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部编版历史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唐宋时期,北方南下移民成为水稻插秧与稻麦复种两项技术的携带者与推广者,这助推(  )
A.阶级矛盾的激化B.唐宋政权的更迭
C.民族政权的并立D.经济重心的南移
2.小史同学读书做了如下摘录:“北宋元右二年(1087年),朝廷设立福建市舶司于泉州……绍兴年间(1131﹣1162年)是泉州'造桥热’的高峰,仅三十二年内就修建了二十五座……北宋南方人口的急剧增长,泉州成为全国八大州府之一”。据此推断该著作的主题是(  )
A.宋代都市生活B.经济重心南移
C.宋代造桥技术D.宋代海外贸易
3.宋代商业兴盛,商品经济远远超越唐代。主要表现在(  )
①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  ②出现纸币“交子”
③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④广州、泉州是世界闻名的大商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如表中国古代历朝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该表反映了(  )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南方的经济水平超过北方    B.人口迁移促使北方经济的发展
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与发展
5.如图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A.古代雕塑艺术的精湛B.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C.绘画艺术的炉火纯青D.佛教文化的传播发展
6.下列表格为宋朝时期南北方人丁、垦田、税收的情况。它说明宋朝(  )
项目
北方在全国所占比例
南方在全国所占比例
人丁
34%以下
66%以上
垦田
35%以下
65%以上
税收
32.43%
67.57%
A.政府财政来自北方B.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C.城市商业非常繁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7.分析下面的表格,从中可以获取到的历史信息是(  )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唐宋时南方人口逐渐赶超北方
B.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自然条件更优越
C.至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南北方人口比例失衡不利于经济发展
8.如图所示内容反映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B.政治中心南移
C.商业繁荣兴旺D.社会生活多彩
9.“苏湖熟,天下足”及“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等民谚反映出两宋时期(  )
A.南方教育发达,人才众多
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出现了“诗仙”和“医圣”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0.两宋时期南方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是怎样的?这一时期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商业贸易有什么新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部编版历史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解答】唐宋时期,北方南下移民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助推经济重心的南移,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北方南下移民损害南方民众的利益,排除A;材料无关唐宋政权的更迭,也不是造成民族政权并立的原因,排除BC。
故选:D。
2.【解答】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南方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南方都市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此基础上,到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解答】宋城市商业繁荣超越唐代主要表现在: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店铺林立,早市、夜市昼夜交替,贸易时间不受限制,出现纸币“交子”,广州、泉州是世界闻名的大商港,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解答】根据表中数据南方人由西汉时期的19.8%增长到北宋时期的62.9%,而北方人口西汉时期从80.2%下降到北宋时期的37.1%,结合所学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体现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表格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与发展。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促进了中日经济和文化交流。开封铁塔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开封铁塔的最初修建,是一座木塔,宋太宗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题干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佛教文化的传播发展,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6.【解答】根据表格宋朝时期南北方人工、基田、税收对比表“中的“户口“人丁“基田”税收”的北方在全国所占比例、南方在全国所占比例的具体信息对比,结合所学概括得出宋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依据是宋朝南方在户口、人丁、垦田、税收在全国所占的比例均超过北方。故D符合题意;政府财政来自北方与表格信息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人口的增长速度,故B不符合题意;城市商业非常繁荣,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解答】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南方人口逐渐赶超北方,A表述正确,B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自然条件更优越,表格无法体现;C至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表述错误,是南宋时期;D南北方人口比例失衡不利于经济发展,材料无法体现。
故选:A。
8.【解答】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即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景德镇、交子等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所以A项符合题意;BD项在示意图中未体现出来,排除;C项商业繁荣兴旺表述不全面,排除。
故选:A。
9.【解答】根据材料“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可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移完成。这种现象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南宋完成。
故选:C。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0.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农业生产:从越南传入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棉花的种植,由广东、福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商业贸易:兴起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市镇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市场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提高生活水平;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4-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初中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专题复习|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与人口的迁徙
一道关于人口红利题目的整理
等边三角形中心和阿氏圆结合的一道题
2023松江初三一模部分题型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