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杂谈 | 刘力:没有教育的理想,何谈理想的教育

刘力/文

一流学校管心房。这是王开东老师在其一篇教育随笔中对于教育理想的呼唤。

如何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是李镇西老师在《教有所思》中对教育理想的拷问。

办管学生一辈子的教育。这是窦桂梅老师《玫瑰与教育》中对教育理想的问询。

用爱开启,用爱做结,用爱构筑,这是所有拥有教育理想的教师们无怨无悔的选择。

教育的现实是骨感的,残酷的,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教师充满着激情,怀抱着理想而来,却最终折戟沉沙,落寞而归。我们更能看到很多大有可为的青年才俊,鼓足了勇气,却最终在教育的泥淖中陨落,或者最终脱掉“稚气”,愤然上岸,踏入杳不可寻的其他领域,风生水起之间,也许常常会回过头来,飘一句:教育嘛,就那样。

2000年,我怀着无比兴奋的期望从宝鸡文理学院毕业,走进了自己并没有多少情愿回来的县城中学,开启自己到今天已经足足18年的教育生涯。

刚开始的时候,我理想化地认为,学生就是应该多有一些思想,就是该多一些阅读,然后在自己的坚持下,一步一叩首,艰难地开启着学生我自认为的智门。然而最终听不懂、懒惰等回馈,让我一次次陷入无比沉痛的渊薮。我失败了。

为了寻找出路,2004年,我鼓起勇气脱产去陕西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两年半的磨砺,让我在教育中成熟了许多。但却也再一次坚定了我的理想。那就是做一个博学多识,智慧思想的教育者,于是我重新鼓起勇气回到了自己的学校。开始了又一次的探索和实践。

这一次顶着研究生的光环,似乎更有了教育的资本,但却并没能真正开动教育的火车。我的教育教学成绩依然惨淡。期间,曾经与同为语文教师的湖北老师蔡兴蓉老师有过一次短暂的接触。谈及成绩,蔡老师也是无奈地叹息,甚至他当时写信来竟有逃离他们那里的想法,但我所处的环境显然比他更加恶劣。他们那里至少还能容许他进行大胆删修自己的教学内容,我们这里却无时无刻不再用常规检查的镣铐束绑着我们的臂膀。最终我只能抱歉地回信一封,告知了他我的无奈。二人同声叹息,有一种相见恨晚,但却又共同见证了教育世界的悲凉。

然后就是看到了梁卫星老师的《成人之美兮》,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教育事实,让我真的更加切实体会到了做教师的不容易。

也许真的,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也许真的,教育是非常让人痛楚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可能只有处身其间的人才能感受得到。我也不幸做了其中的一个。

其实,细究起来,做现实中的教师有三痛:

其一,是没完没了的形式化检查。查卫生,查教案,查教案,查课堂教学。似乎只要在学校范围内,能找到的抽查,我们所有的教师们都要赤膊上阵,奋勇争先。而留给教师的读书时间呢,还有一直口口声声强调教育质量的领导们所关注的课堂前的备课时间呢?教师们疲以应对的背后,实质上是教育遭受的最大危机。但就有领导们乐此不疲,但就有领导们自吹自擂,甚至还能作为经验,形成材料,大肆推广。

其二,是教学成绩。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教育界亘古不变的话题。为了提高所谓的学习成绩,更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求人不如求己。很多学校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在时间中求效果,在考练中要质量。在这中间,所有的领导们似乎都认定了教师们状态是懒惰的,课堂上是无能的,甚至在理想上是愚蠢的。什么都比不上刻苦来的自然,什么都比不上考试来得有劲。于是灯火通明的三更灯火有了新的寓意,于是灯火阑珊有了更多的内涵。披星戴月,一直就是教育的标配。

其三,是业绩考评。教育评价高度集中垄断的情况,是所有普通教师都知晓的难题,尤其是一纸职称的艰难窘境,更是把很多辛苦劳作的教师直接打回原形甚至陷入折磨人的流沙河,貌似宽阔无比,实际上却暗流涌动,鹅毛难浮。很多教师,无论有多少光辉的业绩,无论头顶多少耀眼的桂冠,在中国这样一个以职称论待遇的奇葩国度中,每位教师莫能例外都成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一片哀鸿。在考评面前,常常是我们可爱的园丁们,只能自苦忍辱,含羞登门的苦苦哀告。一旦有稍纵即逝的机会,赶忙四处奔波,焦头烂额。而只要求职无门,就只能垂头丧气,我见犹怜。我们只能说,让司马青衫湿的常常也许并非壮志难酬的悲愤,而可能就会是衣食无着或者捉襟见肘的酸楚。

这当儿,竟还有谁能弹起心爱的土琵琶,竟还有谁敢呼唤十年面壁图破壁。广大的教师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仿佛一夜之间这个曾经被污名化的“臭老九”再次成为了随时都可以被打倒在地踩上几脚的可怜虫。现实的教育环境,让我们的教师们欲哭无泪,哪里还敢奢谈什么教育理想。

钱理群先生就做过他自己认为很不讨好的事情,那就是讲授国学,把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教给未来也许有用或者用得着的学生,理想丰满现实骨感,钱教授最终还是没能预料到应试教育早已经武装到了牙齿,那些振振有词宣称提高不了成绩的学生们让曾经信心满满的钱教授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他最终只能无奈地摇头。他的教育理想成了很多人讥笑的对象,其中甚至还有一些正在中小学一线的老师。他可能并没有料想到,恰恰是这些本来有能力有机会改变教育现状的人,最终却成了改变的反对者。

但钱教授似乎并没有放弃,他用著书立说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坚韧而执着地告诉大家,我们得有教育的理想。我曾经就看过他的《语文教育门外谈》,深情又痛心的文字里是钱老一颗虽饱受痛击但却痴心不改的心。

直到今天,我们仍能看得见超级中学的身影,看得见背负了沉重书包的学生一次又一次无奈地负重前行,看得见晨曦中残月下匆匆赶往学校的广大学子们,我们仍能听得见一个个荒谬但却又无比坚韧的豪言壮语,听得见阵阵刺耳却又带着无比悲悯的怒吼和歇斯底里的痛斥,听得见每年升学考试前夕一个个学校操场上旌旗飞扬中学生们直干云霄的誓言。

那么,作为我们,曾经的理想主义者,现在仍带着些许苍凉的悲悯之心的一群教师们,又怎么能够眼睁睁看着所有的孩子跟着沉寂。呐喊是自然需要的,鲁迅先生渴盼能够惊醒几个人,他的钟鼓之声直击苍茫尘世,让很多人惊悚,更让很多人沉思。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大声呼喊,哪怕这种声音已经陷落在众人嘈杂的声音里,哪怕这些微不足道的理想之光并不足以照亮整个黑夜。我,我们也愿意做一只只燃烧的烛台,照亮一点点就可以了。

依然记得那个海边捡拾鱼儿的少年,在众人都笑他傻的时候,他却仍能坚持不懈,奋力把一次次冲上岸的鱼儿扔进海里,他在乎的是手中的那一条鱼儿;还有那个需要不断推石登顶的西绪弗斯,明知需要重来,仍心无旁骛,奋力推石;还有月宫中的吴刚,永远无法砍完的桂树,是他无奈但却欢喜的命运,也许只因为他依然心中有爱。

是啊,心中有爱,我们所有的付出就都有了可以依附的礁石,变得无比坚实,无比珍贵。只有教育的理想,才能最终成就理想的教育。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2018.4.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德的核心是爱
教育手记
理性对待困境,做快乐的教师
教师真难当,未来,做一名不留情面的严师!
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