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老师说:孩子反馈学校有同学偷拿别人东西家长务必审慎

(图片源自网络)

题在前面

据传,这是稻盛和夫的句子:“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个人很是喜欢。

——彭荣辉

孩子反馈学校有同学偷拿别人东西

家长务必审慎

彭老师说

孩子放学回家,有时会和家长反馈,学校有同学偷拿他人东西。这时候,家长务必审慎,要努力做到“三要”和“四不要”。

首先是“四不要”:

第一,不要轻信孩子诸如此类的话。孩子因为认知的缺憾和判断经验的缺乏,很容易将道听途说的事情当做事实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予以传播,以至不计后果地宣传,甚至于以讹传讹。

第二,不要主张孩子动辄说人“偷”。古语有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凡未亲眼所见,莫要相信。即便有眼睛亲见,但孩子有时不辨真伪,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极有可能为自己的眼睛所骗。因为同学间有时会恶作剧,有意拿了张三的东西放进李四的书包、抽屉或是口袋,然后隔岸观火,幸灾乐祸旁观李四遭人误会看笑话。

第三,不要主张孩子再次传播。即便事实确乎如孩子所说,出于与人为善的本性,出于保护同学的需要和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和问题的视角,也不倡导将其他孩子的偶尔过错事件肆意传播,以至对其造成不必要的声誉影响和心理伤害。

第四,不要主张孩子的“以偏概全”。同学中也许的确有私自拿取他人东西占为己有的事件发生,但就事论事,一码归一码,千万不要随意夸大,一棒子打死,否定一个孩子的全部,将事情无限放大,随意给当事人贴标签。

其次是“三要”。

第一,要第一时间向老师反馈。不管孩子反馈是否属实,只要孩子描述有鼻子有眼,家长应第一时间将所了解到的信息尽快反馈给老师,便于老师及时调查了解,把握好教育的契机,及时对相关同学进行核查、教育和必要的疏导。

第二,要坚持贵重、新奇物品不让孩子带到学校。学校是个学习所在,学做人,学做事,学知识。但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并不能排除这个群体中的确有孩子习惯不好。匹夫无罪,怀璧有罪。人常说“财多不外露”,即为此理。且不说成人也时有不能自己,意志力、自控力薄弱的时候,何况还是孩子?没有那么多那么大的诱惑,也就不至于刺激一个孩子的欲念,也就不至于做出傻事。

第三,要提示孩子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教育不是万能的。都说学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假,问题是,影响一个孩子的因素有很多,学校之外,还有家庭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在起作用,并且极有可能是起反作用。是故,如果孩子的确有必要将相关贵重或新奇的物品带至学校,或者说,孩子不听劝告,非带不可,那么建议低调、不炫耀,自己妥善保管,最好随身携带,时刻不离身体左右。

此外,还有两点需要做家长的注意:

第一,孩子带至学校的东西如果你有我有,既不新鲜,也不稀奇,那么势必少人惦记,从而有效减少遗失的可能和风险。

第二,孩子在校如果确有东西遗失,真的被人拿去,这事儿好处理也不好处理。说好处理,是因为只要愿意,事情总会有水落石出的时候。说不好处理,是因为这事儿会牵扯老师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所以,为防孩子在校遗失东西,不让自己受损失,不给家长、老师添加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不必要的消耗,最好的法子就是:

一起和老师及时教育、引导在前,以防范于未然,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一等父亲,二等教师,三等写作者。无所谓追求,简单生活,简约工作,致力于做更好的自己,做尽可能多的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朋友不见了文具盒,老师该怎么办?
这是一份新年总结
践行“弟子规”帮我管理班级
网课让我们对孩子的未来更有信心,对学校更满意
家长为什么不配合学校工作
高中学生成长记录家长反馈意见集合5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