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鸣惊人的娄敬,难道是传说中的“隐世高手”?

                      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荡平天下(二十四)

汉初论人物的传奇性,娄敬怎么也可以称得上是名列前茅。

一个没有参与过楚汉战争或者说在楚汉争霸中毫无事迹的人却能在汉帝国开国时段得以名留青史单独列传的,还能举出谁呢?

好像就他独一份。

戍卒娄敬求见,说上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异,而都雒阳,不便,不如入关,据秦之固。”

上以问张良,良因劝上。

是日,车驾西都长安。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氏。

娄敬只是齐国一个小小的戍卒,在前去陇西戍边的过程中提了个小小的建议。

这一下可不得了,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还立马给他封君,甚至赐姓为刘,今后我们得叫刘敬了。

史书的描绘容易给人以这样的感觉:刘邦等汉帝国君臣都傻呼呼地打算一直定都洛阳。

幸亏来了个隐居市野的绝世高手娄敬指点大家,说关中、长安那才是帝王之基啊,你们要定都关中啊。

于是刘邦这才如梦初醒,大臣们甚至都还没转过弯来。

好在刘邦最信任张良,张良也被“隐世高手”娄敬给点醒了,终于汉帝国迁都长安,保住了200年江山。

怪不得现代人喜欢穿越呢,因为你看人史书都说了,堂堂大汉帝国连个首都在哪都搞不明白。

我要是穿越回去,只要比娄敬提前那么几天跑洛阳去申请见皇帝刘邦。

那还不被当场惊为天人?到时候肯定封君拜官不在话下,很快就能成为一时豪杰。

我们说,史料多是官方会议纪要的摘录,我们相信这些史料都真实的。

问题是后人读史时往往会用普通人的经验去补充很多细节,从而产生很大误解。

就好比刘邦堂堂开国皇帝,真是随便来个阿猫阿狗就能见的?

刘邦忙到见郦食其,见英布都要洗脚的时候才有空了,随便是个人就接见,他得累成啥样啊。

娄敬脱輓辂,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原见上言便事。”

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

於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

娄敬见皇帝前先见了齐人虞将军,并一直由他接待。

见皇帝前,娄敬穿了个破烂的羊裘大衣。

虞将军一看这样去见皇帝有点不太体面,还想给娄敬换一件比较好的一身行头,被娄敬拒绝了。

接下来是虞将军向刘邦推荐,此后刘邦才召见的娄敬。

类似的场景我们在其他刘邦会客的事迹中也能找到:

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

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

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这是郦食其第一次见刘邦前的场景。

他先和一位“骑士”见面,请骑士代他向刘邦介绍自己,还特地强调别人都叫我狂生,但我自己觉得我不是狂生。

这位骑士也和前面的虞将军一样对郦食其进行了一番指导劝说,刘邦不喜欢儒生,你不要以儒生自称,不过他的劝说也被郦食其拒绝了。

然后是骑士向刘邦推荐介绍,郦食其才得到和刘邦见面说话的机会。

看到这大伙对这虞将军、骑士的角色有些熟悉的感觉了?

这不就是我们平常终面时向我们墩墩教诲的人事或者初面官吗?

你还别说,根据史料的记载,他们基本就是这么个角色:

沛公麾下骑士適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

这位推荐郦食其的“骑士”不就是典型的HR嘛?

那么我们回想下,通常HR找到我们的时候,是不是先要提出岗位要求,然后是等你投递简历?

接下来他会从几百甚至几千份简历中筛选出一批简历,然后是通知你面试,至少初面过了才能二面?

虞将军、骑士那都是直接向皇帝推荐终面人选的关键面试官,你说他们会随便让人进去吗?

他们这个岗位稍有差池就会浪费皇帝时间,他们放进去的人但凡稍微不靠谱一点,他们轻则地位不保,重则有灭家之祸。

他们不把你的简历查个底朝天,不和你仔细面试,把你要和皇帝说的大致内容反复弄清楚会让你过?

所以我们能看到虞将军、骑士在娄敬、郦食其在终面前都是反复教诲两位,甚至穿什么都要管一管。

不是俩人管得宽,实在是因为职责所在,生怕推荐的这位不靠谱连累自己。

现在我们就知道,所谓某个底层人士面见皇帝,侃侃而谈把皇帝唬得一愣一愣从而一飞冲天等情节,只是我们浪漫的想象。

实际场景,他们终面皇帝之前,该聊什么,聊的大体内容甚至很多细节都早就被此前的面试官反复询问过了。

你可千万别想着藏着掖着憋大招啥的,你先过了面试官这一关再说。

即便过关了,你终面时应该咋说,哪些话要改甚至回答皇帝提问时哪些细节要怎么答都会跟你反复核对。

你可千万别想着我就故意晃点面试官,见了皇帝再去一鸣惊人。

先不说面试官见的人成千上万可不容易糊弄,就说你这次终面大体要说什么他也会和皇帝提前说的详详细细、明明白白。

皇帝时间很宝贵的,哪那么多闲工夫和随便哪个阿猫阿狗玩脑筋急转弯?

都是事先从面试官那得到了详情,看中了某个提议并且大致思考过很感兴趣才会和你见面。

会见过程中确实会问些细节甚至有所发散,但你可千万别一开口就对不上稿、满口跑火车说些他没准备的。

一鸣惊人恐怕没戏,被皇帝朱批“此人忒不靠谱”传告天下倒是大有可能,,甚至就此灭你全家你也没地哭

而且现代进个大厂通常都要三面四面五面,那时候见皇帝多半也不会只有一道初面。

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

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平谒,入见平。平等七人俱进,赐食。

上面是陈平参加刘邦终面的流程。

他先是通过魏无知的初面求见汉王,得到了汉王的认可。

但见汉王之前还要通过万石君石奋的二面,通过二面后得见刘邦。

即便连过二面,陈平也就得到了和七人一起接受刘邦群面的机会。

陈平当时身份是秦末魏国前太仆,西楚国都尉且被项羽封君。

这样高的身份,还只是个单纯求职的终面,最终也得经历两轮初面还只能进群面,可见要和刘邦谈事没那么容易。

我们还可以拿另一个大人物韩信做对比。

韩信都被封为治粟都尉的官,不算小人物了,而且还是夏侯婴引荐加官的,可也没能见到刘邦。

我们猜测多半夏侯婴不是专门的面试官,所以夏侯婴的推荐刘邦只当是他在为自己拉人头。

直到萧何月下追韩信才引起刘邦重视,韩信才得以第一次和刘邦见面谈事。

言归正传,如今刘邦已经成为大汉帝国皇帝,娄敬这么低的身份要见刘邦多半经历过多轮面试。

一面二面N面这么一路混过来,该有的规矩早该懂了,但凡稍微不靠谱点早就把你筛了。

那我们自然能明白,刘邦不会是突然才被娄敬点醒的,娄敬想和皇帝说什么早在他毛遂自荐和初面面试官时就仔细说过。

刘邦会见娄敬时对娄敬要说什么自然也是早就知道的。

真实的场景大约是这样:刘邦仔细权衡考量后,有了迁都的想法,不过: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

群臣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绝大部分不愿意迁都。

汉定都洛阳大约有三四年了,很多功臣高官的田宅都在洛阳周边。

当然关中肥沃土地的面积更大,单是这些开国功侯们即便迁去关中影响倒也不算很大。

可自西周以来,中国就是个宗族社会,一个个开国功侯背后还有一个个大宗族。

个人出人头地了就希望自己的宗族变强,同时也只有宗族强大了个人和其后代才能更有根基,站得更稳。

汉帝国的功臣大多是关外人,尤其超过三分之二功臣来自丰沛、砀郡及其周边。他们的宗族基本上都留在家乡

如果首都在洛阳,这些功臣和家族就离得很近,照顾家族会方便很多。

一旦首都去了关中,功臣们大多也会呆在关中,距离家乡路途遥远很多,崤函之险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且后面我们会看到,刘邦定都关中当然不是简单的迁都,还伴随一系列强硬措施,人员进出关中难度可比进出洛阳大很多。

从宗族利益角度出发,功臣们群体反对迁都。

刘邦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不太想自己直接提出迁都决议讨论。

他更希望抛出某个人的提议作为抓手,这样群臣讨论的是其他人的具体提议。

刘邦可以作为决策者置身事外,观察下群臣反应的激烈程度,得到缓冲的同时便于思考对策。

于是刘邦给面试官们下最新通知,你们留意下有没有涉及迁都关中的提案,有的话把他的文章发给我看看。

刘邦的岗位需求更新被一层层传递下去,天下之大,各种提案总是有的。

迁都关中的提案未必很少,虞将军从初面官二面官那拿到的娄敬提案相信只是其中之一。

不过娄敬提案说的最详细也最全面,被刘邦看中了,因而得以见到刘邦。

刘邦抛出娄敬的迁都提案后果然引发群臣反对。

但通过大会长时间讨论刘邦也能看出来,群臣反对主要出自私心,迁都不至于引发特别大的乱子。

因此刘邦又把参谋长张良抬了出来,看上去好像是刘邦请张良给意见。

实际上刘邦早就拿定主意,提案也是刘邦自己全国海选弄出来的,他哪需要张良给意见?

长期以来刘邦经常利用张良和各山头都比较近的关系为其劝说各方、收集信息。

这次刘邦请张良过来的目的和六年前在关中要不要退出咸阳的讨论类似。(见链接:《霸道总裁

刘邦告诉张良,我已经决定迁都了,大伙似乎有些意见,不过我看问题不大,你帮我搞定他们。

然后刘邦二话不说,当天就驾车西去关中,强硬的表明了迁都态度,留下张良安抚群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西汉为何定都长安?其实刘邦也很纠结
大汉皇帝
它是中国最晚退休的宫殿,工龄最长,而且面积远超故宫
文言百练:刘敬
汉朝开国第一谋臣、汉初三杰之一:留侯张良(7)
历史悲喜剧---萧何月下追韩信 - 盗夜君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