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线|​老房子,旧时光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老房子,旧时光

 

小时候总是想着往外走,觉得家乡太窄太小。如今却想着故乡真好,那低矮的院子,门前的天井,窄窄的巷道┈┈承载着的是我最原始的幸福和快乐,每每忆起,心中充满了温暖。

那时候,我们几家人同住一个四合院,左邻右舍和睦相处。夏天的晚上,大人孩子会在天井乘凉,大家都爱把饭碗端在外面来吃,边吃饭边聊天,饭后继续摇着扇子东拉西扯,直到月亮上来夜深人静时各自归巢。冬天,天气寒冷,老人、孩子也爱在天井里晒太阳,往往太阳晒在哪儿,人堆就往哪儿挪,太阳走我也走。四四方方的天井,四四方方的天空,天空下的院子铺满了鹅卵石,上面是我们欢跑的童年。

酸菜与茶花

院子里的人以我们柳姓家族为主,但南院住着的是林家两兄弟。林家小西是我的同年伙伴,她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她的父亲沉默寡言,母亲是裁缝,热情开朗。

那时我们两家厨房相邻,中间隔着一个小厅堆放两家的柴火,柴火堆得不高时,我们彼此能望到对方的厨房,小西家经常有欢声笑语。那年她妈妈腌了酸菜,快熟透之前经常拿出一颗来观察是否可以吃了,我也跑过去凑热闹,大家围着那颗酸菜你一言我一语,判定再过两天或者三天就可以吃了。有一日,小西妈妈觉得这酸菜应该能吃了,她把一颗酸菜梗的皮剥开,说这个梗最好吃,脆脆的!她举着剥了皮的菜梗给我们看,金黄透亮的颜色,惹得我们尽吞口水。小西妈妈把它切成一小段一小段让大家尝尝味道,讨论着是否咸了或者淡了。我们尝后一致认为味道很好,他那不爱说话的爸爸冒了一句:“以后送稀饭的菜有了!”我们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清贫的日子里,小西家把日子过成了花。

说到花,我想起了那朵美丽的山茶花。有一年,大队食堂的院子里有棵茶树开花了,这棵茶树的主人是地主,他家的房子被大队充公做粮仓和食堂用。据说这颗山茶树从未开过花,所以当那茶花开时,小西的姐姐把它采回家来,小西妈妈异常高兴。她一边呼喊着左邻右舍来观赏,一边赶紧腾出一个玻璃杯来,里面倒上水,把粉红色茶花插上去,高高的摆在天井的一个砖墙上。院子里的人都过来了,孩子们仰着小脸在看,大人们则围着它啧啧说着漂亮。在那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岁月,大家看惯的是一片灰与蓝,这一抹红让人兴奋和快乐。

地主与花旦

上节说到的那个地主,我印象深刻。他长得白净瘦弱,微驮着背,头上发量不多,脑门油光发亮。他成天乐呵呵,最爱在妇孺群里讲古逗笑,与人打诨插科、取外号。他见到我时,总会笑眯眯来一句:花旦来了!或者直接喊我“花旦娘”。有时候他路过我家窗口,看见我在,也会伸头进来叫一声:花旦回来了?我小时候不知道“花旦”是什么东西,以为是骂人的话,是取笑我,所以总是狠狠地盯他一眼,嘴里“哼!”的一声以示抗议。旁人见我生气的样子,马上哈哈大笑,一些半大不小的男孩子乘机“花旦娘”“花旦娘”的对着我喊,我羞愤跑开。

他也姓柳,与我家隔个走道,我想祖上我们应是一家人。他好像干不了重活的,经常三天两头说头晕了或者中暑了。他老婆非常清秀瘦小,说话细柔好听,但眼角总是往下耷拉。伙伴说她是地主婆。我纳闷,她哪里像地主婆呢?小人书里的地主婆都是外表肥壮、面目凶狠的。我总想在她脸上寻找着地主婆的标志,后来发现她下巴特别尖,像锥子一样,估摸着这就是她当地主婆的缘由了。但大人们都喊她昌嫂。多年以后,公社解体,大锅饭取消,出身也不再有成分论,昌嫂脸上多了笑容,走路也不再低着头。有一次她跟我母亲他们一起聊天,说到:现在我终于敢说我家老头子的事了!每次大队里干活,遇到双抢等农忙重体力活时,老头子总会提前一两天“生病”,哼哼哈哈的喊头痛脑热,农忙一过,他的“病”也好了,装的!母亲他们闻之,大笑。

我也是在上中学时才知道,“花旦”是戏曲里的人物分类,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电影里的“女一号”,是要长得漂亮的人才能演的。母亲说我出生时长得粉雕玉琢,人见人爱,像个小花旦。我一边懊恼苍天无眼为什么让我长大变丑了,一边终于明白那些年人家并没有骂我。

可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听他喊我一声:“花旦来了!” 他,已逝。

跑江湖的

小时候,院子里经常有跑江湖的人来,有说书唱道情的,有卜卦算命的,有磨剪子锵菜刀的,也有唱着小曲儿要饭的。

我们小孩子最喜请大神的,由两人抬着个簸箕,簸箕底端插支筷子,筷子抵在一个托盘上,托盘上铺着一层薄薄的谷糠。那个请大神的江湖人在旁边又说又拜,他在请天上的神仙。抬簸箕的两人伸着手臂,眼睛时不时往天上看,一开始簸箕纹丝不动,久了,筷子就有了略微走动,这时铺着谷糠的托盘上开始出现蚯蚓爬行般的痕迹,跳大神的说:显灵了!显灵!王母娘娘要赐字了!周边围观的人马上兴奋起来,说:真的!真的!开始写字了!不一会儿,请大神的朝天上拜拜,说神仙走了。大家忙朝托盘看,神仙到底留下什么字呢?放下簸箕,江湖人指着托盘上歪歪扭扭的字对抬簸箕的人说:这是一个“子”字,你家要生儿子了!当然,有时候也说:这是一个“好”字,你们家要生一双儿女!闻者都喜笑颜开。我在一旁一直朝天上看,觉得神仙来了我怎么没看见?她长什么样?是不是身穿彩衣、头戴珠钗、长袖飞舞?唉!没人告诉我!

我最怕来要饭的,因为他们总是穿得破破烂烂,有的还瞎一只眼,看着让人害怕。他们唱着小曲儿,用一根细细长长的小竹竿顶着一个碗,那个碗在头顶上方不停的转。我一见要饭的就飞跑回家,大声喊:要饭的来了,快关门!我那绑小脚的太奶奶闻听小声呵斥我:不能关门,没有规矩!在她开来,把要饭的关在门外是多么不人道的事!她总是会送上一碗粥或饭,或者给一碗米倒在要饭人背的口袋里。我则躲在门缝里往外看,担心着他竹尖上旋转的碗会不会掉下来。

有一年,院子里来了一对年轻夫妻,是异乡人,说是看牙齿、治眼病的,他们有一种神奇的药水,用筷子在上面沾一沾,然后往人牙齿上或者眼睛里一转一卷就能卷出白色小虫子来,大家一看,连声惊呼,将信将疑。我们西院住着的一家人,也姓柳,听太奶奶说是我们本家,主人年纪不大,太奶奶却让我喊他爷爷。女主人长得非常漂亮,和我妈是娘家的同族亲戚,我妈喊她英姐。但是她家里条件不算好,一家六口人挤在一间房,两个儿子只好睡在房间的木阁楼上,夏天热死人。后来她的大儿子不上学,跑外面学手艺闯江湖去了。这两个异乡人抓虫看病的事院子里的人大多不信,觉得自己的眼睛好好的怎么会有虫子在里面?但英姐却信了,还做了一餐好饭招待这两位异乡人。旁人说,你别被人骗咯!英姐说:我想到了我儿子,不知他在外面可有饭吃?今天我招待这两位外地人,也希望外地的好心人也能给我儿子一口饭吃!她落泪了。众人默默不语。

尾声

院子里的事可真多,我纵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你看,立夏、端午到了,小伙伴们一起吃鸡蛋,一起让大人们为我们称重量;你看,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到了,我们家家互送发糕、粽子、麻糍;你看,腊月到了,爆米花、打年糕、猪三福、冻米糖在院子里的每家轮番上演┄┄

我是那么急着长大,那么急着要往院子外面的世界走,想去寻找更美好的未来,然而,蓦然回首,那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还是在这个院子里。

愿时光慢些走,愿有岁月可回头。

作者简介:柳线,现居广西南宁,私人企业主,某物业公司总经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地主选儿媳
简洁明快的天井院子
木托盘扔了浪费,拿到院子里围一圈,做护栏,上面种花种菜多聪明
童年记忆 (枫)
【望安山文学】傅世存||那人 那屋 那事(短篇小说)
跟我回家,在乡下建个小院子,如此就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