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给教材“挑挑刺”

(图片源自网络)

题在前面:这一篇文字,写于2021年11月2日。完成之后,曾先后试投数家杂志社,后几经周折终在2022年2月刊于《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杂志2022年第1期。今天翻出来,没有蹭热度的动机,也没有要批判谁的意思,只想告知来往诸位师友,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吾辈努力。

原稿

我给教材“挑挑刺”

对,你没有看错,我要给教材挑挑刺。

不是没事找事。不是故弄玄虚。也没有想过要借此来抬高自己。如果你读出其他意思,那么,请权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其实,这样作为的时候,脑海里想到更多的,是一些人,和一些句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孟子的话。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句子。

“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这是萧伯纳先生的话。

……

所以呢,个人“挑挑刺”行为,纯粹就是为了坚持真理。毕竟教材的受众是千千万万个孩子,是所有孩子学习规范言语的榜样、典范和楷模。如果教材都不能以身示范,那么语文教育之结果必然令人堪忧。

如下,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

44页,习作3“写观察日记”:在提示写作具体要求时,教材有文字提示:“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写观察的过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图画或照片就更好了。”乍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如果仔细推敲,会有发现,其实“观察者”之前的“,”,应为“、”。因为在这个句子中,编者的本意是要提示小朋友观察日记的写作内容可以写什么,而“观察的过程”和“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是并列关系,都是关联词“还可以”引导出的内容,二者之间并无孰轻孰重和逻辑上谁必须先谁必须后之分,是故按顿号“并列的词语点中间”的用法,自然是“、”,而不是普通句子中一般意义上的语意停顿加“,”。

48页,第12课《盘古开天地》第二段:“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一段中,有一个词语“巨人”很是突兀。纵观全篇,从无单独出现“巨人”一词。第一段“有个叫盘古的巨人”,第四段“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第六段“伟大的巨人盘古”,这三处表述毫无悬念,读后立刻让人明白此巨人非巨人,唯盘古是也。但唯其第二段,前面好好的写“盘古醒来了”“他一使劲”,突然就话锋一转,来了一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显然前后有些衔接不畅。与其招人误会,远不如直接写成“盘古”或是“巨人盘古”之类。

同样是上一段,关于“斧头”的出现,感觉莫名其妙。此段原古文表述是: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这里有斧头吗?没有。此篇为神话,无论缘自古文还是通过民间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至今再作改动,设计“斧头”情节都可谓画蛇添足。不信,同看此页第一段“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将天地没有分开前的宇宙说成“大鸡蛋”,这其实就暗含其孕育生命的无限可能,所以“天地开辟”就很是自然。这就犹如一切条件具备,生命完全可以自己孵化,自然由内向外打开,跟任何外力无关。当然,也可能与盘古相关。但问题是,天地混沌一片,整个宇宙啥也不是,“天地浑沌如鸡子”,唯有轻而清的东西(如前表述,类似蛋清)和重而浊的东西(如前表述,类似蛋黄),那么凭空出现个斧头又算个啥?实在让人费解。鸡蛋内有斧头,这不合基本逻辑。

48页,第12课《盘古开天地》第三段:“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末一句,也令人匪夷所思。“天每天升高一丈”,可以理解,这个方向自然是向上。但“地每天加厚一丈”呢?这事儿就有些难搞,按字面理解,向上“加厚”可以,向下“加厚”也可以。但问题是,如果加厚的方向是向上的,那么天和地的距离如果没有盘古“日长一丈”,那么就会始终维持原样。显然,同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此处理解上的分歧已有意识,是故特别以“问题提示”做补充说“这里的'加厚一丈’可以理解为向下加厚一丈”。如此补充,当然是一己之见,属于自圆其说。

48页、第49页,仍旧第12课《盘古开天地》,随文依次呈现的四幅插图对应课文的四个情节,即“盘古在混沌中沉睡”“盘古开天辟地”“盘古顶天立地”“盘古改天换地,化为万物”。如果细看,第三幅插图与课文内容不相匹配。课文相关情节这样写:“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注意细节,是“头顶天”。但插图所画,却是一个人两手抵天的动作,这是很明显的手“举”、手“托”或是手“撑”的姿势。跟头有关系么?很抱歉,相距甚远,据目测,头与天接近一臂的距离,所以“头顶天”肯定是无处可“顶”的。

……

凡此种种,当然只是个人愚见。不足之处,还请诸多师友给予批评指正。

如此不厌其烦,没有对教材编委和作者袁珂先生有丝毫不敬之意。恰恰相反,正因为觉得诸多细节需要推敲,才愈发认识到课文作者和教材编委工作的艰辛与不容易。鲁迅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曹雪芹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篇好的文字如此,一本好教材从酝酿到诞生,其中的酸苦可想而知。

临了,必须汇报:这些问题的发现,多半源自我的那些学生。他们何以突然有此批判精神?实不相瞒,都是因为这一册教材单元二的学习所致。单元二的“阅读策略”设计,让孩子们学会了提问,向内容提问,向写法提问,向启示提问,点点滴滴,都是长进。所以,仅以此一篇“挑挑刺”文字,向诸多为教材出版默默献出心血的同志们表示诚挚感谢:你们辛苦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革命尚未成功,吾辈当一起努力。

2021112

刊发稿



END

一等父亲,二等教师,三等写作者。无所谓追求,简单生活,简约工作,致力于做更好的自己,做尽可能多的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实录| 沙坪坝:《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读后感,课文盘古开天地读后感,盘古开天地读书笔记
《盘古开天地》典型个案
【备课室】四上《盘古开天地》文本细读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
第二届全国青语赛课:《盘古开天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