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党眉清‖护宝功臣王宁贤——记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3年度中国杰出文艺人物

自古闻包公、海瑞义盖青天。数千年来烘日蒸云,蔚起清风抒正气。而今看义捐国宝,梦绕国事魂牵赤子之心。多少凡夫俗子屯来大爱,大爱铸就丰碑矗。古戏《屠夫状元》中胡山献宝不仅封官得禄,还抱得佳人归。做为眉县杨家村护宝、献宝功臣的王宁贤的善举,同样受到党和人民的厚待、爱戴……

2023年元月19日这一天,是一个特别值得回忆的日子。因为在20年前的今天,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王宁贤等五位农民,发现并毫发无损的保护了27件旷世珍宝。不仅惊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时为研究西周文化提供了有力考证依据。

(时任国家文物局单雯翔局长为王宁贤残疾证)

(时任军委主席江泽民参观杨家村27件珍宝后欣然题词“青铜器之乡”)

时间倒流到2003年的1月19日的下午时分,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王宁贤一行五人相约到村东头挖土,正当几个人低头忙活时,突然有人喊了几句。(图11、图12、图13)你们看,这洞里什么?只见他们面前这个土塬上出现一个篮球大的洞,他们轮流抬起头往洞里看去,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洞里大鼎套小鼎、挤挤挨挨存放着许多青铜器,几个人估摸一辆汽车都拉不完,商量后决定,先让王宁贤回村里打电话。另外四人不动声色地封上洞口原地守护。

在接到报告后,宝鸡市、眉县文物局负责人及时赶赴文物现场。在经过考古人员细致勘查后,确认这是一处古代青铜器窖藏。又经过一番紧锣密鼓地发掘现场,共出土27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并且全部刻有铭文。其中一件青铜器逨盘铭有372字,详细的记载了单氏家族八代人与西周12位君王的对应关系,以及治理朝政管理责令等内容。目前,这件西周青铜逨盘是本世纪刻有铭文最多的青铜器,被称为“中华第一盘”,对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2003年元月20日凌晨七时,宝鸡文物局长张润堂向省市领导逐一报告了眉县杨家村王宁贤等国宝的重大发现。当天上午十时,时任宝鸡市委书记庞家钰、市委副书记刘忠良,市委宣传部长吕晓明。等领导同志先后赶赴眉县查看新出土文物。

时任宝鸡市委副书记刘忠良代表宝鸡市委、市政府讲话,谈了几点意见和建议,认为这次发掘的青铜器窖藏。

一、其价值意义非比寻常、这重大发现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二、杨家村村民发现文物保护现场,及时报告政府部门,应当予以表彰奖

励。

三、眉县文化馆库房简陋,国家级珍贵文物要放到更安全可靠的地方保存。

四、文物部门对这批文物要展开认真的学识研究活动。

2003年元月20日下午。陕西省文物局张延皓局长向上级反映:鉴于眉县文物库房属于三级风险,不具备存放国家珍贵文物的条件。省文物局张延皓局长请示时任陕西省政府赵德明副省长同意,立即将文物移存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国家文化部得到杨家村窖藏消息后,极为重视。2003年2月5日,正月初五,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专程来宝鸡视察后,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2003年3月4日上午。杨家村窖藏悉数出土后,宝鸡市政府在杨家村召开了表彰大会,并连唱五天大戏。在眉县十里八村村民见证下,保护文物功臣的王宁贤等五人戴大红花登上了主席台,隆重地领取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由于这批青铜器的意义非凡,表彰大会下午,北京便派出特警驾驶防弹运输车,把他们运及京城。3月9日,王宁贤等五位保护文物的有功村民被评为“全国杰出文化人物”,应邀到北京,参加了宝鸡吉金世纪展的开幕仪式,并得到了王蒙等文化、文物部门领导的亲切接见。作为全国文物大省的陕西开国内先河,为眉县杨家村护宝功臣村民立碑。

2003年3月9日,“盛事吉金中国宝鸡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首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开幕。王宁贤等五位护宝功臣,在京为其展出剪彩。

2003年3月9日的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雯翔在文化部大楼宴请的五位功臣。“你们是国家的工程,让我敬你们一杯。”时任国家文物局单雯翔局长为王宁贤及同伴五位护宝功臣逐一敬酒。宴席结束后,单雯翔局长为护宝功臣点上香烟,并破例将五位护宝功臣送到文化部大门口,直至坐上车才依依挥手而别。

王宁贤护宝事迹经媒体宣传报道后,他被省、市人民政府分别授予“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2003年度全国杰出文化人物评选揭晓,王宁贤与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中国作协副主席王蒙、著名导演张艺谋等十人共同荣获此殊荣。

陕西省宝鸡市为什么被称为青铜器之乡?因为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历史悠久、铭文精细。也正是这些原因,成就了青铜器之乡的宝鸡。在宝鸡建有青铜器博物院,并且为王宁贤等五位村民发掘保护的国家珍宝,开设有杨家村陈列展区。世界的青铜看中国,中国的青铜看宝鸡,宝鸡的青铜窖藏眉县杨家村。在今天关中平原的最西端,有个城市叫宝鸡,相对于陕西省会城市西安,他要低调内敛许多。然而,宝鸡的历史底蕴丝毫不逊色先秦王朝都城西安。

2004年5月2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专程来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参观。李瑞环同志对杨家村窖藏中逨盘尤为关注。

2004年7月2日,“盛事吉金中国宝鸡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特别站,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时任军委副主席曹刚川来陕参观。江泽民对这批由王宁贤及五位村民,发现并保护的27件文物的历史、学术价值及其重要意义高度赞赏并高兴地讲:“感谢宝鸡人民,让我看到了这么多青铜魁宝。”欣然题词“青铜器之乡”。

2007年9月日20,全国首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时任国家主席胡绵涛,在京接见王宁贤等与会代表并与全体成员合影。此次表彰大会王宁贤名列其中,并同袁隆平、钟南山全国举足轻、网红头条、重量级大人物同时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的评选,是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这次评选。这是新中国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选拔最广的道德模范评选。在9月20日,公民道德日这天隆重揭晓。从2007年开始为第一届,每一个道德模范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他们或许催人落泪下,或许轰轰烈烈,或许平平淡淡,或许只是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像王宁贤一样普通老百姓。

杨家村王宁贤等五位护宝功臣保护的27件国家级文物经专家考古鉴定,这批青铜器造型美观。特别是上面的铭文长篇,既是对研究历史、古文化意义重大,被誉为本世纪最有价值重大发现的“旷世国宝”。王宁贤做为普通农民,而且是一位残疾人,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在面对价值连城文物时,丝毫不为私利所动,没有见利忘义。当记者询问他,;“文物交国家后,你一点好处也得不到,你不后悔吗?”王宁贤憨厚地笑笑,说:“我一点都不后悔,文物本来就属于国家的,违法乱纪、损公肥私、见利忘义的事咱坚决不干。”接着又说:“我自小左臂残疾,国家为我发残疾证,我一辈子也没给国家做出什么贡献,这次发现文物并及时保护报告,就权当是我对国家做点贡献吧。”

王宁贤除发现文物、保护国宝外,还坚持同一些破坏、盗窃文物的不法分子做坚决的斗争。记得,2002年10月的一天夜里,他发现村子后面的土坡上有灯光闪烁不定,凭王宁贤多年经验,感觉又一定又是盗墓贼活动,于是他立刻叫上村领导爬坡前去查看,盗墓贼见势不妙溜之大吉,逃窜现场遗落洛阳铲,还有深坑的新挖土渣。

做为护宝功臣的王宁贤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0年7月2日上午08:40, 57岁的王宁贤因食道癌去世了。离世前,王宁贤嘱咐儿女以后要对曾经关心帮助过他的人,以及要对人民政府心怀敬意,永远感激。

2011年6月9日,国家文物局单雯翔局长专程赶往陕西,参加宝鸡眉县杨家村群众保护国宝立碑仪式。

王宁贤及杨家村五位村民,上缴国家27件文物称为旷世珍藏文物。历史考古意义深远:

1、第一次发现了西周青铜器的洞式窖藏。

2、第一次发现了一个家族27件青铜器出土于一个窖藏,并且件件有铭文和华丽的纹饰。

3、第一次发现一个家族史铭文总长4048个字,这是目前我国一次铭文最多的考古发现。

4、第一次出土系统地介绍一个家族8代世袭的事迹的青铜器。

5、第一次出土完整记录了周朝纪年铜器中年份最高的。

6、第一次出土完整记录周王朝从文王及到历王以及宣王的名称、和有关

位次和有关事件的青铜器。是记录周王最多的一次发现。

7、第一次发现“考”于青铜器的铭文之中。

8、第一次发现建国以来出土铭文最长的逨盘,铭文372字,内容及其重要。该盘目前位居“中国第一盘”

其中最大的青铜器高为58厘米,口径为50厘米,重量为46公斤。铜壶高为60厘米,铜盘口径为54厘米。让专家教授颇为兴奋的是,27件国家级文物件件都有铭文。最少的有11字,最多的是三足附耳盘,其铭文372个字。西北大学考古专家赵教授激动表表示,这些青铜器的出土。在西周青铜器考古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考古研究发现,窑藏主人应该是西周。后期周宣王时主管林业官员,青铜器铸造时间应该是周宣王43年。

这些铭文记载了单氏家族先后辅佐12代周王的历史事迹,也记录了西周十二位王的丰功伟绩。诉说了整个西周时,也破解了西周诸王划分之谜,并且和司马迁《史记》记载一致,且铭文中出现“周孝王”。以往只在史书上可见,但青铜器铭文上一直没有记载,这次发现为其正名。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发现的铭文基本上证实了司马迁《史记》中对西周世袭记载的准确性。

转年间已是2023年,距2003年的1月19日杨家村窖藏的出土,已走过整整20个春夏秋冬。王宁贤及五位村民守护国宝的故事始终感动和激励着每一个人。“这些面朝黄土的西北汉子,本身并没有读过太多的书,但他们对文物的敬畏之心和对民族历史的拳拳之情,却令人动容。”时任陕西省文物局张延皓局长曾经如此评价他们。农民自觉爱护文物的行动,与发现国宝本身有着同等的价值。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城西安举世闻名,13代王朝在此建都。宝鸡历史积淀厚重,眉县杨家村在青铜器发掘保护中功不可没。 

在陕西黄土之下埋藏着无尽的历史兴衰,保护好这些珍贵文物遗迹,继承祖先文明,守望民族家园,是每个三秦儿女的庄严使命。中华文明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长久的存续绵延,三秦儿女的淳朴厚道也在这里世代相传。在这些普通群众中的身后,国之珍宝熠熠生辉。而王宁贤他们的护宝行为,让陕西人“崇文尚礼”的精神传遍华夏大地。

在非冠施虐余震不断的日子,在全面放开不再扫码,当地核酸检测阳了一大片高风险时期。笔者冒着被感染风险,走进了护国功臣王宁贤的家,让我为之动容的是王宁贤妻子,虽然高烧不退、头昏脑涨,一直挂着点滴,却扔坚持每天焚香念佛送经。我回想起王宁贤在国宝面前不动心,与其家中供有佛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仁厚持家,厚德载物。”这是家训,也是王宁贤信奉的铭座。看着王宁贤妻子孙桂英毕恭毕敬香的样子,我感慨万千:眼前的风景并不惊艳,而是回忆给故事主人公加了满分。佛在心,心便是佛,如种善果,就是快乐。人生本就是一场马不停蹄的相逢和告别。

王宁贤见金不昧、保护国宝的故事折射出了时代的光芒,更书写着时代的感动。善行无疆、舍己为人、一诺千金、恪尽职守、大爱无声。在308位“全国道德模范”与会代表中,王宁贤只是一个平凡的名字、平凡的老百姓。这位老农民饱经风霜,风雨洗礼过后满是皱折的面容背后,是他们不甘平凡的坚持,不甘平凡的大公无私的敬业奉献。

自2003年以来,当地群众自觉保护文物达千余件,这些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一代代淳朴善良的眉县群众,保护着埋藏在地下的旷世珍宝。一件件传承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青铜重器,讲述着群众守护文物、传承文明的义行壮举。

作者简介:

党眉清:中共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日报》通迅员、陕西省摄影协会太白山分会会员、《厂长经理日报》驻陕西经宣记者、《中国建材报》特约记者、今生缘婚庆传媒公司总经理。各大网红自媒体平台签约撰稿人,其作品在《西安晚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中国建材报》《中国乡村》杂志、中国作家网等报刊媒体上发表散文及文学作品在多次评选中获奖。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吕学敏   丹竹   远洲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副主编:墨海顽石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联盟:

方子蝶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我是布衣        松风阁语

平台往期文字阅读:

党眉清‖旦角皇后马友仙——记国家级秦腔非遗传承人、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获得者

党眉清‖农家小院的曲艺杂谈

党眉清‖惊艳姜昆的宝鸡曲艺创作奇人——闫长虹

党眉清‖在陕西岐山,有一个被陈忠实偏爱的名作家

党眉清‖痴情方寸荧屏,惊艳公安部长——记全国著名编剧、宝鸡市作协李广汉主席

党眉清‖一本《老生》懂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村民挖出27件国宝 专家:创8项中国考古之最 村民:不是头一次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被评为“全国杰出文化人物”
2003年,5位村民挖出27件国宝,揭开西周历史疑案,政府奖励20万
陕西农民一镢头下去,挖出27件国宝!
一直想去的西安(24)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上)
西周逨盘:一部铜铸的史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