也不坚持了。大婶炒了两样四盘菜,两个炒鸡蛋两个炒肉片,我和立军在茶几上吃,萍和立军的妹妹弟弟母亲在方桌上吃。饭前,立军打开了一瓶景芝白干。

之后,萍就天天去针灸连续一个月风雨无阻。到最后一天针完后萍刚想走,立军母亲把她拦住说:“姑娘,你先别走!我让立军把张医生叫来,你俩商量一下以后的治疗方案吧。”我到后萍说,我已尽了最大努力,把我学到的技巧都用上了,针灸一个月有效果但不是很理想,应该停一停了。我也同意她的意见,就跟立军说了,立军也点头同意了。这次仍是景芝白干(那时就是很高档的酒了)但炒菜成了四个。这在当时已经非常奢华了,因为一般工薪家庭午饭都是大锅炖菜,农民都是窝窝头咸菜。萍仍和大婶母女们在一起,我招呼她过来喝点酒,她坚决拒绝说从来不会喝酒。萍吃完饭后和立军妹妹到西边卧室去玩,大婶过来挺神秘地对我说:“小张,我看这小萍好象对你有点意思!她来针灸的这些天我和她闲谈,一谈到你她就特别兴奋,好象有一种爱慕之心!”我说:“大婶,你观察的还挺细致,我也感觉到她对我点异乎寻常的感情,但这只能是同事间的友情,只不过层次高了一些但不会再往下发展,因为她是个未婚青年,我是有妇之夫,象她这样漂亮的大姑娘是不会爱一个有妇之夫的,更何况我也不会喜新厌旧当陈世美。我妻子虽然没文化、不会家务脾气也不好,但毕竟她不嫌我穷也不嫌我父亲的问题嫁给了我,我绝不会做对不起她的事!所以我和萍只能是比较密切的友情,绝不会发展成恋情!”大婶频频点头露出了赞赏的微笑。(待续)

特邀作家简介:张堂玉,笔名:草根诗人、游郎油郎。1950年5月生。中医执业医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一生喜爱文学,尤喜古体诗词,其诗作曾多次为《高唐州报》所刋用。并多次参加全国性诗词大赛荣获金奖,同时被授予“爱国诗人”称号。

淡味茶原创文艺微刊第151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外中医】寻回迷失的经络,发展现代针灸医学(二)
解放军新针疗法,极端重要的针灸手法!
王阿萍-针刺教学 正骨 针灸
王阿萍截根疗法-抖针手法操作 针灸学习
一碗水饺
【新提醒】新针疗法一针治疗腮腺炎 呼吸内科讨论版 基层医生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