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被评为“全国杰出文化人物”

自幼长在农村,常听老人们说,他们那一代人,大半辈子都是土里刨食,有时候干累了,也会有些畅想:哪天一锄头挖出块金疙瘩,才算是熬出头了。

这样的梦,我也无数次做过。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但每逢放假赶上农忙的时候,就爱做这种梦。后来,学了考古,在发掘现场窝在探方里掘土的时候,也会想着挖到“宝”。当然,如今希望挖到的“宝”,已不再是年少时期盼的“金疙瘩”,而是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重要文物,也可以说是大家常说的“国宝”。

其实,在一些文物大省,在农民劳作或是工人施工时,发现一些重要考古线索,或是挖出一些国宝级的文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要说最具有轰动性影响的,还当属2003年初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群的意外发现。

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时情况

2003年1月19日,陕西已是寒风凛冽,但杨家村还有几个汉子,仍像往常一样,重复着经年累月的劳动:刨土、装车,然后运到砖场。这一天,在村后崖上干活的,共有五个人,分别是王宁贤、王明锁、王拉乾、王勤宁和张勤辉。由于干活儿卖力,他们常常挥汗如雨,穿得反而不多,显得十分健硕。

大概在下午四点多,正在抡䦆头的王拉乾,差点摔了个趔趄。当他卯足力气抡下去后,土崖上突然被砸出个洞。原本坚固结实的土堆,竟被凿空了,这令眼前几个汉子充满了好奇。

这是个啥洞?这洞里又有啥?

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按奈不住,在洞口趴着瞄来瞄去,试图一探究竟。

借着西垂的日光,在黑洞的暗处,隐约散发着些许绿光。沉默片刻后,他们马上意识到:挖到宝贝了!

博物馆展厅复原的杨家村青铜窖藏发现地点

杨家村一带,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出土过两次青铜器,地点就在他们取土的村子后的土崖。因此,多年来,村民们一直传说,土崖下还埋着“大宝贝”。因此,当王拉乾挖出这个洞后,他们便下意识地猜测,可能与“宝藏”有关。

当大体确认土洞里有青铜器后,在场的几个村民陷入了沉默。

他们五个,虽然靠种地和在砖场干活养家糊口,但也清楚像青铜器这种宝贝,肯定是价值不菲,可能比自己几辈子赚的钱都多。况且,此时已至初冬,村里很少有人到土崖一带走动,他们挖到宝贝的事,旁人肯定难以发现。

不过,五位村民很快又陷入了矛盾。

作为文物大省之一的陕西,在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方面,做得十分到位。而当地民风淳朴,对国家的文物政策也相当拥护。尽管很多村民并不清楚某件文物的具体研究价值,但他们始终牢记着一点——发现文物一定要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通报。

几个人在土崖下琢磨了一会儿,彼此看了看,眼神由之前的惊喜、矛盾,变得坚毅、果决。而洒在他们身上的夕阳,也变得愈发耀眼。

“这个事儿,关键是保密!决不能声张!否则,一旦被坏人知道了,一通哄抢,咱们几个可守不住!”王宁贤率先打破了沉默,指出一定要先保密,以便守住国宝。

王宁贤

此后,他们经过商议,由王宁贤回家打电话,上报文物部门,其他四人原地守护国宝,并作适当掩盖。

大家商量好后,留守的几人,先用浮土遮盖了下洞口,然后守在土崖下;王宁贤则一路跑回家中,向宝鸡市文物局上报了相关情况。

宝鸡市文物局值班员接到消息后,随即与眉县文物部门联系,以便迅速派人处置。

当天下午6点左右,眉县文化馆的刘怀君带领工作人员抵达现场。

眉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先对现场进行了观察,然后一面向上级汇报,一面扩大洞口,进一步了解情况。

随着洞口越挖越大,刘怀君的心也开始怦怦直跳。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意识到,这个土洞中的文物意义重大,可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发现。

杨家村遗址

可是,“上面来人了”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当村民们看着小汽车开往村后土崖,便纷纷跑去看热闹。随着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刘怀君的警惕性也越来越强。

虽然村民们民风淳朴,可在陕西探宝、寻宝的文物贩子和盗墓者也很多,万一走漏风声,紧靠着身边的几位同志和善良的村民,很可能难以应对。于是,刘怀君当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请求公安部门予以配合,以保障国宝的安全。

北方的冬季,昼短夜长。由于发掘现场位于村后土崖,缺乏电力和照明设施,受地势影响,小汽车又开不到现场,无法利用汽车灯光照明,这使得发掘工作进展十分缓慢。

与此同时,夜幕的降临,也使得文物工作者们更加担心,万一不法分子组织暴徒实施盗抢,有可能形势很难控制。

关键时刻,王宁贤等五位配合发掘和维持秩序的村民,想出了解决方式——他们从村里找到了一个电压逆变器,将由拖拉机产生的直流电电压升高,以点亮白炽灯!

这样一来,靠着拖拉机、逆变器和白炽灯,现场有了照明,工作的进度也加快了。

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发掘过程

与此同时,得到消息后即驱车前往现场的宝鸡市文物局局长张润堂,也率领专家抵达发掘现场,参与清理工作。

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连夜完成了对青铜窖藏的清理工作,共清理出了27件青铜器!

为了保障文物的安全,考古人员未敢懈怠,又连夜将这批文物运到了眉县文化馆;1月24日,这批国宝被送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得到了更妥善的保存和收藏。国宝终于安全!

1月28日,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学勤、李伯谦两位先生以及业内专家心情激动地前往宝鸡,对这批新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了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

“杨家村窖藏青铜器的主人名叫'逨’,是中国西周后期周宣王时期主管林业的官员,这27件青铜器分别铸于周宣王四十二年和四十三年,非常珍贵,是21世纪初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李学勤先生

当年2月,国家文物局向中央报送的《文物要情》第3期,刊载了“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发现西周青铜器窖藏”一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读后,作出了重要批示:

“西周青铜器已属旷世国宝,有两千字铭文更属宝中之宝,对文物和历史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妥为藏处。”——摘录自《宝鸡年鉴》2004

当时,对杨家村青铜器的研究,尚刚刚开始。但国家领导人已深有远见地意识到,这批新发现的西周青铜器窖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后续的研究表明,李岚清副总理的批示,相当准确并极具前瞻性。

为了更好地鉴定和研究这批文物,并为筹备日后的展览工作,宝鸡博物馆还特意请了上海市博物馆的马承源、陈佩芬和濮茅左三位先生予以指导。

马承源先生

当时,三位上博的青铜器大家中,马承源先生已76岁高龄,陈佩芬先生也已69岁,可他们均对这批国宝所震撼、吸引,甚至在抵达宝鸡后,即连夜开展工作,对青铜器中的逨盘、四十二年逨鼎、四十三年逨鼎铭文进行了考释。

逨盘

经过专家们的鉴定和研究,杨家村青铜器窖藏的意义可谓非凡!其中,最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便是:“第一次出土完整记录周王朝从文王到厉王以及宣王的名号、位次和有关时间的青铜器,是记录周王最多的一次发现”。

如果换一种更为容易被大家理解的表述,那就是:杨家村青铜器窖藏所发现的铭文,基本证实了《史记》对西周世系的记载是准确的,或称,这次发现证实了西周为信史!

中华民族有五千余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尤为骄傲与自豪的。可是,一些西方学者,则对中国是否存在夏朝,甚至西周历史的可信性表示质疑。即便我们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已从多个维度论证了三代历史的可信性,但多年来各种质疑之声也并未真正消失。而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的出土,无可辩驳地告诉世人,正史中所记载的西周历史,是绝对可信的!

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发掘过程

由此可见,无论给予这次考古发现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而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的消息传出后,学术界可谓轰动!

与此同时,当初守护国宝有功的五位农民,也受到了应有的褒奖!

2003年3月4日,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政府和眉县县政府,在杨家村召开了会议,对在相关有功人员和单位进行嘉奖、表彰。会议决定,共奖励有功村民和单位20万元,其中王宁贤等五位护宝有功的村民,共获得十万元奖金,即每人获得奖金二万元。12月26日,上述五位村民,又被评为全国“年度杰出文化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五位村民中,王宁贤还是位残疾人士。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还于2003年3月9日晚专门设宴款待了五位村民,并在王宁贤的残疾证上,庄重地写下了“国家珍贵文物保护功臣”的签字,并属上了“国家文物局单霁翔2003.3.9”的签名及日期。

王宁贤

在筹备展览的过程中,宝鸡市文物局还特意花费300元征集了王拉乾的槐木把铁䦆,并将它与杨家村青铜器一并展览。如今,这把签有五位村民名字的工具,成为了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向世人展示。

王宁贤、王明锁、王拉乾、王勤宁和张勤辉五位村民,在劳动期间发现国宝,但他们并未据为己有,而是毅然上报文物部门,并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此事成为一段美谈。当省、市、县作出嘉奖和表彰后,杨家村采用了最朴实、最热闹的欢庆仪式——连唱五天大戏!

转眼间,距杨家村青铜窖藏的出土,已过十八个年头,但五位村民守护国宝的故事,则始终感动和激励着每一个人!比起每人两万元的奖金,“年度杰出文化人物”的称号,或许是更具价值的表彰!

这些面朝黄土的西北汉子,本身并没有读过太多书,但他们对文物的敬畏之心和对民族历史的拳拳之情,却令人动容!时任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的张延皓,曾经如此评价:“农民自觉爱护文物的行动,与发现国宝本身有着同等的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农民一镢头下去,挖出27件国宝!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党眉清‖护宝功臣王宁贤——记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3年度中国杰出文艺人物
3村民挖出27件国宝 专家:创8项中国考古之最 村民:不是头一次
2003年,宝鸡5个村民挖出国宝,主动上交,专家这次特批巨额奖金
西周逨盘:一部铜铸的史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