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魏晋风度》

    何来风度?当陶渊明在田园闲采菊,见南山时,我们称这种自在,豁达为风度;当王羲之在兰亭与贤达益友痛饮酒,共作序时,我们称这种洒脱,才情为风度;当嵇康在刑场上轻抚琴,颂绝响时,我们称这种淡定,从容为风度。不论前者后者,这些都发生在魏晋。听上去高尚,但看起来又有些许奇怪,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文人的时代。

    文人的时代源于晋朝士族的发展。如果说三国是英雄的天下,那晋就是名士的论坛。从治国角度上来看,晋朝的皇帝似乎没什么天赋。拿晋武帝司马炎说,他上位后,居然想让王朝重归封建,封王封兵,结果诱发了八王之乱,家族内部互相残杀,后来五胡入华,没有几年,西晋就付之一炬了,北方白白的让给了胡人。司马睿也只能去建康(今江苏南京)另立政权,是为东晋。虽然晋在治国方面表现得一塌糊涂,导致国家较为动荡。但从精神层面看,这期间涌现的名士以及名士的种种风度却在后世备受关注。

    积极层面讲,士族的蓬勃发展使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雅士,极大地推动了魏晋时期艺术的发展。陶渊明,嵇康善抚琴,更何况陶渊明抚的还是“无弦琴”足见其造诣和雅量;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名家,更是将书法艺术引向顶峰;顾恺之的人物画也是传神入微,备受后人传颂。其次,“归隐”也是魏晋名士爱玩的把戏,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更是把自己的田园生活描绘的清雅恬淡,质朴动人。他的田园派诗风感染着一代代人,桃花源一般的生活,怕是每个人都心之所向吧!

    消极层面讲,魏晋时期也有大批量的名士将这种所谓的风度带向了极端,使国家走入危亡。在这样一个时代,你会看见面容形同碧玉的美男子卫玠,她的长相精致,神色动人,肌肤温婉,仪态端庄,在大街上被人当做国宝一样围观;你会看见为了精神风貌不惜嗑药的何晏,他边吃饭边补妆的样子,甚至超过了同时代的多数女性。你会看见嗜酒如命的阮籍,刘伶,听着他在鹿车上发出声声感慨:我醉死在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你还会看见朝廷的政客坐在一起清谈玄学,探讨着似懂非懂的哲学命题。士族的发展源于儒学,如果一个阶级连自己本质的思想文化都忘记了,那他们离衰亡又还有几个时日呢?

    也许是士族太渴望自由和独立了,结果物极必反,弄巧成拙了。他们的行为也许只是为了凸显清高,体现风尚。但在后世看来,这种违背常理的风度更多的体现出了一种“病态”而在这种风度的背后,隐藏了一种人性的迷茫。此时,中华大地上盘踞着胡人与士人。内有玄学,外有佛学,预示着中华民族必将走向融合,也必将走向更加多元化的明天。

                                                                                      20200812

                                                                                      山诗寒舍于德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晋名士故事:人要漂亮地活着
中国通史 | 学习打卡第9天:魏晋风度
魏晋名士风度管窥
魏晋风度不仅有表面的蔑视礼法,也有对人自身价值的发现
望归去 [http://284436586.qzone.qq.com]
从玄学角度看魏晋风度实践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