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文学诗文集备选稿】代文梅随笔||油菜花深处的水磨

乡土文学微刊

公众号ID:xiangtuwenxueweikan

关注

作者简介

代文梅,生于1965年,高中毕业,造纸厂下岗职工,历经坎坷,热爱生活,曾在本平台发表过《幸福的夜晚》,《山杏》,《未纳完的鞋垫》

 油菜花深处的水磨

       六七十年代,老家有几盘水磨,从外观上来看,是土木结构两檐的。水磨坊座落在大约二米多宽的磨渠上,磨坊前后落差二米左右,水磨坊前面有两个渡口,一个渡口有倾斜四十度的磨槽延伸到磨轮,磨槽呈梯形状,长五六米,长宽下窄,水从磨槽倾泻而下,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磨轮飞速运转。等磨完粮食,用切水板堵住磨槽的水,水流则从另一个渡口飞流而下,形成壮观的水柱。提切水板必须铆足了劲,一般是男人们干的活,迫不得已,女人也干,辫子往后一甩,两脚站在独木桥上,摆马步状,鼓圆腮帮,使出全身的力气……

      从磨坊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重叠在一起的石磨扇,距磨板高一米左右,上面的磨扇用胳膊粗的麻绳悬在樑上固定着,下面的一扇由直径大约二十公分的圆柱支撑着,磨扇直径大约一五,厚约三十五厘米,平面呈瓦棱射线状,由四周向中心延伸。穿透磨板和水里的磨轮相连接,水打磨轮转,磨轮带动石磨扇"嗡嗡"运转,似乎讲述着古老的传说。祖先们从开山放炮找石头到凿成磨扇,没有一样现代化设备,全是人工制成。真佩服祖先们的发明创造,绿色原生态的生活!

       农业社时代,人们还在温饱线上,如果能摊上"看磨”的差事,几乎全家人一年的吃饭不成问题。那时磨一百斤粮食八毛钱,当然年终了会给生产队交磨款。那些从四邻八乡来磨面的乡亲们,一到饭点上会从自家磨的面里挖上一两碗送给磨东家,东家会高兴地说:"好嘞!我给大家做饭去!“ 小时候常跟母亲去磨面,得提前给磨东家打招呼排队,磨完面的人从磨坊出来,头发眉毛上像落了层厚厚的霜,只看见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衣服上能抖下半斤面。

        磨面虽然辛苦,但对于庄稼人来说却是最高兴不过的事,柜子里粮食的多少,取决于人们幸福指数的高低。粮食洒水拌匀后,用簸箕端着倒进一人多高的斗里去,一点一点往磨扇眼里溜,最辛苦的还是漫长的箩面,水磨"嗡嗡”运转,箩面声"咣铛咣铛",渠水唱着千年不哑的歌谣,汇成一支交响曲,夜深人静了,磨东家也困了,半墙放盏昏暗的小油灯,箩面人打起了山歌:"马路的哥哥好心肠,毛蓝的手巾包冰糖,冰糖放在枕头上,对着冰糖吼一场"。或者来一曲野萌君:"你不是额妈妈呀,额妈妈穿的红呀,红衫道,往那草上滚一滚呀,还是那个红呀!……”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冬天渠水封冻了,人们要在冰冻之前磨好过冬的面,这时磨面的人最多,山里人赶着牲口,驮着粮食,挨个磨里搭磨,排在半夜里搭磨的,炕上挤不下了就在磨板上将就半宿,吃上一锅旱烟,吼两声山歌,打发漫长的时光:"鸟在山来高在河,树叶睹住看不着,鸟把那树叶折一折,山来河来都看着。妹妹你把实话说,鸟跟前再有人万没,高顾哥哥说实话,昨晚朋友将来哈,山歌不是教哈的,吾是自己心上的……"

      水磨声,山歌声,箩面声混合在一起,给宁静的小村庄带来无限的生机。

       村里好多人家都"看"过磨,大伯大妈都"看"了十多年的磨,光是磨坊就换了三家。在贫困年代,为我们这个二十多人的大家庭付出了很多,他们的灶堂里经常为我们烤着香酥酥的土豆。秋雨连绵,水流急湍,渠水太满了,提切水板可危险了,听大姑说,小姑有一次去提切水板,连人掉进水里,吓坏了爷爷。外婆也"看"过磨,她说有一次半夜出来,她提着填炕耙,看见一匹狼正垂涎门口的老母猪,把狼吓的蹿过磨渠就跑,狼也把外婆着实吓的不轻。最有趣的是六叔,他说看见磨板上有个女人披头散发,舌头吐半尺长,跪在磨板上舔面吃,吓得小孩子们白天都不敢一个人去磨板上了。

       老院子离水磨坊一百米左右,如果那一天听不到"嗡嗡“的磨转声,同住一院子的母亲和四妈一定会说:"哎!今天没磨务了。"村里最清静的是打磨,也叫检修,石磨瓦能时间一长就磨平了,打磨需把渠水全部退掉,“嗡嗡"的水磨声,"哗哗“的渠水声,全部停下来,万籁寂静,村里突然静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这时正是村里娃们捉鱼的好时机,端上盆子,挽起裤腿,钻到磨坊底下,大石头一搬动,手指粗的鱼一窝一窝的,直接双手掬到盆子里,不一会儿功夫,就捉半盆子鱼,开剥清洗,用面粉拌匀,油炸后金黄色的,诱人可口,妹妹很会捉鱼,手巧的很,拿酱油瓶出去半天,就捉几条小鱼回来,放在桌子上欣赏。

       渠水满的时候,小孩在渡口边玩耍很危险的,有一次我的鞋子掉水里了,伸手去捞,被急湍的水流冲进磨槽,把我也卷进了两米多的深渊,不知什么时候被大人捞了上来,四周围着好多人,大家以为我肚子里灌满了水,把我从腿上倒提着叫我吐,我被倒提着难受极了,就说:"没吐上的”,他们才肯把我放下来。母亲吓的脸色苍白,赶紧从磨坊拿了小扫把为我叫魂,朝我掉下去的地方空扫了几下……父亲打趣地说:"不接受水的洗礼长不大"。

       清冽冽的水,蓝莹莹的天,渠水滋润了两岸庄稼,惊艳了童年时光,美丽了我的流年,村里好多漂亮的女人就是看上这渠水嫁过来的。夏天在石板上洗衣服,小伙伴在水流平稳的地方蹚水,打水仗,"四渡赤水“,山里赶集的人路过,都要在渠边歇会儿,掬一掬清水洗洗脸,无不感叹地说:"啥时候咱们有这宽余的水用就享福了!”。傍晚的时候,我和兰子姐赶着小鸭回家。没有江湖套路,没有爱恨情仇,没有尔虞我诈……。

       八十年代,村里有了钢磨,人们才从繁锁的石磨解放出来,水磨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成了一代人的记忆,在没有电,没有现代机械的年代,水磨确实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好多水磨年久失修,只有两户人家常年住在磨坊里,偶尔给乡亲们磨些扁豆,玉米,谷物,油籽等,水磨至今能正常运转,感谢水磨守望人,是他们不懈地坚持让水磨传承下来。如今政府新修了磨渠,硬化了两边的道路,渠沿上栽上了漂亮的风景树,磨渠成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水磨成了一种文化,观看武山油菜花的游客们路过都要进去看一下磨坊,水磨坊像一位岁月老人,沉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油菜花深处,磨渠依然唱着千年不哑的歌谣,迊接四方的来宾!

《乡土文学诗文集》须知

       首先,恭喜您的作品初审通过,请阅读以下要求

  一、投稿作品,七日内作品赞赏收入80元以内用于出版作品集,赞赏超过80元以上的部分,50%作为稿费发放给作者,七日以后赞赏无论多少不再计算,入编的作家赠样书一册,入编作家多购诗文集按定价收取。

  二、一周内阅读量达1000以上者优先选入《乡土文学诗文集》。编辑出版活动工程浩大,为解决出版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寻求爱心人士捐助出版,支持乡土文学事业发展,自愿捐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水 磨
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行将消逝的水磨坊
消失的临夏水磨,你见过吗?
水磨坊
邯郸山地里藏着一个小江南
磨湾:水磨印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