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是不发脾气的人,越不值得深交 | 防御机制过强的人都很危险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同样也不可能存在着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特质,有的人天生情绪起伏的,遇到一点小事就乱了方寸,有人稳如泰山,无论面临着多大的困境,他都能心态平和,坚定不移。
在大多数人看来喜欢发脾气是不成熟的表现,因为只有小孩子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成年人经历了风风雨雨,早就练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领,所以不把情绪放在脸上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长。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倒也未必。
越是不发脾气的人越不值得深交。
情绪究竟是什么?心理学指出情绪是个体在受到外部的刺激后,内在所产生的思维活动变化,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脾气如何,其实就是在说它在不同场景下所出现的情绪反应模式。
脾气具有着显著的个体性差异,哪怕大家面对的是同一件事,但由于内在想法的不同,每个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经常发脾气的人有着较为强烈的情绪反应模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情绪化,这类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但凡受到环境的刺激,他们的情绪就会极为敏感,既然失去理智,一味的沉浸在消极的状态中。
情绪化不光会伤害到个人的身心健康,同时还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扰。
不过我们也不能直接断定情绪化就是错误的或是不成熟的表现,因为人都是情感动物,在面对特殊事件之时,我们不可能冷血的不为所动。
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是情绪体验能力作用的结果,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情绪,那他就相当于机器,毫无感知能力,也无法给别人带来情绪反馈。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与关系普通的朋友相处时我们给出的反应多半是客气的以及理智的,可一旦两个人的关系愈发熟络,甚至于达到了死党的地步,彼此就会不自觉的放松下来,少了一份顾忌,但多了一份随性。
在与真正的好朋友相处时,我们也更愿意说出内心所想,毕竟对方是经过了重重考验的人,他们理应值得被信任。
自我心理防卫机制,隐藏真实想法。除了与特别值得信赖的对象接触之外,我们在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都会下意识隐藏其内心的想法,用社交化的面孔与其打交道,心理学将其称之为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一种自我心理防卫机制,假如你不使用人格面具,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全部暴露在外界,你就很容易被别人抓住软肋,进而受到伤害。
虚伪不是贬义词,适当的虚伪可以帮助个体更快的融入集体。
正如文章一开始所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正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甚至是彼此冲突的,所以为了融洽相处,大家必须要隐藏起真实的性格,从而以随和且能被大众接受的样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无论你属于哪一种情况,绝大多数人对人格面具的使用都具有着相应的选择性。
正常人都会在与亲近的人相处时卸下面具,与陌生人相处时戴上面具,但有一类人却完全不同,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从不展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对所有人都保持着伪装,不仅如此,他们还习惯于动用各种手段暗中为自己谋利。
这类人有着极强的情绪管理能力,他们哪怕极度厌恶一个人,也可以在他的面前谈笑风生,假装友好。与这类人深交有着极强的危险性,因为你完全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本我的部分被压抑。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本我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或者说是底层欲望,而操纵们的则是极端利己主义。
从不在他人面前发脾气的人并不是真的没有负面情绪,仅仅是因为人格中的本我部分被压抑了。
适度的压抑固然可以让场面不至于闹得那么尴尬,但情绪若长时间压抑着,却又得不到释放,那么它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彻底爆发出来。
这也就是平时不发脾气的人一旦发脾气就非常可怕的本质原因。总而言之,有情绪显露说明对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他从来都不发脾气,那就要谨慎的与之交往了。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有的人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有些
心理学家: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
星座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因为它源于你的心
“榴莲型人格”告诉我们:什么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UC头条:如果你身边的朋友从来不发脾气, 千万不要和他深交
警惕你潜意识偷偷做的这件事,它可能会伤害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