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夫子与孔老夫子之比较

开宗明义,本文要议论的儒学两夫子是指儒家的创始人孔夫子和被人们称为儒学金华学派最后一个学者的曹夫子。或问:何谓“夫子”?“夫子”者,“先生”之所谓也,今又称“老师”。我这么解释可是有出处的,不要怀疑,只要耐心读完全文,就会知道典出何处了。

由近及远,先介绍曹夫子再谈孔夫子吧!

曹夫子何人也?他姓曹,讳梦岐,字文昭,号良叙,今浙江省兰溪市梅江镇聚仁村蒋畈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逝于民国18年(1929),享年54岁。曹夫子是清末秀才、名望极高的乡村教育家、理学家、实业家。如果说你不很了解曹夫子,那总听说过曹聚仁先生的大名吧?对,就是那位民国著名战地记者、文学家,饮誉国内外的文化名人!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17岁的他考入了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担任学生自治会主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主编过《浙江新潮》杂志。1922年他去上海,先后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学校,并主编《涛声》《芒种》等杂志。抗战爆发后他不顾自身安危,赴战场任战地记者,穿越于枪林弹雨之中,报道了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等著名战事。1950年他去香港任《星岛日报》编辑,后又同林霭民合办《循环日报》《循环午报》《循环晚报》《正午报》等报纸。期间任国共双方的特使频繁往来于台海两岸,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被周总理赞誉为“爱国人士”。先生回内陆期间,指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72年7月23日逝世于澳门。

曹聚仁先生是现代文化名人,在全国的社会影响力极大,特别是在文化界可以说是无人不晓的。本人算不上文化人,然而也算上过几年学、读过几本文化人写的书。记得宋真宗赵恒曾说过一句非常激励读书人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稻梁谋。”这话似乎离我这种半拉子读书人太过远程,因而我就自己编一句以自勉:“书中自有良师友”。这不,曹聚仁先生的大名不就是在书本中得知的。说来也许有着某种缘分,除了早年曾拜读过他写的《鲁迅评传》和其他一些文字,在心底早已积淀了许多敬仰之外,凑巧在兰溪工作时曾蛰居于老城区的“新影路”经年,而那条马路后来被改称为“聚仁路”了。还记得当时有邻居不明白“聚仁”是啥意思,还是我将书上赊来的聚仁先生的有关信息缺三少四地说道了一番,他们方才似悟非悟地说了句:“哦,是这样!”

后来兰溪对本地名人的宣传是越来越重视了,丹溪大道、李渔路开始命名,芥子园、且停亭着手兴建,尔后又创办了聚仁小学、聚仁中学和设立了曹聚仁纪念馆等等,聚仁先生的事迹是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知晓了。

说来惭愧,本人对聚仁先生父亲曹梦岐老夫子的了解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其事迹知道得不多。幸好这次有缘来到了聚仁先生的故里,那自然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去他生活过的蒋畈看看的,顺便也好了解一下曹夫子的事迹,否则是会留下遗憾的。

“蒋畈曹”如今已成了一个专用名词,在诸多的文化人中递传不辍。其实聚仁先生17岁就离开了家乡外出求学,在故里的足迹多被历史洗磨而消失,倒是他的父亲曹梦岐老夫子因为一辈子都在蒋畈生活,因而在梅溪两岸留下了许多令人仰慕和缅怀的故事。

这天一大早,在老同学吴庆林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去蒋畈自然村参观“曹梦岐事迹陈列室”。一路走去,发现这蒋畈村子虽然不大,却是很有些特点。但见一幢幢橙墙灰瓦的农舍错落有致,巷陌齐整,地面清洁,环境清幽,空气也十分清新,说明乡亲们对“蒋畈曹文化”的保护和管理是十分上心的,对“蒋畈曹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也是很有成效的,这里已经成了文化气息浓郁的新农村样,让人神往,故而各方游客是络绎不断。

“曹梦崎事迹陈列馆”是一幢单层砖瓦房,造型特别庄重。圆拱形的大门上方横挂着黑底金字馆匾,门外右首矗立着一座据说是曹夫子弟子捐赠的铜质古钟,上面是按照现今的阅读习惯,从右向左竖刻着“纪念钟·曹父子讳文昭·育才学校存”字样。

走进大门,正面屏风式的照壁上挂着一幅曹夫子的画像,两傍是一副对联,上书“园依梅溪水,门对赤松山”,前面按照农家堂前样式摆着一张供桌两条椅子,供桌上还供着一尊曹公的半身塑像。虽然看去组合不很协调,却也不失肃穆。

或许是时间过久了吧,史料收集难度较大,所以陈列馆内展出的多以照片和配以文字介绍为主。来参观的人三五成群,这是我原先意想不到的,于是只好随着大伙一路缓慢前行,边看图片边仔细阅读文字资料。走了一圈,回到大门外驻足于那座纪念钟前又凝思良久,将曹夫子的生平事迹过了一遍,脑瓜里渐渐地浮现出了一个农村旧式知识分子的高大形象……

曹夫子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据史料介绍,他于清光绪辛丑年(1901)考取了秀才,为当地独一位的。由于深受清末维新思想影响,在考取秀才的第二年,27岁的他即抱着教育救国、开启民智的志向,怀揣一本《王阳明全集》回到了蒋畈,以其祖屋为校舍创办起了“育才学堂”,自任校长兼老师,学堂广招农家子弟,并且一举打破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藩篱,大胆实行男女兼收,实行了新式教育,开创了当时乡村平民教育之先河,可以说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的。教学中他竭力倡导“知行合一”,以“立志、求实,即知即行,学做真人”为校训,言传身教,兴利除弊。他不但教书育人,还身体力行,率领学生砌堰磊堤、植树造林,在家乡努力推广熬糖、巢丝、纺织等全新的生产技术。他以实践躬行、经世致用之务实作风,将文化教育普及于百姓,用先进的思想和科技开启民智,改造贫穷落后的乡村,而且卓有成效。这种身体力行、不懈努力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蒋畈精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如果用李商隐的这两句诗来褒奖曹夫子是再确切不过的。他献身乡村教育凡27载,培养出了3千多名弟子,而且是名人辈出,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心念及此,我的脑海深处突然浮现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的那句话:“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是说孔子当年办民营学校,培养了弟子3千,有贤人72人。何其相似尔?两夫子都是27岁办学,也都培养出3千弟子!恍然间我竟从曹夫子一下联想起2千多年前的儒家创始人、至圣先师孔夫子来了。

孔夫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 (zōu)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逝于前479年4月11日,享年73岁。孔夫子的大名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人敬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史料说孔夫子身材高硕,相貌俊朗,学识丰富,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一生经历非常丰富,早年读书,曾拜老子为师,成年后做过钱粮小吏,大约27岁时开办学馆,或许是一边做小吏一边带学生。一直到了知天命(50岁)年纪得到了鲁定公重视,被任命为中都宰。或者是才干出众又官运亨通,第二年便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大司寇,摄相事。到了公元前499年,孔夫子头上的官星黯淡了。为削弱三桓势力,立功心切的孔夫子建议鲁定公采取了“堕三都”措施,遗憾的很,失败了,54岁的他就被边缘化。好在他身体健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第二年便带着几个学生驾着马车周游列国,向其他诸侯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去了。这一去就是14年,结果还是处处碰壁,行至陈蔡之间还遭到了受当地统治者煽动的不明真相的群众所围困而遭“厄”(难)绝粮,饿了几天肚子,狼狈得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惶惶如丧家之犬”。无奈他只得西去周都洛邑,还在运气不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国家档案馆里他有幸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68岁那年他抱着史料笔记回到鲁国专心著述,将《诗》《书》《礼》《乐》《易》进行了修订,还综合了周王朝档案馆的资料,撰写了那本名叫《春秋》的1万6千多字的教学提纲。

参观了曹梦岐事迹陈列之后思索良久,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于是将曹夫子和孔夫子对照起来做了点分析。应该是无意识间将这个想法告知一位友人,友人大惑言:“别瞎扯了,孔夫子何等人物?你说的曹夫子只是近代农村的教书匠一枚,他们之间哪会有什么联系啊?”而我可能是早年读过几本哲学书的缘故吧,完全信奉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至今还记得数十年前哪本上写的“蝴蝶效应”的故事。是说亚马逊平原上有只蝴蝶,某一天抖动了一下翅膀,造成了空气流动,这流动的空气穿过了亚马逊热带雨林形成了大风,大风刮到加勒比海面上不断增强,居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风暴。你说这亚马逊平原上的蝴蝶与加勒比海上的风暴都有着联系,那曹夫子与孔夫子怎么会没有联系呢?于是回家后从书架上找出了已经很久没有翻过的《史记》和《孔子年谱》,将史记上那篇《孔子世家》和《孔子年谱》又认真地浏览了一遍,对照曹夫子的事迹琢磨了大约个把星期,想不到还真形成了一些感想,连忙就把它们记录了下来。

孔子精通六艺,博学多才,倡导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当过官作过吏,开创了民间办学之风,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又有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的经历,其阅历非常丰富,晚年则修五经著春秋,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和语录。去世之后,其弟子及弟子的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论语》,成了儒家经典。孔夫子无疑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使用的响器)”,更被后世传人和各朝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等等,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世人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曹夫子则是一位杰出的理学家,是孔夫子开创的儒学的笃诚弟子。有人会问,你一下说“儒学”一下又说“理学”,这不是逻辑混乱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觉得必须将儒学的起源和发展做个简单的交代。回望历史,其实儒者开始只是对术士的称呼,这些人早在西周初年就已出现。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多才多艺,并以此来教化民众。不过那时的儒士只是单独行动,属于个人和零散的,尚未形成系统的组织和统一的教义,没有形成教派体系,创立儒家思想体系那是孔夫子的伟大功绩。孔夫子在周游列国返回鲁国之后,潜心著述,形成了一套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为核心的教义。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弟子和弟子的弟子把他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会变成了一本叫《论语》的书在社会上流行,这本书后来成了儒家的经典,与孔夫子生前著作中的思想一道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儒家思想体系。

孔夫子是伟大的,他是儒家的创始者,然而儒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成型是后来的事。就是说儒学其实是经过颜渊、子思、曾参、孟子几代人传承式的发展,一直到荀子才得以集大成的学术流派。况且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也仅仅是诸子百家之一,并非一家独大,地位和诸子百家是平等的,故而那段时期呈现出了各派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辉煌局面,也接连涌现出了许多学术成果和学术大家、文化名人。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儒学和儒家自然也一样,在后来的发展中同样走过了非常坎坷的历程。孔夫子逝世不久,其门下诸子就因为对人性的认识产生分歧而分道扬镳,徒孙孟子持“性善论”,而据传是孟子得弟子,提出了“食色性也”这句经典名句的诰(告)子则持“性无论”,他说人性如水,“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而且还与自己的老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再是比孟子晚了六十来年,而当时声望却比孟子还高的荀子则持“性恶论”。诰子在当时的名声是很大的,然而今人知道的不多了,他的事迹多见于《孟子·诰》中。而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荀子,因为在人性问题上与孟子持相悖观点。他培养了许多治国才俊,在战国时期大显身手、驰骋天下,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的一些重要人物如韩非子、李斯等都是荀子的嫡传弟子。或许这些人后来被归于法家,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荀子也就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儒家和儒学的第一次大劫难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发生的。公元前213年和前212年,秦始皇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实行了“焚毁书籍”政策,坑杀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咸阳一带的术士几被坑杀尽净,惟有侯、卢二生因事前闻讯而逃之夭夭,之后躲到千里之外的湖南武冈县云山深处去隐居修炼了,据说后来飞升成了神仙,现今山上尚有“卢侯二仙祠”和“秦人古道”存焉!这场灾难让儒家元气大伤,《史记·儒林列传》载曰;“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一直到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才又重新兴起,然而“百家争鸣”的氛围却又随之一扫而空,不复存在了。

此后经过各代儒家学者的不断注释和充实,儒家学说虽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然自两汉而下,则先后受到了张道陵“五斗米教”道家教义和外来佛教教义的冲击,又沉寂了好些年月。直至宋朝中叶,湖南道州出了个“濂溪先生”周敦颐,他来了个折中和包容,吸收了道教、佛教的许多理念,将儒学改造成了理学,成了儒家理学的开山鼻祖。而后理学又因观点差异分立成了三个主要门派:一派称程朱理学,以 “濂溪先生”的嫡传弟子程颢、程颐兄弟即“二程”和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叫“理本论”,乃称“程朱理学”。一派以南宋的陆九渊首创,明代的陈献章、湛若水师徒发展,王阳明集大成,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叫“心本论”,则叫“陆王心学”。还有一派是把“气”作为主体,所以称“气本论”,它以“横渠先生”张载为代表。

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论,应该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争论。把控得好就不会出现水火不容的争斗,如宋以后理学三个“本论”派别还是同属于儒家理学的内部分歧,虽然有争论甚至有时会很激烈,但最终没有闹得势不两立的地步。然而如果把控不好,也就不排除出现你死我活的争斗,如所谓早期儒家“性本善”和“性本恶”的争论最后分裂成了儒家与法家的的尖锐斗争,走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或许因为荀子的学生韩非和李斯都为秦始皇效力,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又是听取了李斯的建议而实行了“焚书坑儒”,坑杀了460个儒生,从此在传统儒者的心底埋下了深仇大恨。因而儒法两家一直争争吵吵,水火难容,而历代统治者又娴熟地利用了这种矛盾。一般说来,历代统治者在夺取政权阶段或者在其统治遇到困难的时候则重视法家知识分子,利用法家的主张,使用严刑峻法来解决社会矛盾,而在统治比较顺畅、社会比较稳定时则疏远法家,利用儒家的“礼”教来诱导和安抚百姓。

就以荀子为例,让我们看看学术争论如果把控不好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吧!荀子比孟子小59岁,却是个集儒学之大成的大儒,对儒家的贡献巨大,曾被称为"后圣"。但在儒家一脉中,或许因为其思想观点比孔子、孟子实际了许多,特别对人性善恶的看法与孟子形成了对立,故而荀子在儒学上只敬重孔子却对孟子不对付。记得曾读过他写的那篇《儒效》,里面说儒者可分三六九等,“有大儒,有雅儒,有俗儒,有陋儒,还有贱儒”之别,并指名道姓地说孔子是“大儒”,而孟子是“俗儒”,子夏则是“贱儒”,这不就与孟子一脉结下梁子了嘛。北宋元丰七年(1084)宋神宗赵顼追封荀子为兰陵伯,和孟子同时入祀孔庙。世事无常,殊不料到了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加封孟子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又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有大臣上奏《禆补名教疏》,提出荀子不配供祀于孔庙,说:“若兰陵伯荀况,言或近于黄老,术实杂于申韩。身托黄歇,不羞悖乱之人。学传李斯,遂基坑焚之祸。以性为恶,以礼为伪,以尧舜为矫饰,以子思、孟轲为乱天下者。”还列举了荀子有“立场不纯、品行不洁、劣徒乱世、离经叛道、诋毁先贤”等五大“罪状”,建议将其移出孔庙。嘉靖九年(1530),那个“家家尽”皇帝在儒家正统势力的挤压下,则真的下旨将荀子移出了孔庙,如此供祀孔庙中人物变成了清一色的传统儒家弟子。

可以说孔夫子自己也不会想到,他曾向列国诸侯极力推广的儒家教义到处碰壁,却在他去世后会发挥出那么巨大的威力,具然能长盛不衰,统治了中国社会二千年之久!如果地下有知,他一定会万分感谢那个叫董仲舒的徒孙,因为在345年之后,汉武帝采纳了那个董博士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且坚决地禁锢了其他各种学说流派,孔夫子从此走了鸿图大运,而且一红就红了两千多年!之后虽然儒学也又曾几遭大坏,孔夫子自己也屡屡遭骂挨批,却是每次都能逢凶化吉,最终有惊无险,并且光彩日盛。自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孔夫子被封为褒成侯始,继而公,继而王,到宋朝时已赫然成“文宣帝”了(西夏国仁宗所封)。清朝以后的封号则是固定在“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上面。

曹夫子梦岐公显然是个近现代的理学大家,用其子聚仁先生的话说,他父亲是一名笃实的理学家,其对理学和儒家思想的笃信,已经到了要排除佛道各派思想的程度。而且聚仁先生性格耿直,还说在这方面他是背叛了父亲,因为自己是反孔的。

曹夫子属于儒教理学家那是不容怀疑的,但是许多人说他是秉承了程朱理学一脉,则是很值得商榷的。愚见,曹夫子所奉行的是“陆王心学”而并非“程朱理学”,理由有三:有史料证明他得中秀才之后是抱着一部《王阳明全集》从杭州回家来办学的,说明他是推崇心学的,此其一。其二是前面提到的“曹梦岐事迹陈列馆”正门内悬挂的那幅画像也颇有点玄妙。我们看画像,曹夫子的右手抱着一部《王阳明全集》,左手举起作演说貌,食指上举,指向什么?四个字:“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正是心学的核心观念,与程朱理学只注重内心修为,不注重经世致用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三是曹夫子后来一边教学生一边搞实业的实践足以证明。

如果简单地拿曹夫子与孔夫子相提并论,人们一定会说我荒唐,你这不是拿“圣人”开刷吗?然而我并不在意,反而固执认为曹夫子与孔夫子并非不能相比的。固然,孔夫子是个超级巨星,博学多才,精通“六艺”,当过大官又做过小吏,有周游列国十四年的经历,写过不少书,留下了许多“子曰”什么的,更重要的是他创立了儒家这么个超级学派,等等这些,曹夫子自然无法与之相比的。但是不要忘了他们两人其实也有着许多共同点,比如说他俩有着共同的价值观,都信奉“仁义礼智信忠孝廉”的儒家教义;他俩都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而且他俩还都在27岁那年开始办学......可以说既是同行又是同道!

大家不要感到诧异,只要再做深一步分析,我们还会发现曹夫子其实在有些方面是长于孔夫子的。如果不信?那不才就将自己梳理出来的几条给大家唠叨唠叨。

第一条,曹夫子办学馆教书育人的时间,用今天的话说是“教龄”比孔夫子长。史料有载,曹夫子从27岁开始创办“育才学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前后达27年,去世后学校才由儿媳王春翠接班掌管。

而孔夫子也是从27岁开馆授徒,到50岁离开了老师岗位去从政当官了,先被任命为“中都宰”,第二年升为“小司空”,而后升大司寇,办学经历是23年。50岁当了官,谁心里都会兴奋莫名的,虽说孔夫子不是平常人,但是一高兴起来也会如平常人一样而溢于言表,他觉得能够当官说明自己是“知天命”了,故而后来就自我总结了一番,于是有了那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名言流传后世了。孔子弃教从政还充分说明了一个常理,就是那“堂上一呼,阶下百喏”的行业毕竟比拿着教鞭当孩子王更有吸引力,古今皆然。

第二条,曹夫子一生中培养的学生比孔夫子多得多。曹夫子在27年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学生3千多人,后来有不少为有名有姓的著名人物。孔夫子办学23年,据《史记》载“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就是说他也教出了弟子3千人,其中精通六艺的贤人72个。“这不一样多吗?”有人会说。我以为从表面数据看是一样多,然而仔细分析一下两夫子办学的历史条件就会看出不一样来。

对于孔夫子培养出的贤人72个,后人也都能列出他们的名字,自当不会有假,但是对于“弟子盖三千焉”的说法,可以说历来颇有争议,许多人持怀疑态度,说数字是夸大其词灌了不少水的。本人则是高度赞同“灌水说”。为了证明“灌水说”,我查了当时的人口史料,发现春秋时期列国人口加起来都不到2000万。其中春秋五霸中人口最多的是晋国,在500万左右;第二是齐国,约300万;第三为楚国,约250万;第四是秦国,有200万;第五是吴国,仅150万。而此外的几百个诸侯国加起来总共不过400万,鲁国则是这几百个小国之一。要不是孔夫子的名气特大,鲁国说不定连名字都不会让人记起的,充其量也就三四十万人口吧!那时候老百姓连生存都极其艰难,哪有那么多人读得起书?愚以为“弟子三千”的说法只是儒家后人为抬举祖师爷而虚造的数字。可能有人会说古人不像现在的人滑头,他们不会弄虚作假。我说其实数字造假并非是今人的专利,古人更是行家里手。比如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赵卒40万,这就是假得不能再假的事了。试想战国时的赵国是由春秋霸主晋国三分而成的,当时晋国人口不过500万,战国时人口更少,三个国家一分,赵国人口不会多于150万,即便5口一丁也不过30万兵。白起一战坑了40万,加上这一战中逃走的和防守别处的,那赵国的兵起码的在80万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还有后来汉末“赤壁之战”曹军80万,东晋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号称100万军队等等,皆是“孙子兵法”的“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之作。

曹夫子办学的时期就不一样了,清末民初,人口已达4亿多,经济条件也比2千年前不知好上多少倍,人口密度和读书人的比例都大大超过了孔夫子办学时期,况且办学时间也比孔夫子多了4年,故而可以推断培养出的弟子一定大大超过了孔夫子。

第三条,曹夫子的教育观念比孔夫子进步了太多。谨然,孔夫子办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但是那不过是一个办学广告罢了,根本就没有实现。一来他规定学生要交束脩(学费),没有钱交两条腊肉也行,如此交不起学费甚至连腊肉也拿不出的那类孩子就无法进学馆读书了。二来孔夫子轻视女人的观念根深蒂固。不知是徒子徒孙们太过粗心还是他们认为祖师爷说的一定就是经典,在他们编的那本《论语》中居然白纸黑字留下了那句“子曰:惟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给后人留下了孔夫子看不起“半边天”的陈堂罪证。而且孔夫子轻视女同胞也不仅是嘴巴上说说而已,在行动上也是这么做的,因为我们看在他教出来的“三千弟子”中那是没有一个女生的!这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有教无类”不过就是孔夫子的口号,其实是女性这一大“类”的受教育权是被剥夺的。

都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是么样的学生”。到了汉武帝时期,蕫仲舒博士就进一步发挥了祖师爷的理论,提出了什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来限制妇女的自由,而且还规定“男女有别,授受不亲”来制约男女交往。到了宋朝,理学兴起,更将儒家的“礼”教推上了极致,到了明朝则更为甚之。宋明之时的儒家子弟们已经非常懂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了,于是许多通俗的幼儿读物风靡一时,什么《三字经》《女儿经》《弟子规》,还有各种家训之类,充斥于社会各个角落。这些普教教材当然也不乏教育人们向上的内容,但是其中也充斥着不少负面的东西,特别是一些限制妇女权利的糟粕。后来的儒士们则是一个比一个过分,宋末开始强制女人缠脚,以三寸金莲为美,美丑颠倒,就像蒲松龄《罗刹海市》里所描写的一样。到了明末,儒士陈继儒更在《安得长者言》中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凡此种种,其目的就是让妇女做“三从四德”的附属品。

曹夫子虽然是一个笃诚的儒士,但是他的思想却是极其开明,敢于摒弃传统理学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在封建意识十分严重的社会坏境中,大胆提倡妇女一样有受教育的权利。在办学之初,他就一举突破传统儒学的桎梏,身体力行,在其所办的“育才学校”里实行了男女生并招共学的大胆举措,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世骇俗的伟大革命。

第四条,曹夫子的办学宗旨比孔夫子有本质上的突破和跃进。孔夫子才学过人,几千年来为世人所仰止,然而站在现今的角度来看,其思想观念却也存在很大问题,除了看不起妇女那一条外,还有一个很陈腐的观念就是只注重心性修为不注重实践。在孔夫子的脑瓜里装的全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戒律,所以特别轻视劳动者。他自己就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受到了芸地老丈的嘲笑。《论语·微子》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是说子路跟随孔夫子出行,结果掉了队,不知往哪走时,碰见一个用拐杖扛着除草器具的老丈。子路侧立路旁,先朝老丈鞠了一躬,而后恭敬地问:“您老看见过我的老师吗?”老丈听后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答道:“四肢不勤劳,连五谷也分不清的人。怎么当老师?”说完就把拐杖插在地上开始除草。儒学在“心学”出现之前是一直强调理念修为而不注重“行”的。曹夫子则摒弃了儒家固有观念,奉行“知行合一”,承继了婺学“修身养德的心性和经世致用之学相结合”的理论,明确“育才学校”以“立志、求实,即知即行,学做真人”为校训。并且身体力行,率领学生砌堰磊堤、植树造林,在家乡努力运用新式生产技术进行熬糖、巢丝、纺织等实践活动,以经世致用之务实作风将文化教育普及于百姓,用先进的思想和科技开启民智。他的理念与“程朱理学”有别,与“婺学”一脉相承,故而后人说他是理学金华学派(婺学)的最后一位学者。最后不最后本人学浅,不敢妄断,但曹夫子是金华学派近代的一位杰出承继者那是确凿无疑的。

凡此四条,应该足以说明曹夫子在有些方面是超越了孔夫子的,是近代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理学达人了吧?令人遗憾的是天不假年,曹夫子在54岁就英年早逝了,如果他能再活上20年,也就是赶上孔夫子一样的寿数,相信他一定能创出更为出彩的业绩来的。反之,如果孔夫子与曹夫子的寿数一样,那他将倒在“中都宰”的任上,没有了后来周游列国的经历,也没有了陈蔡之厄,自然也不可能去周朝都城档案馆阅读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更没有了修《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的时间。如此则延续了数千辉煌的儒家学说也就变成了未知数了。

都说世界上最可宝贵的是生命,然而不要忘了,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生命是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请务必记住:人生苦短,珍惜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章句》序|原文|翻译|赏析
【美学】张晚林:论精神的表现及美的究竟义(下)
儒家圣贤与太极拳圣贤人物对照
盘点古代先贤大儒
圣人无隐,圣经无隐
灵魂的品级(写得真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