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统编教材教学案例透视(一)
讲座:吴忠豪
这段时间网上的教学活动有很大一部分都很务实。昨天听了吴忠豪老师的讲座,更有这样的感受。
这一次主要讲语文教材教学的设计。分成低年级,中、高年级不同的年段,以课例的方式来分析可以怎么教。
无论是低段还是中高段,积累语言材料,学会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有点长,一共100分钟,我分成两个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
 
统编教材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和以往有什么区别?
有的是一致的,有的有些区别。比如,研究语文要素,这就是统编教材的亮点。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注重课程标准,要注重年段目标,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有120几个,从三年级开始,所以我们怎么把握年段重点,要考虑到语文要素的落实。
首先要聚焦课程标准,确定哪些语文要素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用好统编教材的重要关键点。
课程标准要求的是学会阅读方法,提高策略。
第一学段,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习惯,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主动识字不是老师教,这是我们第一年段需要培养的重要习惯。
第二是初步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没有提到有感情,有感情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掌握的。
学会默读课文。
第二学段。
掌握基本阅读策略和方法,能提出问题,写些批注。有了这些学习方法为高年级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学段,不仅要读懂课文,还要明确中心,同时要学会文章的表达方法,这是语文老师要注意加以培养的习惯。
继续学习批注,查找资料,不同问题的阅读方法,熟练阅读技能,有一定的阅读的速度。对文本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有批判性思维。
第二、三学段任务不一样,老师要注意各年段的差异,不要抢饭吃,要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好。
先讲第一学段,我加了一句话,能清楚连贯地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作文的,但是在阅读课里,老师经常把表达的训练作为课文教学的任务,这个观点很正确。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四分之三的时间用于阅读,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表达,这样的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很不利的。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挤时间,表达就是训练学生说话,写话,这个做法是正确的,值得提倡。
第一学段教学设计怎么进行?
我们来讨论一下这篇课文的设计,这是一节名师课。他有这样的教学目标
第二个目标“借助标点符号”“想象角色”这些都是外加的。第三条目标不需要着力,读好就包含这样的内容。第四条就是安排一个说话练习;第五条就是情感目标。
按照这个目标来上课,某些方面是不是有些添枝加叶。
我和他交流以后,目标改成了三条。(如下)
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三条目标,一是识字、写字,第二读懂内容,第三安排说话练习。情感的目标就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会逐渐消化掉。
我为什么要修改教学目标,把吱吱哇哇的去掉,这一节课光是认识的汉字就是17个,说实在的,一篇课文读懂,17个生字能牢固掌握,任务已经不清了。低年级,识字是重点,让每个孩子牢固掌握要求认识的字,写好字,这是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时间可以用来完成。
老师的第一个环节,归类的方式来识字。第一组是名词,第二组动宾结构,第三组是月字旁的四个字。
用词串的方式有好处,可以知道字的文化,但是有很大的缺点,这些字,动动脑筋,很难覆盖整课的生字。
我们来看看,词串设置怎么设
第一组,积累量词;二组,字理识字,发现动宾结构的词,还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重词语结构;三组和月字旁相关的词语。
多种词语归类识字,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老师们好像喜欢词串的设计。谁发明的?薛法根老师。当然中高年级,对于学习说话,提升学习兴趣,理解课文有利。但是低年级合不合适,值得讨论
汉字的难点在音、形、义。学生记住文化知识更重要,还是辨析音形义重要?音形义,字记不准,文化难以附着。
汉字教学的根在记住音形义,这是本。一个是雪中送炭,一个是锦上添花。这两个关系怎么处理?
第三,识字教学老师传授汉字的文化和知识,但是忽视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怎样自主识字?这里是严重忽视的。
现在形成了一股风,老师都搞词串设置,形式上有创新,和传统的设置识字教学有利也有弊。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识字教学,也是《一封信》,我们来对比一下。
这个老师的教学很传统,但是很扎实。
反复读,达到识字的要求,有些学生识字量大的,老师教不教无所谓,但是对于没有认识这些字的同学,不聪明的,就是要靠老师教呢。开火车,小组读,抢读,怎么记住这些生字,教你方法,这个很重要。这是自学生字能力的培养。
读完之后,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认识生字、新词,然后学习多音字,并运用。
这个教学设计很不起眼,但是很扎实,把字词作为重点,交流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错的多读几遍,这些都是在语言环境中接触生字,提取生字,反复检查,这都是有效的方法。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案例。
这节课,我们也可以来讨论一下。这节课的第一板块是初读课文,然后是生字、词语教学,花了15分钟时间。找出写文字的生字,根据课文出现的生字,让孩子一边读课文,一边认生字。
后面的20分钟时间,让孩子一段一段读课文,讨论一些问题,这些时间我觉得有些散。
1、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给文具找家,找到了吗?
2、讲读1-2节,你想对贝贝说什么。这是说话练习,是老师外加的。
3、6分钟,用“一…就…”来说话
课文花了多少时间,6分钟,其实就是让孩子读一读,最多分角色朗读就可以了。一…就…说话也可以,不说也没问题。三四年级来总结可能更有好处。一下,关联词,不一定都要抓。这就是孩子习惯成自然。
妈妈为什么这样教育孩子,用成人的思维来引导孩子。4分钟,也没有必要。
我想讨论的就是这20分钟,学生读一遍课文大概不到两分钟,20分钟可以读10遍课文。15%的时间在读书,85%的时间都在讨论。这样的设计合不合适。老师一定要改掉一个习惯,每段课文一定要设计一些教学点。
老师们,这样的设计不是好习惯,每段课文不是都需要讲的,要根据目标来考虑,到底提多少问题,做什么练习,要有一个整体设计。这20分钟,大量都是碎片化的设计。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这里的说话练习效果怎么样?说了没有真正的学习行为发生。
我们看一段录像。(许嫣娜的教学片断训练说话,并评价这是个怎样的孩子?)
这就是说话指导过程,2分18秒。这个说话和学习的感受结合起来,这个设计不错。这是老师的机智很好,并当场纠正,很好。怎么可以更好?
让孩子不仅仅是顺着老师的话来说,从此每天放学时候,每天都要检查。还可以让学生自我建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这个比说出答案更重要。
这个可以设计成前后对比的说话练习。以前贝贝的铅笔,以后贝贝的铅笔,用这样的方式把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建构起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建构学生说话的能力。如果这样说的话,最后一个小朋友就不会是一个灵巧、聪明的孩子了。前后的意思就会更连贯。
我们重点讲了低年段怎么设置,把时间留出来,反复读三遍五遍课文,讨论一些问题,不要零散,然后安排说话练习,还有时间让孩子复习生字词。
 

好书推荐:怎样做小学老师
推荐理由:陈鹤琴先生是很懂教育的,他的思想放到现在大多都不过时。在这样一个时代教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学习究竟是了什么?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好,社会更美,祖国更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级语文统编教材强势来袭!老师,校长喊你重新备课!
语文课,怎样教得清楚明白——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课堂实践与思考
统编新教材,课堂预设为谁而设计
曹鸿飞:从《带刺的朋友》看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使用
语墨小语|我看这次区赛课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