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南互保坐拥10省兵力的诸侯,为什么对八国联军侵华视而不见?
1900年5月,以大英帝国为首的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行剿灭义和团之口实大举侵华。
清军八万人和义和团在京畿附近与八国联军展开殊死搏斗后一溃千里,八国联军长驱直入攻入紫禁城,西太后慈禧仓皇西逃,帝都北京陷落。
对于腐朽无能的晚清弄丢京师,我们似乎没有什么奇怪的,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当时占据大清王朝半壁江山的东南十省,坐拥一手精锐兵力却对国破家亡视而不见的诸侯们,放着好牌不去打洋人,暗中却默许了洋人对北京的烧杀抢掠,诸侯们都在想什么?

 东南互保

晚清的政治风云波诡云谲,尤其是自太平天国运动以降,清军的八旗、绿营早已退化成中看不中用的“空心萝卜”,太平天国席卷天下、剑指北京的态势,迫使咸丰帝不得不启用湖南湘军和安徽淮军。
而也就是从此刻,手握兵权的汉族官僚集团强势登陆晚清政治舞台,汉人逐渐取代满人成为左右晚清政治格局和走向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有了枪杆子作靠山,外加内有太平军、捻军起义,外有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失去军事主打力量的清廷只得依靠汉族诸侯武装,也就是说从这时起,晚清中央集权的实际统治力被大大削弱,地方各派汉族诸侯做大已势成必然无可挽回。
甚至一度到了湘军手掌40万大军的巅峰之际,左宗棠的一句:“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更是坐实了鼓动曾国藩造反实锤。若不是曾国藩回以:“鼎之轻重,未可问焉!”断然否决了左宗棠改朝换代的提议,晚清恐怕也不会苟延残喘多活个30多年。
虽然汉族官僚集团实际上掌控了满清的江山,但并没有改天换地的勇气,直到1900年,慈禧以一封诏书通电全国要求各省督抚跟西方十一国开战。
慈禧的诏书传至东南各省后,邮政大臣盛宣怀脸色骤变,他扣下了清廷的电文诏书,仅分传给了各省督抚。很快,慈禧的诏令在位高权重的督抚那里激起了滔天巨浪。
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看到朝廷的电文后,更是拍着桌子跳着骂:“此乱命也,粤不奉诏”理直气壮地反手给了清廷一记响亮耳光。


随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等东南十省督抚,绕开朝廷联名与西方列强暗中媾和,同时以一纸《东南保护约款》等密约与西方列强达成了隔岸观火的态度。
甚至,东南十省督抚们,在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倡议下,做好了帝都城破、慈禧被人大卸八块,时局乱成一锅粥的情况下,拥立李鸿章担任大总统来收拾残局的计划,史称“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摆明着就是要置清廷于不顾,任由洋人攻破北京、赶走慈禧,向来对大清忠心耿耿的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什么宁可放任强盗的杀人放火,也不回师援救煌煌帝都?这其中的因由说来也着实令人迫于无奈。

 残破的晚清

晚清的政治局势,以李鸿章的话来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


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在李鸿章看来,晚清早就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了,不过是有了他这个“裱糊匠”左支右绌的缝缝补补,清朝才在苟延残喘中挨过了一天算一天,走过了一日算一日而已。
姑且不论一场长达30多年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在轰隆隆的甲午海战中被击打得粉碎,光是一茬接一茬的走马观花式的改革也足以令人眼花缭乱。
从1840年以来的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后的筹建新军、戊戌变法,再到后来的晚清立宪运动,清廷的改革不可谓不频繁。
然而,实际上,没有哪次改革能促使末日余晖的清王朝走向繁荣昌盛。
尤其是历经了甲午海战惨痛教训后的晚清,面对着同时搞洋务的日本,曾经威名赫赫的北洋舰队居然被东洋蕞尔小国吊打得溃不成军,痛定思痛的清廷于是决定狠下功夫,重新组建一支新式军队来抵御外侮。


这支军队就是清朝的“武卫军”,也就是北洋军队的前身。
“武卫军”共有五大部分组成,即聂士成的“武毅军”(武卫前军)、董福祥的“甘军”(武卫后军)、宋庆的“毅军”(武卫左军)、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武卫右军)和荣禄的武卫中军。
五大部队都是按照西洋操练的模式来进行训练的,尤其是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更是被清廷下足了血本来重点整训。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为加强京师和近畿防务,威内御外,慈禧任命荣禄为统帅掌管“武卫军”;董福祥“甘军”驻蓟州;宋庆的“毅军”驻山海关;袁世凯的“新建陆军”驻天津小站;荣禄的中军驻京师。
1899年,袁世凯被调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又将练兵的场地搬迁到了山东,新建陆军当时有官兵将近一万人左右,后来袁世凯有兼并了刘坤一的两万人的“自强军”,整个新建陆军一度在八国联军侵华前有了3万多人。


而八国联军侵华时,荣禄的武卫中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宋庆的“毅军”都被洋人打了个七零八落,董福祥的“甘军”在跟洋人交火后也被打残只得向西充当慈禧的护卫队,只有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完整的保留下来。

 诸侯们的小算盘

八国联军侵华之际,慈禧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以一纸诏令要求大清国全面同西方十一国开战,慈禧这种做法显然是疯了,当年的甲午战争就连一个小日本都没打赢,现在公然要跟十一个西方列强打仗,其结果只要不是脑残谁都能想得到。
在这种情况下,东南督抚们脑子很清醒干净而利索地结实的抗了一回旨,因为这些诸侯们也很清楚,一旦跟十一国的洋人爆发全面战争,对于清帝国来说会意味着什么。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也不傻,他们很清楚,同晚清爆发全面战争,只会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人间地狱,而作为早期的资本积累的国家,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才是他们的追求的核心目标,一场波及全国性的战争将会彻底葬送掉他们的利益。
于是,在英国人的撮合下,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等东南十省督抚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
因此,这些掌握地方生杀大权的诸侯们,宁可看着八国联军攻破帝都大肆侵华也不会遵照慈禧的“乱命”出兵勤王跟洋人死磕。
而更重要的是,即便十省督抚中的九省督抚愿意出兵跟八国联军作战,他们也很难打得起来。
原因就在于,十省督抚们手中虽然有兵,但他们的兵用来维持一下当地治安尚可,但要让这些大兵们去跟手持先进武器的洋人作战,无异于就是逼着他们去送死。
当时唯一有实力跟八国联军对抗的就是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了,但袁世凯更不傻,新建陆军是他一手打造起来的,在这支新式军队里,他安插了大批心腹,同时倾注了大量心血笼络了全体上下大批官兵人心。


此时的新建陆军名义上是朝廷的军队,实则早就变成了袁世凯的私人军队的,袁世凯更不可能用私人的军队去跟实力强大的八国联军对射,在乱世,谁的手中握有枪杆子,谁说话就有底气,从后来袁世凯轻松赶走清朝皇帝退位的举动来看,没有这支强大的军队做后盾,袁世凯也不可能实现快速灭亡清朝的图谋。

小结

综上所述,八国联军侵华也只是将目标盯在了京畿一带,断然不可能发起对华的全面战争,他们的目的只不过是想彻底打开中国市场,用更低廉的手段从晚清攫取丰厚的利益。
而东南十省诸侯们也料见了,只要不跟着慈禧瞎掺和,洋人也不会发起全面战争,晚清要保住半壁江山,只有跟洋人妥协才是唯一的出路,同时,对于执掌最强兵力的诸侯袁世凯来说,新军是他日后跃马扬鞭驰、骋政治舞台的神兵利器,没有他们,袁世凯就是光杆司令一个。
因此,即便坐拥十省兵力诸侯,面对着八国联军的大肆侵华,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做个“睁眼瞎”,仅此而已。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国联军撤退后,慈禧是怎么对待那些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带宠物狗拍照,顺天府贡院被拆除
八国联军撤退后,慈禧是怎么对待那些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
慈禧太后宣战世界,九大督抚宣战慈禧,东南互保才是清末最强音
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张之洞对慈禧见死不救!为何没受到追究?
邵阳人杰刘坤一:清末唯一敢怼慈禧的男人,升官快过曾国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