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真卿在许昌的生命绝唱

文丨易书生 

前些日子回许昌,与一位书法领域颇有名声的朋友聊起古今书法家,其中一点见识引起了朋友的共鸣:中国古代是没有专职书法家的,颜真卿的人生,远比人们熟知的还要轰轰烈烈。许昌有过颜真卿书法的故事,也有颜真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奏响的一曲“仗节死义”的万古悲歌。

1

颜真卿以书法传于世,其实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不低。他“少好儒学,恭孝自立。”二十六岁的时候得中进士,两年后,经吏部铨选试《三命判》入高等,举拔萃科,得授官职。后来,在入勤政务本楼参加“博学文词秀逸”制科考试,高中榜首,绝对的高材生。此外,《全唐诗》共收录颜真卿27首诗词,其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诗句,至今耳熟能详。很多人熟悉的《祭侄文稿》,通篇240多字,情感激越,自然流畅,直抒胸臆,人品气节、文品情结与字品境界高度融汇一体,至今读之,让人心胸激荡。

颜真卿在军事上的才华也是彪炳史册。他担任平原郡太守,受节度使安禄山管辖,却早早觉察到安禄山谋反之心,暗暗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囤积粮食。安禄山叛唐,除平原郡之外,河北二十四郡尽皆失守。颜真卿韬略满腹,迅速将三千城兵扩充至万人,选将任能,合纵连横,说服河北一十七郡联合抵抗安禄山,并被推举为二十万联军盟主,在河北平乱,横绝燕赵,军威大震。随后,又担任河北招讨使,辅佐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大将讨叛贼,曾以三郡之师大战反贼,斩敌首万级,生擒一千余,战绩辉煌。

颜真卿为官理政,是难得的治世能臣。他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纾解民困,政声斐然;任临川内史,使“浇风莫竞,文政大行”,颇受赞誉;担任监察御史巡视五原,辨决平反冤案;巡查河东朔方,上奏弹劾有悖人伦的县令;为蓬州和抚州等地方官,救灾恤患,治陂灌田,民众感念恩德,立祠以祀;安史之乱,王朝秩序大乱,他却“绳治如平日”,凡不合制度者,无论大臣皇帝,皆鲠直谏言;大乱甫定,他不遗余力修整礼法条例……

颜真卿立朝正色,崇德尚礼,尤尊忠孝,身体力行,尽忠尽孝,刚烈守贞,为维护朝廷不惜一命。他一生历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皇帝,虽一腔忠心向明月,却奈何明月照沟渠,又拒绝趋炎附势,而屡遭小人排挤打压,进而索取了性命:皇帝的大舅子杨国忠恶其秉直,贬其出朝堂到洛阳、平原为地方官;宰相苗晋卿厌其言,再次将其外放陕西、河南、江西为地方官;念旧的颜真卿串联官员探望老皇帝,太监李辅国替主子出头,再贬其为蓬州长史,之后又丢到了四川;宰相元载独揽朝政、排除异己,又将碍事的颜真卿贬到了湖北;宰相杨炎一心改革,贪功求进,颜真卿“以直不容”,被剥夺了实权。颜真卿遇到的第六个小人,也是最终要了他性命的人。

2

德宗李适在位时,有幸臣卢杞,相貌奇丑如鬼,却有口才,向来以嫉贤妒能、狠毒阴鸷闻名。卢杞颇擅长书法,却妒忌世人推崇颜真卿的书法。卢杞的父亲卢奕与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在抵抗安禄山的战争中一起战死,颜真卿曾亲手将卢奕的首级接续蒲身,入棺安葬,也因此一直拿卢杞当子侄对待,即便卢杞当了宰相,有错依然直言批评,让卢杞更加不舒服,多次暗示颜真卿要把他外放。颜真卿说:“你父亲的首级被安禄山派人送到平原郡的时候,脸上全是血迹,我不忍心用衣服擦拭,都是亲自用舌头把上面的血迹舔干净的。你现在却容不下我,真的这么狠心吗?”卢杞赶忙下拜致歉,心中却更加憎恨,伺机陷害已过古稀之年的颜真卿。

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以李希烈为检校司空兼淄青节度使,征讨割据淄青的李纳。已经一步步坐大的李希烈乘机率所部三万人移居许州,也就是现在的许昌市魏都区一带,与李纳暗结唇齿,并派使者串联魏博节度使田悦、幽州节度使朱滔,图谋叛唐。在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叛唐称王后,李希烈也自封为建兴王、太尉、天下都元帅。建中四年正月,李希烈所部袭取汝州、攻取尉氏、围攻郑州,屡败官军,凶焰一时无双。

德宗李适焦头烂额,向他的“贤臣”卢杞问计,卢杞趁机借刀杀人,给颜真卿下了一个死套,向皇帝献策:“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意思是说颜真卿德高望重,有天下信服的才能,派他前往宣谕皇上的旨意,军队都不需要动就可以让李希烈罢兵投降。

对于这一段历史,对比之下,《资治通鉴》比《新唐书》等史书记载的详细些,而且,即便透过文言文字,依然能感觉到卢杞嫉贤妒能的“捧杀”滋味,昏聩的德宗皇帝依卢杞之策颁下诏书,满朝文武尽皆失色。任谁都清楚,此去许州凶多吉少。尤其是这时候的颜真卿已经七十五岁,无疑是被推向了一条不归路。朝中重臣李勉听闻此事,认为国家不仅会因此失去一位功勋元老,而且朝廷会因此蒙上巨大的耻辱,秘密给朝廷上奏表请求把颜真卿给留下来,却没有起作用。

对于卢杞的用意,颜真卿心知肚明,但是,颜真卿生于京城的官宦之家,或者说是学者之家,书香门第,虽三岁丧父,随母殷氏寄居外祖父家,但自小受母亲殷夫人教育 ,至孝知礼,儒教熏陶甚厚。他有个堂兄名杲卿,安史之乱时任常山郡太守,城破被俘,坚贞不屈,乃至被一刀一刀剐去身上的肉,仍然痛骂不绝,安禄山大怒,割掉了他的舌头,没有了舌头,他双目怒视,口中含混还骂,终以身殉国。他的幼子颜诞、侄儿颜诩等举家亲属被杀者三十余人。被称作“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所祭之人季明也是颜杲卿的儿子,此战之中被叛军俘获,要挟颜杲卿不成,被当众斩首戮尸。颜真卿于两年后寻得季明首级而祭,泣作祭文,满纸血泪。可以说,一如颜杲卿痛斥安禄山时所说:颜真卿家世代为唐室的忠臣,杀贼以酬天子谢天下。颜家忠君爱国,鞠躬尽瘁,一门忠烈!颜真卿久有忠君之名,也曾得到多位皇帝称赞,唐玄宗称赞颜真卿:“忠能保国,孝能保家,怀不二之心,秉难夺之操。”唐肃宗赞其“德重才博,久而益彰。深竭忠贞,克著名节……”

颜真卿由书生到官场的秉直之臣,再到盟军统帅,无论立于朝堂,还是屡屡被罢黜为地方官,再屡屡以功绩回到朝堂,靠的是满腔忠君之心和卓然不群的才华,但是他并不贪恋权位,早在大历十三年正月,年已七十岁的颜真卿三次给代宗皇帝上表请求致仕(退休),未得准许,古稀之年依然兢兢业业。

颜真卿的这次许州之行,报了死志。“受命之后,不宿于家,亲党不遑告别,介副不及陈请”。于建中四年正月十七日,以“太子太师淮西宣慰使”的身份,启程前往许州宣慰李希烈,随行只有侄子颜岘和家僮银鹿等数人。

从陕西到河南,颜真卿一行途经东都洛阳,河南尹郑叔则再次发出警示:若是前往,一定不能幸免。最好是稍作逗留,等待尔后发来的命令。颜真卿说:“君命也,将焉避之!”这是皇上的命令啊,君命不可违,我能躲避到哪里去呢!

3

此时的许昌,哦,应该叫许州,自魏黄初二年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为许昌,经历了北魏将军周几夷灭城池,许州城于废墟之上再次涅槃重生,至唐代仍是中原重要藩镇,守国抑暴,名噪一时,唐高宗李治三临许州,一度改置都督府,建号忠武军,李希烈占据于此更可俯仰梁、郑、陈、蔡之间。

建中四年年初,颜真卿由京兆府长安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宣读皇帝诏旨,迎接他的却是千余人环绕着谩骂羞辱。史书记载,李希烈生性残暴,嗜血极恶,手下都怕他。但是,若非狠人,会走上反唐称帝之路?

李希烈安排了千余养子谩骂,并拔出刀剑比划威胁,做出争相割食他的样子。颜真卿面对辱骂和威胁,却是“足不移,色不变”,毫不畏惧。李希烈见此情形,忙用身体遮挡住他,做出维护的样子,并挥手令众人退下,将颜真卿安置住进馆舍,礼貌对待。

为了给朝廷制造一个假象,李希烈逼迫颜真卿给朝廷上疏洗刷他的罪名,谎报他没有造反。颜真卿却坚决不从。有史料记载,李希烈见逼迫颜真卿不成,转而诈遣随行颜真卿的颜岘及官吏数人相继入朝奏请,德宗没有答复。但是,我读元稹所做的《授颜岘右赞善大夫制》一文所述“惟尔岘尝与从父太师深犯蜂虿毒螫之下,太师没焉。尔之不回,幸而能脱,终超逆地,来谒奉天。”觉得颜岘应该是在颜真卿被杀之后才回到朝堂。颜真卿作人坚刚如铁,律下甚严,随从与他一样重情重义。譬如:随他深入虎穴来许州的随从之中,还有一个名叫银鹿的家僮,本是颜岘的家僮,事颜真卿终身,有此祸患也不避而身故。

最初,李希烈对待颜真卿还是比较宽待的,甚至允许颜真卿有书信来往,但是,颜真卿每次给诸子写信,只是告诫严加奉祭家庙,抚恤孤苦贫弱的人,再也没有其它言语。

李希烈派遣已经归顺他的唐宗室子弟李元平来说降颜真卿。这个李元平身为宗室子弟,本湖南判官,薄有才艺,性疏傲,敢大言,好论兵,被举荐给宰相卢杞,视作有“将相之器”,擢为汝州别驾,知州事。李希烈的军队突袭围城,李元平看到李希烈就吓得“便液污地”,气得李希烈大骂道:“盲宰相以你来抵挡我,多么看轻我啊!”让这样成色的人去劝降,这李希烈也太小看了颜真卿。颜真卿痛叱李元平道:“尔受国委任,不能完成使命,是看我没有兵刃杀你,就来劝我吗?”

李希烈原本还有遣还颜真卿之心,劝降不成反被训斥的李元平却暗中写密信劝阻,谏言把颜真卿留下,不让他回去。别看李元平胆小如鼠,官场之上应该也是长袖善舞,否则,也不可能在此后李希烈称帝的时候被任命为宰相。颜真卿因此继续被拘留于许州

颜真卿被扣押囚禁于许州,皇帝如果没有一点动静,肯定也说不过去。

三月,德宗李适任命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节度使,率领一万多人东讨李希烈。又命江西节度使李皋、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山南节度使贾耽、永平节度使李勉等,率领各自军队共同讨伐,但是不敌李希烈的部队,荆南节度张伯仪全军覆没。李希烈以所获张部旌节及阵亡将士的首级,在颜真卿面前夸耀展示,颜真卿寸肠欲裂,痛哭扑地,气绝后又苏醒,再不与叛将说话。

朝廷还曾派出部队对叛军进行偷袭,但是,消息泄露,派出的部队全部遇害。

朝廷又命神策将刘德信统领一支人马讨伐李希烈,同时命李勉为淮西招讨使,哥舒曜为副共同平叛。李勉上表道:“贼军以精兵围攻襄城,许州必然空虚,不如直捣许州,襄州之围可解。”未及朝廷答复,便命部将唐汉臣与刘德信攻袭许州。二将离许州还有数十里时,接到朝廷诏令,责备违诏出兵,只得返回,结果在扈涧遭到敌军袭击,辎重兵械全部丢失。唐汉臣逃到汴州,刘德信逃到汝州。李勉担心东都危急,另派四千兵马前去助守,被敌军截断后路,不得返回……此中,是不是有奸臣作祟,深入考究实在也没多大意义,只能说,唐军仗打的很窝囊,李希烈的叛军很凶猛。

李希烈得势而猖狂,摆下宴会,大会朋党部属,还把颜真卿也召至宴会之上,却安排倡优在歌舞中谩骂朝廷。颜真卿毫不留情面,当面斥责道:“你是大唐的臣子,这是臣子的作为吗?”拂袖就要离开宴席,让李希烈很没有面子。

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遣使者到李希烈那里,上表称臣,劝李希烈当皇帝,那些使者甚至向李希烈行跪拜皇帝大礼,说:“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明威武,得自天授,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如韩信、白起被害的大祸,希望都统早称皇帝尊号,使全国的臣民知道有所归依。”

李希烈把颜真卿召来,让颜真卿看这些,并说道:“现在冀魏赵齐四王派遣使者来拥戴我,不谋而合,太师看看这形势,难道我仅仅被朝廷猜忌就要无地自容吗?”

颜真卿轻蔑地道:“此乃四凶,何谓四王!你不肯自保已有的功劳业绩,做朝廷的忠臣,反而与乱臣贼子坑壑一气,难道想与他们一齐覆灭吗?”

李希烈听罢此言,心中不快,将颜真卿扶了出去。

另一天,颜真卿与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四镇派来的使者一起参加宴会,那些使者对颜真卿说:“我们对太师您的德行闻名已久。现在李(希烈)公正准备称帝,刚好您就来了,岂不是天意?李公若当了皇帝,您还不就是第一优先的宰相人选吗?”

颜真卿怒叱道:“尔等难道就没有听说过颜杲卿在常山的事迹吗?那是我的兄长。安禄山造反,他是第一个举义对抗的,后来虽然被掳,但是,骂贼不绝口而死!我现在年近八十岁了,身为太子的老师,我坚守臣节,不惜一死,岂能受尔等威胁!”浩然正气,令诸贼失色,不敢再说话。

利诱不成,李希烈转而威逼,派驻十名衣甲军士严密看守颜真卿馆舍,并在庭院挖了方丈深的土坑,扬言要将颜真卿活埋。颜真卿见此阵势,怡然不惧,对李希烈说:“死生分矣,何多为!”不就是一死吗,何必玩这么多花样!快一剑砍死我吧,你心中一定会很痛快!李希烈也会做样子,忙向颜真卿道歉,心下恨成什么样就不知道了。

颜真卿在许州与李希烈及其同党的诸多交锋,见诸各种史籍,我大致对比参详,感觉记述的言辞和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因现场或追记转述的差异,有所不同,但大致如此。

颜真卿文武兼备,于危难之际,也曾想过要绝地反击,并不是一味求死图取虚名。

十月,李希烈部将周曾、康秀林想偷袭杀掉李希烈,要尊奉颜真卿为帅。颜真卿便与之密会谋划,欲有所作为,不料事泄,周曾被杀。此事也引起了李希烈的警惕,就把颜真卿押送到蔡州。

至此,从建中四年正月到十月,颜真卿被奸人谋害,困禁许昌有大半年的时间,再次归来,已是天人相隔。

浙江省博物馆藏有南宋嘉定八年留元刚编集的《忠义堂帖》,为颜真卿墨迹付工摹勒上石的一部汇帖,其中有帖无书写年月:“真卿奉命来此,事期未竟,止缘忠勤,无有旋意。然中心,始终不改,游于波涛,宜得斯报。千百年间,察真卿心者,见此一事,知我是行,亦足达于时命耳。”明赵《石墨镌华》认为:“观其词意,乃使李希烈时也。”我以为,此贴或许书于蔡州,但其名《奉使许州书》更为合适。颜真卿不违皇命,奉使许州,已无归意,只望这赤胆忠心,留于千百年间,知道他颜真卿此事此行就足矣!“人心无路见,时事只天知”!至少,许州,许昌,见证了颜真卿生命的最后绝唱,烈烈忠节,述于后人,千古不朽!

4

颜真卿过往与许州其实还是有一些交集的。譬如:嘉靖年《许州志》《欧阳修集》之集古录都曾记载:许州曾有颜真卿撰并书《张敬因碑》残片。欧阳修在滁阳时遣人到许州临颖县求得之。书家赏评之:此碑虽仅存二三十字,但从字体上来看,却也宽博深厚,神韵肃然,不失颜真卿大历书风。此碑之命运,如颜真卿之多舛,然精气傲世,虽千百年,点滴寸芒,亦能浩气不绝。

颜真卿被移囚蔡州,依然与李希烈进行针锋相对的抗争,决不为李希烈登基仪式谋划;面对焚烧之危,毫无惧色,径身蹈火;决不屈节领受逆贼“圣旨”。

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张荐等上书朝廷,请以李希烈亲属三人赎回颜真卿。但是,奏折被宰相卢杞扣压。颜真卿活命的最后一丝希望荡然无存。

唐德宗兴元八月初三(784年8月23日),抵死不屈的颜真卿在蔡州龙兴寺,被李希烈派来的辛景臻等缢杀,时年七十六岁(一作七十七岁)。一代忠臣大家就此陨落。

正统帅大军平李希烈之乱的陇西李氏曹王李皋闻讯,悲泣流涕,三军为之痛哭。德宗李适闻讯,为他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另赠钱五十万、粟二百硕。

颜真卿被杀半年后,叛乱平定,魂兮归来。淮西节度使陈仙奇派军将护送颜真卿的灵柩回京,颜真卿之子颜頵、颜硕至汝州襄城县迎丧。襄城县位于许州城西南二三十公里处,唐属汝州,金改属许州,现在仍隶属于河南省许昌市。同年十一月,颜真卿灵柩运抵京兆万年县凤栖原祖茔安葬。

对颜真卿的殉节地龙兴寺的具体位置,有人认为在汝南天中山下,有人则认为在确山县的北泉寺,因为北泉寺内有鲁公祠,是为纪念颜真卿而建,据说当年颜真卿被李希烈缢死于寺内银杏树下。2008年,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汝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和孝镇邱井村发现了两块和龙兴寺有关的石碑,为研究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殉节地——蔡州龙兴寺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线索和实物资料,更为后世祭祀英魂提供了具体地标。

至于李希烈,于颜真卿被杀两年后,被牙将陈仙奇鸠杀。

奸人卢杞做宰相三年,迎合圣意,嫉妒贤能,党同伐异,擅长嫁祸诬陷阴毒残忍,宰相杨炎、张镒、御史大夫严郢、太子太师颜真卿等人都先后死在他的手上,他推举的同党关播、于颀、赵赞等人扰乱朝政。颜真卿被杀半年之后,卢杞也因罪大恶极使天下人人鄙弃,死于澧州。苏洵曾评价:“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

德宗皇帝曾说:“众人议论卢杞奸邪,我为什么不知道?”李勉回答:“卢杞奸邪,天下人都知道。唯有陛下不知,这正是他的奸邪之处!”曾有学者发文“论唐德宗与卢杞的君臣关系”,认为:“卢杞在一定程度上替德宗背负着骂名,这就使得心中歉疚的德宗在国势稳定之后希望再次启用卢杞。”历朝历代,代代有奸臣,这就如同王朝之诅咒一般挥之不去,杀之不绝,德宗李适如此罔顾奸臣当道,大有可容奸佞而不容天下之决绝,也铸就了他在位二十七年,民怨最甚、政局至恶之黑暗时段。一人之恶,足以臭世!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我观颜公之书,如见斯人,文武节义身,雄魂铸“颜体”。这是颜真卿的道。

身为许昌人,于此历史长河,端望古今,一曲悲歌耳畔回响,那是生命之绝唱。暮年赴死非虚名,仗节死义可称雄,奸佞当道谁人羞?许州何幸证颜公!

2020-9-29、30于京城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易书生,闻道阁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奸臣传:卢杞(唐朝)
颜真卿缢死汝南的前前后后
大唐宰相,国库因他财源滚滚,他却因卖自家房子遭皇帝绞杀
唐纪四十七(三)--奸相卢杞  
忠而获罪,书法大家颜真卿是如何被奸相卢杞构陷致死的呢?
大唐的兴衰:从安史之乱到宪宗中兴(二十六) 风雨欲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