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的最好情调是为未来而教 |读书征文选登之67
教育的最好情调是为未来而教

——读《教育的情调》有感

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小女孩,有次拿到分数很差的小测验试卷,悄悄把一个错误答案擦了,填上正确答案,然后去找老师改分数。老师看穿了女孩的心思,但没有点破,而是在她的试卷上加上分数,还说:“人就该诚实,对吗?”意味深长的话让孩子不安了好一阵子,最后小姑娘向老师坦白了自己的错误。

这是《教育的情调》中的一个普通案例,作者以此来说明什么叫“教育机智”。明明洞察了孩子的内心,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地满足孩子的并不光彩的要求,而“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孩子羞愧万分,最后主动认错。

01

情调(Tone)是个教育现象学的术语,在实践上也有着系统的方法和关键词,如关注孩子的独特性、情境的独特性、用“心”“看”教育、机智、敏感、聆听、气氛、秘密体验……

有人形容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活动,要触及儿童心灵深处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非常细微、不易被察觉以及独特的,它要求成人对儿童的变化保持敏感、好奇,积极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

比如,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赞美、一个手势,以及一次座位安排、一次小小的互动,甚至一个小物件等,这些教育生活中时常发生的“小”事,却能对孩子产生莫大影响。

为什么?关键在于“小”事中所蕴藏的教育之爱、教育的智慧、儿童的个人体验,触发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同伴、儿童与环境之间产生教育意义。这些引发变化的“小”事,可称为“教育的情调”。

在李镇西看来,《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其实并不“高大上”,因为作者没想过要用“学术”来“构建”自己的“理论大厦”而吓唬人,让一线教师望而生畏。相反,作者用一个又一个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小故事,来表达其对教育智慧的理解,这显示了他们的“接地气”;但他们又不是简单地罗列琐碎的现象,或肤浅地讲故事,而是适时要言不烦地揭示出一些现象所蕴含的教育理念,这显示了他们的睿智和深刻。

02

更为有意义的是,这些案例和故事,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教育要为未来而教。

众所周知,“未来”是个阳光灿烂的能量词,总是给我们带来遐想和希望。但一些时候,它又给我们带来错觉和迷茫。比如,未来是自己“来”的,与我们无关;再比如,它充满了高度的不确定性,让普通人根本无法想象。

其实,任何未来都有关于“我们”,时时处处离不开你我的参与。正如那句名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它创造出来。”那么,未来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在混沌的当下,教育人能否有一个“时光罗盘”?

一根小柱子、一截细链子,缘何能拴得住千斤重的大象?原来,大象幼年时被驯象人用铁链绑在柱子上,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象逐渐把顺从当作习惯,虽然长大后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束缚,但它早已失去了拥抱自然的意愿。可以说,拴住大象的并不是铁链,而是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

以旧观念旧模式应对新问题新形势,前行的脚步必然会受到阻滞。能否打破格式化、套路化的惯性思维,关键就看能不能以问题为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教育的最好情调是为未来而教,首要的要顺应潮流,我们的教育要看得见孩子的模样,捧得起孩子的欢畅,接得住孩子的忧伤。

03

卢梭说,我们生来柔弱,所以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无助,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愚顽,所以需要理智。我们出生时所缺乏的一切,我们长大成人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教育的馈赠!

教育的最好情调是为未来而教。情调是成年人学会与孩子相处的学问,它告白学生:“你们”每个人都会被“看到”“体贴”和“聆听”,“我们”将和“你们”共同去行动、实践及创造生活。

很少有人考虑童年秘密体验的教育意义,或关注隐藏在童年秘密后的儿童成长经历。“秘密”,其实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关键钥匙。孩子们有自己的世界,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生活,即使身处学校,他们仍是在自己的世界和生活里成长。如果不能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儿童,很可能会错过他们真正的成长。

孩子是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去尊重每一个孩子,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有共同的生活,蹲下来,和孩子同等的高度,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蹲成和孩子一样的高度,不是肢体的蹲点下,而是心灵的蹲下,也就是我们老师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

“问题”孩子的那些让人烦扰的行为,往往与这些孩子渴望被看见,渴望得到关注的心理有关。要“看见”孩子,不仅需要眼睛,更要用整个身心。

04

教育的最好情调是为未来而教。教育不是铸造高深的大道理,而是促成实在的小善意。雷夫用“没有恐惧”造就了56号教室的奇迹。苏霍姆林斯基“在每一个角落种哪种花木都要经过师生精心考虑”,从而有了“可以栖息善良情感”的帕夫雷什中学。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诠释了“和风细雨常常润物无声”。

从学校出发,让孩子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地方。多年后的某个时刻,当孩子想起学生时代,无论身处多远的距离,他一定会跟着记忆回到学校,回到让他一生无法忘却的校园。

用今天的星光点点,点亮未来的万家灯火。这种持久而恒定的浪漫,或许就是教育最大的情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低分数如何拥有教育的情调
6——12岁儿童的身心特点及教育
李镇西:教育的情调从何而来?——读《教育的情调》
教育的情调作品简介
《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1-3
教育失败和失败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