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百万大军弱不禁风,和马不如人,地利不在没关系

一提宋朝评价一般都很两极分化!

正方说:铁血强宋,抵御蒙古中流砥柱,在世界沦陷后还坚持半个多世纪,且文治发达,经济繁荣为最盛之时代。

反方说:弱宋名副其实,文臣领导宦官带兵,百万大军形同虚设,完全看不到一点大唐风骨,就是一娘们朝代。

(宋朝繁荣)

如此正反叠加后,一个充满矛盾的朝代就此成型。

喜欢它的说,我要穿越过去享受闲暇的市民生活。

讨厌它的说,怕穿越过去生活没享受,被弄成俘虏成五国城亡魂。

也是,穿越的时间决定了你的结局,两宋300多年,忍辱负重还有赔钱买和平几乎是主旋律。

那么为何一个如此繁荣的朝代,却不断被羞辱,只有在国破家亡时刻才能燃起斗志?

(宋朝也曾经振作)

一提起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中都会归咎为如下几点!

首先:宋朝失去了中原文明对抗游牧民族的天然防线燕云地区,没有了长城的依托,在正面广阔的平原地区直面骑兵部队,无疑占尽了战略上的下风,完全无法强硬起来。

其次:宋朝失去了所有的产马区域,中原文明周边固定的三个良种马区东北辽东,西北的河套地区一个属于辽国一个属于西夏。没有战马加持的宋朝,处于战术上的下风,完全无法主动起来。

再次:宋朝特有文第一武第二政策,让武将备受鄙夷,军神狄青都能被文臣气死,这样的时代无疑不属于武人。

最后:宋朝的军制也是问题多多,在重文抑武的国策指导之下,宋朝武将从未获得真正的信任,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如此军队环境,又如何能打胜仗。

(宋军)

战略,战术,武将,军队,每一个都是一团糟,这国家的军队能强那才是有鬼了,嗯嗯,以上一切都是正确的,可是也有些地方有失偏颇,需要分类解析。

第一:谈谈燕云防线问题。

北宋确实失去北方屏障万里长城,可在建国初年和辽国长期战斗还有后续时间,营造了“水上长城”。就是今日雄安新区白河沟沿线。随水网湖泊筑造水路立体防线,配合植树造林,形成了一道不输于长城的阵地。

可这段关乎生命的防线在后续宋辽和平日久后,却成了种植园和水产作物区,最后水域收缩,疏于防范,几乎形同虚设,如果不是如此,金人骑兵又如何能畅通无阻?

(水系密林组成长城)

第二:谈谈马匹和军队组成问题。

宋军针对马匹较少问题,设置了步强骑弱的兵种配合制。也因此,宋朝步兵装备普遍比较变态,步人甲在今日看都是强调重力防护力的极端护甲。

而骑兵真实情况如何?按文献记,名将刘光世军5.2万,骑兵七千、看上去不少。但战马才三千多,也就是说,近四千骑兵是有编制没马匹的,即便有马匹的正规骑兵,配置的也都是1.35米左右弱马。

(缺马之痛谁懂)

第三:关于文武异位的问题。

这个问题,宋朝只是延续了唐朝的趋势而已,唐初中期府兵制占主流,自耕农组成的军队连战连胜,保家卫国开疆扩土,那时并没有被歧视的可能。可随着府兵制基础瓦解,人口增多,军人地位在唐中后期,因为战功勋官泛滥,越来越低。

府兵制维持不了成了伪命题,军官不值钱,当兵也成了人人鄙夷的贱业,失去家国荣誉感,又没有实际利益,人人耻当兵,文人就越发得瑟,这一切都是经济发展引发兵制改革造成的。

(瓦解的府兵制)

最后则是最重要的军制问题。

军事制度是一个军队强大与否的关键,并不是兵多就有战斗力,首先要看兵源的质量。

宋朝武人被鄙夷,造成结果就是“好男不当兵”无数社会精英都对当兵避之唯恐不及,最后军队充斥无赖、流氓。除了无赖流氓外,宋朝还有个习惯就是,将所有民间暴动流民征为兵,用钱维稳,将内部起义风波消除。

短期看有利稳定,可长期看,这样兵源素质如何能堪大用?起义一场维稳一场让宋朝陷入恶性循环,已有军队数目庞大,因起义又无限募兵,军队规模越来越大,军费随之激增。

《文献通考》记载:“吏以所募多寡为赏罚格,诸军子弟悉听隶籍,禁军额员多选本城补填,故庆历中内外禁、厢军总一百二十五万”

小吏都以征兵多寡来论功行赏,完全不顾兵员籍贯,只要愿意就可就近参军,到仁宗时,中央禁军地方厢军规模就达125万人。

(起义一次扩军一次)

如此多兵的情况下,如果训练组织跟不上必定是乌合之众,可宋朝对兵员训练还有管理上也毫无作为。

严格训练严明纪律?流氓地痞会吗?他们只会贪污腐败啊,这是兵员素质引发的恶果。

武将备受鄙夷,也让文人都不屑与带兵打仗,一群头脑简单的人占据军队主流,即便有真正用心用命的军官,他们也不占据主流地位。

百万大军一触即溃也就成了必然!

除军纪涣散外,宋朝人为的将军队两极化也让战斗力进一步锐减。

禁军属中央军专注战斗算精锐,而大量厢军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杂兵、辅兵和城管,除了能维持治安,管管后勤外,战斗力无限趋近于0。

如此状况下,宋朝军制成了压垮宋朝军队战斗力的最重要因素。

水上长城防护作用随经济开发越发的下降,战马本就奇缺,武将备受鄙夷也让当兵成了贱业,最后制度设置如此,谁又能回天?

少有的据有战斗力的部队,如西军、种家军、折家军,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内附私军,战斗力虽强可数目太少,他们挽救不了这个看上去光彩夺目的国度。

(强悍的家族私军人数太少)

​只有在真正国家危亡时刻,随着武将地位的提高,才有宋朝战斗力的短暂提高,北宋南宋分野时候的中兴四名将,哪一个都有不输于文官的地位,要不他们如何能有战斗力和荣誉感?

可是这一切,在和平时候就又复归常态,武将地位一底,战斗力就下降,这就像一个循环。

富国不强兵国恒亡,穷兵黩武国恒亡,宋朝从未找到真正的平衡点,最后国亡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古代大军行军很少超过每天40公里?
古史今说:点评帮—古代各省最具战斗力爆表的军队(第36期)
跨时代的强兵——杂谈岳飞的武艺和岳家军战斗力
导致明亡清兴、毁掉李自成百万大军,竟然是它一手炮制的
缅甸如何打破了八旗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
力拔山兮的项羽有勇更有谋,彭城之争一战封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