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九十八)明武宗应州大捷


(九十八)明武宗应州大捷

8月1日,明武宗从京城出发。
经过一番波折,8月28日,终于越过居庸关。
9月1日,到达宣府。
9月19日,到达山西大同附近。
到达山西大同附近,明武宗就自称威武大将军,然后以威武大将军的头衔,调动军队、后勤物资。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明武宗为什么要以威武大将军的头衔,调动军队、后勤物资呢?

大约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多少是有些恶搞的。
总而言之,既大家不希望皇帝坐镇前线,皇帝就以一个虚拟的威武大将军身份坐镇前线;既然大家不希望皇帝朱厚昭坐镇镇前线,皇帝就算用化名朱寿坐镇前线。
再总而言之,皇帝突然发现,有一个叫朱寿的年青军官,文韬武略天下无双,就任命他为威武大将军,并让他全权负责边关一切事宜。
再总而言之,你们可以反对皇帝亲自坐镇前线,总不能反对皇帝破格提拔一个年青有为的军事天才吧。
面对皇帝这种玩法,有关部门那是又好气又好笑;又想拒绝,又不敢拒绝。

第二个原因呢,则是对官僚集团极尽友好之能。
事实上,皇帝以威武大将军的头衔坐镇前线,就等于告诉大家,你们千万不要太紧张。换而言之,我只是一个军事统帅,军事之外的工作,大家能意思过去,我就不会多管的。
再换而言之,千万不要把我当做皇帝,大家平常怎么工作,现在还怎么工作,只是千万不要太出格了。
再换而言之,我绝不会睁大双眼,用桌面上的法律法规要求你们。因为江湖有语,水太清则无鱼,人太精明了,就没法和人相处了。总而言之,作人难得糊涂!
但是,不论你们怎么工作,也得能跟我意思下去。否则,我会很没面子的;如果我很没面子,下手的时候,也难免会没轻没重的。
从这层意义上,皇帝的这种表示,其实是非常友好的。


类似的方法,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形式主义。
事实上,桌面上的许多规定,都是按大道理制定的;作为一个领导,如果就按桌面上的规定要求下属,那就啥事也别干了。
因为,在这种背景下,不论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一片形式主义、甚至是一片弄虚作假。
所以,在许多时候,领导表现的大大咧咧,就是必须的。因为只有如此,下属的工作,才能正常进行。
否则,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大家还怎么干呢?关键是,大家平常就是这样干的啊。更主要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真按桌面上的规则要求人,本身就是刁难人,因为这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这样说,似乎有点太过洗白明武宗。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明武宗坐镇宣府、大同,就是因为草原世界博弈出了强势的首脑,所以宣府大同,成为蒙古人入侵的重灾区。

看到明武宗大张旗鼓的要坐镇宣府、大同;蒙古人一时是有点不敢轻举妄动了。
毕竟,游牧民族的战略战术,就是运动战、游击战,他绝不会和中原王朝死磕的。因为,双方的资源、装备,就是不成正比的。
现在,中原王朝的皇帝,大张旗鼓的要亲自坐镇宣府大同,蒙古人难免是想回避的。
但是,此时的草原世界,正处于全盛之时,自然不甘心示这种弱,所以经过一番犹豫与准备,终于还是再度杀到了宣府、大同一线。

我为什么说,蒙古人,这次是经过一番犹豫和准备之后,才杀到宣府、大同一线呢?
因为,前几年,蒙古人攻打宣府大同,通常都是八九月份。这个季节秋高气爽,最适合作战;而且中原王朝也处于收获的季节,更容易掠夺到东西。
但是,这一年,蒙古人直到九月底,才到达宣府大同一线。

10月2日,中原王朝、草原世界的军事主力,在应州为中心的地区,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
这绝对是一场巅峰对决!
双方的统帅,一个是中原王朝的皇帝,一个是草原世界的霸主。
10月2日到10月6日,战争连续进行了五天,终于结束了。

抛开各种云遮雾罩的细节,单看双方的阵容,就可以知道,这场战争的规模与盛况。
中原王朝的皇帝,草原世界的霸主,双方亲自率军,出现在同一个战场上,硬桥硬马的打了五天时间;想一想,也够惊天动地了。

但是,看着各种云遮雾罩的细节,我们难免感觉,这场战争,就是一场如同儿戏的小打小闹。因为一场会战下来,蒙古人死了16个,大明帝国死了52个人,然后,战争就结束了。
更主要的是,中原王朝的皇帝本来是到那里玩女人的,没想到,遇到敌人入侵,就过去凑了凑热闹。而草原世界的霸主呢,也就是想过去瞅空子抢点东西,一看中原王朝的有所准备,也就虚晃两枪,风紧扯呼了。

回到帝国都城后,明武宗兴奋的告诉大家,我在战场上,曾亲手砍死一个敌人!
类似的说词,并没有任何传奇色彩,不但简单,而且平实。因为他只是在战场上,砍死了一个敌人。绝不是在战场上,砍死十几员敌将,打死几百个敌兵。
更主要的是,为了在战场上亲手砍死一个敌人,就要冒着被砍伤、被俘虏的危险;而绝不是,他在战场上,杀了个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
这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拉风的,甚至还会让人轻视。
问题是,帝国的皇帝,以三军统帅的身份,砍死了一敌人;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皇帝曾冲锋在最前面啊。
这种事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那可不是一般的牛X。

听到皇帝这种话,大家表面上都称赞他,因为,这就是标准的勇哉、壮哉。
但是,大家在内心深处,却都是充满了不屑。
因为,这叫匹夫之勇,您知道吗?身为三军统帅、身为帝国皇帝,您竟然亲自到最前线,与敌人肉搏,您不觉得荒唐吗?
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当年也经常冲锋在最前面。
我靠,您竟然和唐太宗相比......哈哈哈.....您竟然和李世民相比......哈哈哈......。
唐太宗李世民神功无敌,冲锋在最前线,常常一枪就可以挑飞好几个敌人,一轮箭射完,就能射倒一大片敌人。
你杀一个敌人,就需要冒着被敌人砍、甚至被俘虏的风险。你和李世民相比?你有个屁的资格啊!你有李世民神勇无敌,我们也不拦你,因为你头戴主角光环,还有神功附体,问题是,你有个屁啊?
关键是,你突然被敌人砍死了,或是被流矢射死了,对军队的影响有多大,你知道吗?!身为三军统帅,帝国皇帝,你就这样轻率,真是太年青了、太幼稚了。

面对明武宗的应州大捷,官员们表面盛赞他,但是内心,却更充满了各种不屑。
因为据史书所说,什么应州大捷?那就是在扯淡。劳民伤财、御驾亲征,也就杀了16个敌人;关键是,自己却死了52个人!
就这种战果,也能称之为大捷?你要脸不要脸?
你有本事,也如光武帝整一个七千破三十万啊;或是如唐太宗整一个五千破十万啊。

面对明武宗从此经常坐镇宣府,官员们更是连表面的盛赞,也懒得给了。
因为皇帝常年坐镇第一线,官僚集团的压力有多大,你们知道吗?

如果面对前敌统帅,大家在后勤工作上,肯定可以打各种马虎眼、更可以扯各种淡。一方面,大家可以联手,用权势压迫前方统帅,接受相关的潜规则;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利益收买前方的统帅,接受相关的潜规则。但是,面对皇帝,人们还敢这样玩吗?

当然了,只要官僚集团抱成团,皇帝怎么了?皇帝算个屁啊。
什么?军队实际人数,与在册人数不符?
什么?军队内部遍布老弱病残?
什么?后勤物资永远不能足额到位?
官员们有一百个、一千个理由等着皇帝;也有一百个、一千道客观原因等着明武宗。
总而言之,现状就是这种现状。你千万不要追究具体责任人,因为这种事,向上翻,没准儿能翻到朱元璋时代;向周围翻,没准儿可以把整个帝国政府的官员,都拉下水。
一个成熟的皇帝,面对这种事实,自然也知道,难得糊涂、水至清则无鱼。因为你真的叫这种真儿、认这种死理,那就啥也别干了;最后无非是把自己气得半死,也让整个官场一片怨气。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官员们和主管官员们扯这种淡时,相对底气更足;和皇帝扯这种淡时,相对有点底虚。毕竟,你的升降沉浮,就掌握在皇帝的手上。


应州大捷前后,明武宗希望中央政府拨款100万两白银,专门用于犒赏前方将士。
有关部门的答案永远是,现在的经费实在太紧张了!实在太紧张了!真的实在太紧张了!
您不相信,我们可以把账本都给您送过去,您自己可以慢慢看。总而言之,一年入账,也就那么几个钱;花着花着,就要见底了。

再说了,什么你要用这些银子,犒赏前方将士?地球人都知道,你是想用这些银子去泡妞,或是用来和你的狗腿子胡吃海喝。

皇帝一心要100万两白银,有关部门说,最多只能拨20万两;再多要,真是一两银子,也凑不出来了。
讨价还价的久了,明武宗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最后就告诉有关部门,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但是,你必须得给我筹到100万两白银,你们就是出去抢劫,也得给我弄出这100万两白银!
因为,让将士奋勇杀敌的时候,我一再说,只要大家奋勇杀敌,奖赏是不用考虑的!
需要我兑现承诺时,我就跟大家说,政府经费实在太紧张了,所以大家必须担待着点。
你X的!我以后,还出去混不混了?
总而言之,还是前面的话,你们必须得给我筹100万两白银,你们就是出去给我抢劫,也得给我弄出这100万两白银。

当然了,皇帝底线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你们可千万别逮住我这句话,胡折腾的没边没沿;你们真敢这样玩,我会让你们知道,我绝不是吃素的!
我懒得睁大双眼要求你们,并不意味着,我啥也不知道;我天天满世界乱转,那就不是白转的。
很多人都跟我说,随便抄几个市级官员的家,就可以抄出上百万两白银。因为,民谣有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真心说,我不愿意再用刘谨那样的恶人了,但是你们不要逼我!把我逼急了,我随便放出一条疯狗,就能把你们咬得连哭带叫的。

虽然说,官僚集团抱成了团,皇帝也无可奈何。但是,说一千道一万,皇帝经常深入第一线,肯定会掌握太多的第一手材料,在这种背景下,主管官员和皇帝扯淡的时候,难度就比较大了;虽然说,一个成熟的皇帝,绝不可能按桌面上的大道理要求官僚集团,但是,官僚集团也会因此压力山大的!


我这样说,无意认为,明武宗就是全心全意代表大明帝国的根本利益,更无意认为,明武宗就是全心全意代表老百姓的利益。因为说一千道一万,他就是一个封建皇帝。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明武宗的是是非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应州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比较奇怪的战争?
明武宗应州之役让蒙古30多年不敢南侵,明朝:大捷!清朝:假的
军事天才创造了应州大捷
代懿王朱俊杖:进击的庶人之子,应州大捷见证者,甲申兵变亲历者
明武宗应州大捷:究竟是一场被抹黑的胜仗,还是被粉饰败绩的败仗
成吉思汗对蒙古妇女下了道特殊命令,却让明朝皇帝背了500年黑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