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埃及领袖萨达特:结束中东战争,却被当叛徒,死前感慨:不可思议
userphoto

2022.10.07 广东

关注

每年的清明节,中国驻埃及大使馆都要去埃及武装部陵园祭拜一个中国人,他的名字叫张宝玉,原是我国的航空技术专家。

张宝玉长眠在埃及烈士陵园,是中国和埃及双方的共同决定,张宝玉牺牲在埃及首都开罗,按照中国“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传统,他理应葬在埃及。

想当年,1981年9月时,张宝玉同志奉命去埃及进行军事技术合作,埃及总统萨达特非常重视这位专家,专门邀请他参加次月埃及阅兵,并让他坐在主席台。

没想到1981年10月6日,埃及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刺杀事件,埃及士兵在阅兵式上围攻主席台,总统萨达特等7人被刺客射杀,而且全程都被电视直播。

当时全世界都知道萨达特可能会被刺杀,但谁都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就连在主席台就坐的张宝玉也不幸遇难。

遥想萨达特上台后,先因为第四次中东战争成为民族英雄,后因为对以色列和解成为民族叛徒。

极端民族主义者早就放出话来要除掉他,萨达特本人也几次死里逃生,但最终还是没躲过死神。

那么,萨达特是个怎样的人?他在总统之位上有什么作为?为什么阿拉伯极端民族主义者非要除之而后快呢?

一、萨达特,纳赛尔的忠诚副手

萨达特于1918年出生在埃及北方的米努夫,军人家庭出身,父亲是军医,母亲是来自南方苏丹的黑人。

萨达特家里人丁兴旺,父母生下了足足13个孩子,但哪怕父亲有工资拿,养育这一家人依然是个难题,萨达特一家常年为了吃饭而发愁。

小时候的萨达特印象最深的就是贫穷,家里什么都缺,一颗糖都要掰成几瓣来分,但是萨达特的父亲依然坚持让男孩子去上学。

天资聪慧的萨达特也不负众望,从小就成绩优秀,最后居然考上了开罗军事学院。

萨达特去开罗时正是20世纪30年代,非洲大陆的各种政治思想非常活跃,他在军校里接触到了大量革命思想。

当时,埃及的有识之士们既反对英国殖民者,又反对腐朽的法鲁克王朝统治,他们追求建立一个自由的、伊斯兰教文明的世俗共和国。

萨达特不仅学习革命思想,还积极参与革命运动,在大学期间多次被政府逮捕,以“颠覆活动”的罪名被起诉。

但是每次从监狱里出来,萨达特依然不改本色,后来甚至和一些思想进步的军官结为生死兄弟。

那个年代的埃及军队里有不少军官谋求革命,其中以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英雄人物纳赛尔将军最为著名。

纳赛尔后来创立了“自由军官组织”,萨达特在30年代末也是该组织的建立者之一,因而深受纳赛尔的信任。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因为埃及耻辱性的失败,全埃及人都对法鲁克王朝非常不满。法鲁克一世一味对英国卑躬屈膝,甚至让英国在本土驻军,更让埃及军人视为奇耻大辱。

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1952年7月底,纳赛尔带领“自由军官组织”发起了“七月革命”。

革命军兵不血刃地控制了法鲁克政府的高层,并占领国内的广播电台、电话局、机场、军营,随后纳赛尔勒令法鲁克国王退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这场政变对整个阿拉伯世界影响巨大,若干年之后,隔壁的利比亚有个叫卡扎菲的年轻人模仿纳赛尔发起政变,两次政变的过程几乎一模一样。

为了稳定国家,纳赛尔暂时没有灭掉法鲁克王朝,只是把国家权力拿到了“革命委员会”手里。

此时的萨达特就是革命委员会的成员,他在此次革命之前还很忐忑,但是纳赛尔以坚定的意志发起了革命,这让萨达特佩服得五体投地。

1953年,纳赛尔代表“革命委员会”宣布国王退位,埃及成为共和国政体,自由军官组织的最高军衔成员,埃及武装部队司令纳吉布将军成为总统,兼任三军司令。

但是纳吉布本人立场不坚定,对王族和殖民者眉来眼去,随即就被自由军官组织废除。

此后,声望和军心所向的革命派中坚纳赛尔担任了总统,萨达特则留在纳赛尔身边辅佐他,并于60年代短暂担任副总统。

纳赛尔时期埃及也迎来了十几年的黄金年代,在第二次中东战争里,纳赛尔还带领埃及军队赶走了英法列强,让纳赛尔本人的地位大大提升。

此外,他还通过苏联的帮助发展了重工业,让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龙头国家。

在富国强兵之后,纳赛尔和叙利亚、约旦、伊拉克等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消灭以色列。

二、挽回埃及尊严,萨达特弃苏投美

60年代初埃及、叙利亚、约旦等国的兵力超过以色列,纳赛尔等领袖天天喊着“把犹太人赶下海”,以色列有亡国的危险。

但在1967年6月,以色列用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彻底摧垮了阿拉伯人的希望。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不宣而战,空军密集空袭阿拉伯国家的空军,然后用装甲部队突袭埃及的西奈半岛,以及叙利亚的戈兰高地。

以色列人在第一波空袭里几乎摧毁了埃及、约旦、叙利亚的空军,埃及全军220多架飞机,在空袭里损失190多架,而且国内的6个军用机场全部被毁,仅存的飞机也无法起降。

这次突袭被誉为人类现代战争的教科书,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掌握了埃及军方的一切细节,算出早上7点到9点的空袭空档,短短几个小时就摧毁了纳赛尔花10年时间打造的空军。

6月12日,以色列大获全胜,攻占西奈半岛、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开拓疆土50万平方公里,阿拉伯世界看到大势已去,宣布接受停火调停。

这场失败摧垮了纳赛尔,他本人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大受影响,纳赛尔从此失去了自信,并被疾病折磨着。

1970年,纳赛尔因心脏病去世,副总统萨达特在悲痛之中接过了埃及的最高权力。

然而,萨达特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国土被占,军队涣散,民间极端主义横行,西方阵营和东方阵营都轻视他们。

美国认为阿拉伯人不会打仗,没有现代化军事思维。苏联人则认为阿拉伯人懦弱,没有战斗意志,所以屡战屡败。

为了重振埃及,萨达特在上台之后,的确以收复失地为最高目的,他宣布:

“只要西奈半岛还没有回归埃及,埃及将战斗到最后一人。”

萨达特一开始向以前一样,向苏联寻求帮助。当时的苏联是埃及最大的援助来源,尤其是军事方面,埃及军队基本就是中东版的苏军。

但是哪怕埃及国内的呼声再大,萨达特的请求再诚恳,苏联人都不为所动。

原因很简单,当时已经不是赫鲁晓夫同志的时代,而是勃列日涅夫的天下。

勃列日涅夫是出了名的强势,他不像赫鲁晓夫那样只想显示“大哥风范”,而是要实打实的利益。

第三次中东战争打完,纳赛尔红着脸去找勃列日涅夫要军火,结果“苏勋宗”却提出了条件,要在埃及驻军。纳赛尔心里100个不同意,但是眼下火烧眉毛,也就答应了苏联的要求。

1970年纳赛尔去世,萨达特上台,他心里对苏联的驻军极其不满,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

接着他向“苏勋总”要支援,但是苏联却开出不少条件,要埃及军队深入和苏军合作,基本就是让苏联控制埃及军队,从训练到战争指挥,无所不包。

此举激怒了萨达特,他对苏联彻底失望了。

萨达特本身就是亲西方主义者,对苏联早就不满已久。在和苏联不和后,他积极改革经济制度,开放市场,曾引起苏联的警告。

萨达特接着频繁向美国示好,最终让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1年访问开罗,埃美关系破冰之后,美国和埃及于1972年复交。

1972年夏天,萨达特坚决赶走了苏联在埃及的2万多“军事顾问”,震惊了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在埃及经营20年,眼看要竹篮打水一场空,“苏勋宗”害怕彻底失去埃及这个盟友,于1973年2月表示愿意增加军售,帮助埃及训练军队。

靠着苏联支援,埃及最终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里重创了以色列,萨达特为埃及挽回了尊严。

这次战争也成为以色列离亡国最近的一次战争,要不是美国紧急口对口支援,以色列可能会被灭亡。

在这场“赎罪日战争”里,埃及军队几乎收复西奈半岛,但却先胜后败,差点被以色列反推。

最后在美苏的调停下,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停战,以色列吐出了吃掉的西奈半岛和部分戈兰高地,双方回到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的状态。

鉴于萨达特带领埃及夺回了西奈半岛,他本人被埃及人民视为英雄,一时间埃及人人称颂萨达特,地位直逼纳赛尔。

“赎罪日战争”曾被国际上认为是“最后一次中东战争”,因为此战之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明白再打下去谁都没有好处,双方开始寻求缓和。

而萨达特心里也有了想法,他认为埃及的国力远远不是以色列的对手。更何况以色列背后还有美国,哪怕是苏联,都难以战胜这个超级强国。

萨达特两相权衡,最终在“赎罪日战争”结束后带着埃及彻底倒向美国,和苏联正式交恶。

1975年,萨达特访问美国,签署《埃美友好协议》,为埃及带来每年10亿美金的投资。

之后两年,他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关闭一切和苏联有关的设施,并高调宣布不再偿还苏联几十年来的借款,总价值数十亿美金。

勃列日涅夫同志气得牙痒痒,但是对埃及也没什么办法。

三、阿拉伯眼中的叛徒,但也是埃及的英雄

和美国和好,其实是萨达特结束“对以战争”的第一步,随后他通过美国牵线搭桥,联系上了以色列政府,表达了善意。

1977年,萨达特访问了耶路撒冷,他在这次行动之前并没有通告其他阿拉伯国家,导致消息传出后整个阿拉伯世界一片震怒,多国政府警告他不要“踩红线”,但是萨达特毫不在乎。

要知道,在4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几乎都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埃及带着阿拉伯各国围攻以色列,也承受着中东战争最沉重的打击。

因此,当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恢复接触时,就已经直接宣告着萨达特和埃及在阿拉伯人心目中的“社会性死亡”。

1979年,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撮合下,于美国华盛顿的“戴维营”签订和平协议。

此后,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独立的国家,两国从1948年起持续30年的战争状态宣告结束。

在现在来看,“戴维营协议”对中东的和平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在当时,阿拉伯国家群情激奋,怒斥埃及政府和萨达特是叛徒。

萨达特此举埋葬了自50年代起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地位,至于他本人,更是数十个阿拉伯民间极端组织列入刺杀名单。

70年代初,萨达特刚刚展现出对以色列和好的态度时,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就对他进行过刺杀,埃及国内和海外的刺客进行的失败刺杀不下5次。

70年代末,连萨达特自己都自嘲:“我失去了阿拉伯兄弟的支持,他们恨我甚于恨犹太人。”

1981年10月6日,埃及首都进行“十月战争”八周年纪念日阅兵,“十月战争”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也即“赎罪日战争”,因为此战收复失地,埃及一直将这场战争当做自己的胜利。

在当天,萨达特于阅兵前发表了演讲,纪念了牺牲的将士,并展望了埃及的美好未来。

演讲结束后,他带着内阁、嘉宾坐在第一排观看阅兵。

结果阅兵进行没多久,一辆汽车突然在阅兵主席台前停下,在场的人都以为是车辆故障,没想到车上跳下来4个士兵,向主席台丢掷手榴弹,并用冲锋枪射击。

开枪的人是埃及极端组织“赎罪的迁徙”成员,里面有埃及特种部队的神枪手“穆罕默德.阿巴斯”,此人连续多年获得埃及军队射击大赛的官军,枪法如神。

在第一波射击里,萨达特身中5弹,脖子和肺部中枪,几乎当场死亡。弥留之际,他对着身边的亲信感慨了一句:“不可思议”。

除了萨达特外,埃及的国防部参谋长、总统秘书等7人也身中多枪而死,中国刚刚前往埃及访问的航空专家张宝玉也不幸遇难。

刺客打完子弹后,埃及军队紧急入场逮捕犯人,4名刺客一人被打死,3人被活捉。

而在萨达特死后,他的副手穆巴拉克继任了总统的位置,此后他统治埃及30年。

萨达特的死讯在当天传遍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各国人民弹冠相庆,都称萨达特罪有应得,阿拉伯世界没有任何国家的政府向埃及表示哀悼,只有埃及人为萨达特而惋惜。

萨达特被安葬在埃及无名英雄纪念碑旁边,位置就在他遇刺的地方不远处,他的墓碑是金字塔的形状,代表着埃及人对他的尊敬。

对于阿拉伯人来说,萨达特毫无疑问是个叛徒,他率先和以色列言和,等于抛弃了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人,也让阿拉伯世界陷入分裂,长期群龙无首。

但是对于埃及人来说,萨达特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他为埃及带来了和平,丢掉了沉重的战争负担,让埃及得以高速发展。

哪怕在现代的阿拉伯世界,萨达特都是个备受争议的人,“一个政治家,而不是领袖”,这是后人给他的评价。

和纳赛尔相比,萨达特在个人魅力,民族主义精神上确实略逊一筹。

但他灵活、务实的作风,间接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为中东带来了和平,从和平的贡献和历史的角度来看,萨达特的功绩是不逊于纳赛尔的。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萨达特总统遇刺目击记》,刘春

2、《埃及萨达特时期政治转型研究》,张庆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一挑三,六天时间击溃30万大军
重磅编译:基辛格《领导力》第四章“安瓦尔·萨达特:卓越战略” @大外交智库《大译编参》
1981年阅兵式上的刺杀,4支AK扫射,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身亡
<h1 style="color: rgb(0, 0, 0);">论第三次中东战争对纳赛尔与埃及的影响</h1>
以战促谈!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为何和苏联正式翻脸?萨达特有了和以色列谈判的筹码
西奈半岛四倍于本土,以色列放弃此地,为何是唯一一次长远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