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洞庭作家】张步真 烟波浩渺说范蠡
烟波浩渺说范蠡
《江湖之远》系列

作者简介

       张步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一

  正是四月末梢,江南进入雨季。几天前就约好了,去东洞庭湖畔的古城华容,寻访范蠡遗迹。清早出门时,天空却下起了密密的雨丝。雨这么大,是不是改期呢?犹豫了一下,还是下定决心出发了。

  范蠡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实业家。当然他也有绯闻……此中头绪纷繁,还是先说范蠡的墓。

  从网上搜索,范蠡的墓并不止一处。山东定陶、肥城、安徽涡阳、河南内乡、湖北石首,都有范蠡墓,都是被当地确认了的文物保护单位。我不是历史学家,说不清那一座才是真的。至于华容的范蠡墓,最早见于西晋(约233年前后)政治家、文学家张华《史记集解》,曰:“陶朱冢在南郡华容县西。树碑云:是越之范蠡。”典籍还有明确记载:碑是永嘉二年立,也就是公元308年设立的。到了北魏晚期(约534年),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云:“夏水历范西戎墓南。”夏水即华容河。西戎,是一个职衔,有人说这就是指范蠡,也有人说不是。学界为此争论不休。但由于“张华说”最早见之于史籍,尽管许多地方都有范蠡墓,但《华容县志》《岳州府志》《湖南省志·文物志》等多种文献,都不怀疑华容县护城乡田家湖边的范蠡墓,掩埋的就是范蠡老夫子的骨殖!可惜的是,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范蠡墓遭到破坏,墓庐被毁,先垦为田,后辟为街。等到人们回过神来,那地方已经是一条繁华的街道了。正当大家尴尬万分面面相觑的时候,有主事者脑中灵光一闪,将计就计将那条街命名为“范蠡路”,马路对过的一条小巷叫“范蠡巷”,护城河上的桥叫“范蠡桥”。并且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方,竖起一座汉白玉范蠡雕像,请当地最有名的书法家撰写范蠡传。于是就有了两千多年后,一名凡夫俗子与范蠡的邂逅。

  范蠡巷在县城靠西,是一条宁静的小巷。大约五六米宽,家家明窗净几,有的窗台上摆着盆花。刚刚下过一场大雨,雨水冲洗过的水泥路面,自然是特别的洁净。四周安静祥和。有的门虚掩,有的门敞开着。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也从容不迫,表明居住在小巷里的人们,充实,安逸,日子过得甚是可心!

  那么,这里是否范蠡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呢?我向一位路人打听。他摇头,说,不清楚。是的,这太遥远了。

  范蠡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曾经的越国大夫,他到华容来,有人说与他的那则绯闻有关。这种说法显然十分肤浅。关于他的行踪,可以另行研究。我要说的是,一座湖滨小城,对一位古代官员竟是如此虔诚,这涉及到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 一是看的他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更主要的还是看他的德行。在司马迁的笔下,作为政治家,范蠡对越国的复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他对金钱的淡泊,对贫弱的关怀,表明他有很高的德行。景仰德行高尚的人,这本身不就是一种德行么?

  范蠡生活在一个群雄割据的年代,大国争夺霸主,小国混战不休。这时,越王勾践首先挑事,攻打吴国。不料吴王奋起反击,在会稽山把越王打得落花流水。眼看越国即将灭亡,越王本人都性命难保,是范蠡及时给勾践出主意,叫他放下身段,向吴国投降。先图生存而后图发展,并为勾践制定“卧薪尝胆”的基本国策,同时还随同越王一起,到吴国去当人质。在那里,受尽了各种苦难和羞辱。前些年一部电视剧,演绎了包括吴王病了,为了查出病因,勾践为夫差尝粪便那样的情节。忍辱负重使勾践摆脱了困境,最终越国获得了胜利。不仅把失去的国土收回了,还彻底消灭了吴国。其中的艰苦卓绝,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也成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其间,范蠡付出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他对越王的忠心,以及他经受的苦难。这些细节,太史公司马迁在《越王勾践世家》中,有详尽的描述。在这一过程中,范蠡的人格得到了升华。

  谁知就在这节骨眼上,范蠡却打算急流勇退。不仅自己提出辞职,还串联曾一起协助勾践复国、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文种,一起离开。文种不解其意,不干。范蠡半夜里偷偷地走了,后来又托人给文种送去一封信,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告诉他,越王这种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你为什么不走呢?文种不相信,不久,文种果然被越王逼得自杀了!

  有关范蠡的绯闻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据《吴越春秋》记载,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和范蠡,结束了在吴国三年的囚徒生活,回到了越国。为了复兴,范蠡和文种向越王提出了“兴越抑吴”的九条建议,其中一条是“美女计”。越王便指派范蠡去办。在一个叫苎萝山的地方,觅到一位樵夫的女儿,姓施,家住在山下的西村,因此叫西施。西施的漂亮,只能用四个字形容:惊为天人!《东周列国志》的叙说更为详尽:范蠡将西施带回京城时,沿途人山人海,为的是一睹美人的风采。范蠡灵机一动,乃把她安置在别馆,宣布:“欲见美人者,先输金钱一文。”购票入场。就像后世的一些明星参加“捞金活动”而“闪亮登场”。据说范蠡把寻访西施所花去的费用,全都赚回来了!……当然,这些都是见之于野史,在严肃的历史学著作中,却找不出任何依据。

  由于有这样一件事在先,到了范蠡弃官下海,不辞而别的时候,就有蜚言流传,说他半夜离开越王的王宫,趁着夜色遁入五湖,就悄悄带走了已经从吴王夫差那里解救回越国的西施。其实,这很可能是越国朝廷放出来的烟幕弹。试想,一位国相级的人物,有官不做,偷偷地离开了,朝廷是何等的难堪。为了降低其政治冲击波,就移花接木,说他携美人西施私奔。

  这一着果然灵验。霎时间,整个舆论都聚焦于范蠡的桃色新闻,并且绘声绘色:越国的大官,与一个大美人,半夜里驾一条小船私奔,泛舟于五湖之上。晚上,他们以万顷碧波为床,以明月轻纱为帐,拥得美人共度良宵,那是何等的消魂,范蠡又是何等的幸福!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孔夫子说的话。范蠡为什么不可以呢?名人只要沾上了绯闻,事情就很难逆转了。后世的诗人作家,自然更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题材。 炒得最热闹的是唐代——

  罗隐诗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怨谁?(《西施》)”

  皮日休也有诗:“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馆娃宫怀古》)”

  崔道融则是同情:“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西施滩》)”

  ……

  这些诗作,或同情西施,或谴责越王。但都一致认为基本事实的存在。到了当代,由于影视家的介入。西施以其性感妖艳,用色相作糖衣炮弹,腐蚀了吴王夫差,协助越王勾践消灭了吴国,然后又与范蠡隐居江湖,过着快乐的生活。西施找到了真爱,范蠡也成了一个古代大情种!那些热衷于猎艳风流的写家们,捡得了一个香饽饽,岂可轻易放手?因写这段艳史博得了大名、赚得盆满钵满的大有人在。可怜的是二位当事人,范蠡与西施,却无端地经受了一场语言沙尘暴的肆虐!

  但是,严肃的历史学家都不这样看。左丘明著《国语·越语》,司马迁著《史记》,都写到了范蠡,对西施之事,都不置一词。沉默的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尤其是左丘明,与范蠡是同时代人。左氏双目失明而撰《国语》,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他们没有必要故意为某人捧场,也毋须为别人掩盖什么,秉笔直书是他们的唯一追求。当然,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虽然描写了选美西施、将其送到吴国,腐化了吴王,等等。至于范蠡携西施私奔,他明确地指出,这是“讹传”。冯先生是小说家,写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赵太守千里送京娘》等经典作品,将中国古典短篇小说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但涉及到基本史实,也是不敢空穴来风的。到了近代,所谓西施去吴国腐蚀吴王夫差,鲁迅先生认为根本不是事实,并且严肃地指出,什么“西施沼吴”,他“一向不相信”(《且介亭杂文》)。既是这样,也就不存在西施被从吴国解救回越国,然后与范蠡私奔的事了!

  范蠡的塑像,竖立在县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四周高楼林立,车流滚滚。店铺琳琅满目,物流集散;商客穿梭,市声鼎沸。我在淅淅细雨中仔细端详了塑像。雨中的范蠡,既不像合纵连横、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也不像金戈铁马、身披征尘硝烟的军事家,而是一位诚恳和善,又透着精明,或许还有一点点狡黠的商人、实业家的形象。

  在商业步行街为范蠡塑像,是华容人的聪明,抑或是一种无奈。

  范蠡半夜里离开越王,带着家小,来到了齐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靠海的地方。他担心越王勾践派人来寻他,改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落户,在那里奋力耕作。他凭着自己的勤劳和聪明才智,很快就成为当地的种养大户。只几年时间,就积累了家财数十万。当地人见他精明能干,气势不凡,有人便推举他去当齐国的卿相。这时的范蠡,或许是已经尝到了兴办实业的甜头,也可能是对政治的厌倦。总之,他坚辞了。为了摆脱干扰,他将在齐国所赚来的钱,除给自己留少量作费用外,其余全部分给当地民众。然后,又是在半夜里,悄悄地离开齐国,来到山东西南部鲁国的定陶。这时,他又一次改名,自称“姓朱”,人称“朱公”。他在定陶观察调研,觉得这地方是天下的中心,是交易买卖的通路,于是在这里治产谋生,从事商业经营。经过一段摸索,他悟出一个道理:商品的买取与脱手,都要等待时机。所有商品只取十分之一的利润, 不要追求暴利。薄利多销,资金周转迅即,自然就获利丰厚。他还规范了商业经营法则:“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宝。”意思是说,当商品涨价到极限时,商家要像对待粪土一样,把积存的商品赶快脱手;当货物跌价触底时,要像珠宝一样迅速组织收购……范蠡的发现,表明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市场供与求的关系,都有其复杂的经济规律,而范蠡,可能是这一规律的最初发现者和创始人!

  只几年时间,范蠡又积累了上亿元财产。天下都知道定陶的“朱公”是天下第一大富翁。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充分肯定了陶朱公的商业才华与商业理论。有了这么一个前提,在华容县城,把我国“古代商圣”范蠡的塑像,竖在一条商业繁荣的街道上,既是名至实归,也是城市建设的神来之笔。这或许是范蠡智慧的承传吧!

  还有更让人钦佩的,范蠡离开越国的十九年间,三次赚得大量财富,他有两次将财富施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兄弟。他把创造财富当作人生的乐趣,而绝不做占有财富的“守财奴”,及时回赠社会,司马迁称赞他是“富好行其德”的典范。

  当然,范蠡的政治功绩在越国,商业成就在齐鲁。华容属楚地,为他立像,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细细一想,其实不然。为先贤立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被立像者,通常更注重他的人格,而不太拘泥于他的政治背景。比如关云长,他是“桃园结义”的核心人物,就因为他的千秋忠义,于是到处都有他的塑像和庙宇。而岳飞,虽是河南汤阴县人,因为他忠贞报国反而受人诬陷,他的塑像全国各地都有。安息在华容的范蠡,为政忠心耿耿,为商诚实经营,两者都为后世留下了理论建树,至今仍然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此地难道不应该有一座雕像么?

 四

  华容县城有一条护城河穿城而过,河上的范蠡桥,显然是近些年新修的。我没有向主人打听,为何命名为范蠡桥。据说护城河东岸是县城的老城区,西岸是新城。新城现在当然也是一片繁华的街区了,这无疑是城市化建设的硕果。这就是说,西岸那一片广袤的地方,从前很可能是湖,或者是湖洲旷野。旷野上长着芦苇,有水鸟筑窠,有野鸭栖居。湖洲上必定还有一条泥沙道路通向远方。我们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可以捕捉到一个细节,当年,一连多日,范蠡就是站在这大路边头,引颈眺望,焦急地等待。那会儿,他正经受着锥心裂肺的人生痛苦。

  现在,该说说范蠡为什么要到洞庭湖滨的小城华容来了。大家已经知道,先前有人说范蠡带着西施私奔此地是讹传,那是越国朝廷放出的烟幕弹,加之后来又有人故意炒作。其实,范蠡来这里,只有一个可能,为儿子而来。他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了死罪,很快就将执行。能刀下留人的,只能是楚王。而楚王,那会儿正在华容。

  楚王与华容的关系紧密。

  华容的状元街南岗岭,那时有一座豪华的宫殿,叫“章华台”。《史记·楚世家》记载:“灵王七年(前534),章华台建成。”当然,章华台到底在何处,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潜江、荆州、监利……都有章华台。而华容的依据,最早见于西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杜预的《左传注》:“南郡华容县,(章华)台在城内。”

  我们去的那天,雨一直下着,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华容县博物馆长、一位女历史学者为了满足客人的好奇,冒雨向导,领着大家来到城郊约三华里的地方,登上一个凸突于田野的土台。土台呈长方形,子午向,方方正正,边线分明,台体规整,占地约三万平方米。这就是县志上的“隆然一峰”的章华台遗址,当地人祖祖辈辈称为“楚王台”。土台上现在种有旱粮作物,四周也是农田。尽管如此,站在那里,你能感觉到宇宙的浩渺,历史的凛然,和当年的恢弘气势。这时,你会思接千载,典籍、现场与民间传闻互相印证,认定杜预之说绝对的可信度。

  楚国的都城郢都,就是后来的江陵,与华容虽然隔着长江,但这一江段水流平缓,两岸来往频繁。加上华容物产丰富,林木茂密,风景优美,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楚王在郢都(江陵)的王宫里,处理国务军机,整日劳形苦心,如果想出去休闲一下,河对岸的华容必定是首选之地。再说,楚灵王还有两大著名嗜好:一是喜欢“细腰”美女, 也就是现在所谓的“魔鬼身材”。静如玉树临风,动则婀娜多姿。李商隐有诗讽喻:“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梦泽》)”而华容,得湖光山色的滋润,湖乡稻米的长养,女人水灵漂亮,个个赛似人间仙姝,楚王焉能不常来这里视察?!二是楚王喜欢狩猎,湖洲上野鸭翔集,芦苇荡里糜鹿成群,是一处天然猎场。这些,都是楚灵王可能把行宫建立在这里的原因。行宫在此,历代楚王当然就常来常往了。

  为救儿子,范蠡就寻到华容来了。

  范蠡毫无疑义是一位成功人士。为官,他协助勾践复兴越国,功劳卓著;为商,赚得了无数的金钱,“陶朱公”成了富翁的代名词。应当说,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是,范蠡的幸福人生,被他不争气的儿子彻底给断送了!印证了两千多年后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范蠡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虽然老实本分,但小心眼,小家子气,根本不能有大作为。小儿子则整日豪车美马,招摇过市,花花公子一个。最糟心的是老二,放荡不羁,且性格顽劣,简直无可救药。前不久,他在楚国与人斗殴,闹出了人命。杀人偿命,自古皆然。现在被关到楚国的死牢里,等待择日问斩。作为父亲,范蠡怎么不着急,怎能不使出浑身解数,救儿子一命呢?

  舐犊之情,人皆有之。而天底下的父亲,又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所谓“望子成龙”,比自己对功名的念切,还要加上许多倍。范蠡在越国,做过大将军,官居国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当越王的半个家。依照某些人的想法,既然有这样的好机会,把儿子的事情安排好,岂不是易如反掌!这种事例并不鲜见。比如,某上将军,明明知道儿子不成器,把他放到一个部队,假模假样故作威严,交代那里的主官:“请你给我严加管教。该罚就罚,不要有任何顾虑!”哎哟我的亲爹,人家哪敢罚他,恨不能把小哥儿当“爷”供起来。到时候,照样给提干提级。这时上将军又将儿子调动一下,过些日子再动一下。倏忽之间,鸭子变鸡,年纪轻轻又毫无建树的小哥儿就成了少将军;还有的省部级,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和政治资源,也是将儿子或女婿,不停地变换工作岗位。先在大机关谋一个小级别,然后再到下边挂职。中国这么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停地挪。眼花缭乱间,突然成了某地的市长、书记。再不济事的,也闹个县长局长干干。这等好事,平头百姓能行吗?这分明是把国家之公器,当作自家菜园里的嫩黄瓜,想要时,随手就摘一条。范蠡其所以值得敬重,他知道儿子的底子,没有利用职权为儿子谋得一官半职。范蠡后来发了财,可谓家财万贯,也没有划出一块来,给儿子们安排个“董事”、“总助”什么的。民谚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范蠡精明过人,他不相信什么“聪明有种,富贵有根”,也不认同儿子能复制父亲的人生。因为儿子没有父辈“筚路蓝缕,开启山林”的人生体验,更没有孟子“苦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意志磨练,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年轻人,生命品格,灵魂温度,对世界的感触,与父辈完全不是一回事。既是这样,怎么能将父辈的职位转让给儿子呢?即便是给他戴一个少将军的肩章,也许一不小心就跌进了臭泥坑;弄一个市长、县长给他当了,他也可能把装满鸡蛋的竹篮子掉到地下,打个稀巴烂!曹雪芹著《红楼梦》,借跛足道人的口唱《好了歌》:“世上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曹氏在写作这部皇皇大著时,很可能研究过范蠡的家庭变故。

  当然,子不教,父之过。三个儿子弄成这个样子,范蠡是有责任的。那就是他用全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陶醉于自己每一次取得的胜利,却完全忽略了儿子的成长。而父亲的巨大成就,又可能给儿子们巨大的失败感和失落感。作为父亲,范蠡忽视或者损害了家庭的人文建立。现在,他只能独自吞下这枚苦果。

  范蠡于是拿出第三次赚来的二万四千两黄金,决定派小儿子去楚国,找一位庄先生。他给庄先生写信。说:“杀人抵命,这是常理。但我听说,家有千金的孩子,不应在大庭广众中处决。”表面上,范蠡是请求他的儿子死得体面一些,内心里,当然是请求免儿子一死。他相信庄先生有这个能力。这时,他的大儿子却要求去楚国救弟弟,说这是他作为长兄的责任。范蠡夫人也为大儿子求情。范蠡只好答应。大儿子于是按照父亲的吩咐,来到楚国,把信和黄金交给了庄先生。庄先生没有推辞,只是交代范家老大:“你不要在这里逗留,赶快回去。日后即便是你的弟弟放出来了,你也不要问为什么!”

  下面的情节,是从司马迁的《史记》中摘录下来的:庄先生是个大贤人,也是大学问家,很受楚王的尊重。他找到一个适当的机会,见到了楚王。闲聊时,庄先生对楚王说,最近,他发现有一个星宿出现在某个位置,可能会给楚国带来灾害。楚王一听急了,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解救吗?”庄先生说:“大王施德可以除灾。”楚王于是决定在全国实行大赦。

  庄先生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范家老二给救下来了。问题是范家大儿子并没有听从庄先生的嘱咐,离开楚国。当他听说楚王要实行大赦,这就是说,他的弟弟有救了。既是这样,又何必白白送掉那二万四千两黄金呢?他装模作样地去向庄先生告辞。庄先生何等精明,一眼就看穿了范家老大的小心眼。其实,庄先生并没有打算收受那些黄金,原想等楚王大赦,范家老二出狱后,庄先生将黄金和人,一并送到范蠡府上。同时,他还想以老友的身份,向范蠡进诤言:一定要把儿子管教好。这会,他冷冷地对范家老大说:喏,那些黄金丢放在柴草房里,你取回去吧!

  庄先生被一个毛头小子玩弄,十分生气。他随即又去见楚王,说:“我外出时,路人都说,定陶有人在楚国犯了法,他家用许多黄金贿赂大王的左右,大王就发布了大赦令。”楚王大怒,说:“岂能有这种事!”于是命令先处决了范蠡的儿子,然后再发布大赦令!

  在一个凄风苦雨的黄昏,范家大儿子仍旧用那辆牛车,装着二万四千两黄金,还有他弟弟老二的尸体,回到家里。一家人号啕大哭,唯独范蠡十分平静。他说:如果让老三去,老二或许有救。因为老三一向花天酒地,不知道钱是怎么攒聚起来的,不会吝惜那些黄金。大儿子少年时,跟着我经历了许多艰难,把钱看得重,舍不得那二万多两黄金,所以,他的弟弟必死无疑。其实,这些天我在大路旁眺望,就是在等候老二的丧车归来!

  儿子的尸体与那一堆灿灿黄金摆在一起,尽管相隔了两千多年,我们仍旧能感受到范蠡作为父亲,他心境的悲凉与无助。对于金钱,那会儿他一定是大彻大悟了:人不成器,纵然是挣了一座金山一座银山,又有什么意义呢?但如果儿孙有出息,干嘛要将万贯家财搂着,抠着,藏着,掖着,而不及时回赠社会呢?

  司马迁著《史记》,凡“王侯诸国之事”,体例为“世家”。写《越王勾践世家》,其本意是为勾践立传,其中却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写一位大臣的家庭悲剧,这是特别具有深意的。在内心里,太史公十分同情范蠡,但他不能不提醒世人:范蠡是越国大夫,他的儿子是“官二代”;下海后,他成了家财万贯的富豪,他的儿子成了“富二代”。作为父亲,范蠡却不幸而成为一位失败者。《史记》不是一本单纯的历史流水账,而是“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殷鉴不远,后世汲取其中的智慧,于是有了许多教子典故。比如:三百多年后,赵惠王去世,由太后掌实权,却不愿让幼子为国家出力,左师触詟对太后说:您的儿子“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日后您去世了,您儿子将如何在赵国立足呢?后来,又有诸葛亮著《诫子书》,更注重对儿子品格的塑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当然,对于我们,范蠡确实相当遥远了。关于他的墓址,以及楚王的章华台,还存在多个争议。但儿子犯罪,范蠡有求于楚王,楚王常住章华台,这些都是典籍上有记载的。这几件事互相印证,证实了范蠡与楚王之间的相互关联。恰恰在华容,既有疑似的章华台遗址,又有范蠡的墓冢。如此说来,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范蠡并不是浮游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他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为官,他忠心耿耿,有担当,有创见,有功劳。取得巨大胜利后,又急流勇退,表现了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下海经商,他改名换姓,远离曾经任职的越国,远去齐国,诚实经营,勤劳致富。对待家庭变故,也冷静豁达,坦然面对。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由于受千年封建制度的影响,中国社会结构死板一块,社会阶层之间垂直流动难之又难。“世卿世禄”,理所当然。大家维护他的墓葬,损坏了,及时加以补救;民间反复传诵着他的人品、建树和人生故事,于是获得了一种“形而上”的意义,而成为文化的本身,对一地的民风建设,价值观的形成,无疑会产生影响。怀着一种深深的景仰,蒙蒙细雨中,我肃立于先生雕像前,鞠躬,再鞠躬……

                           2018年4月25日修改

本期图片: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条』不说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 | 平 安
范蠡传《译文》(转)
“陶朱公”的传奇人生
范蠡是如何成为人生赢家的?
偶像范蠡
范蠡的妻子是西施吗?范蠡的后人亲口证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