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壤墒情变化与覆膜种植玉米密度有关系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明确几个概念,同时,还需了解土壤墒情变化的原因和找出土壤墒情变化与气温变化、生长量变化的响应关系。笔者根据近几年田间试验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如下:#品味凉州#

一、概念。一是地膜覆盖。用不厚度(0.011mm、0.008mm)、宽度(140㎝、90㎝、70㎝),在玉米田一般采用全膜覆盖、条膜覆盖结合垄作、平作等进行栽培。二是密度。通俗些说就是亩保苗数,一般玉米为3500~5500株/亩之间。三是土壤墒情。一般指田间土壤有效含水量。四是蒸发。通过太阳照射地面,土壤水份损失的过程。五是蒸腾。太阳照射植物组织表面,植株体内水分损失的过程。(以上概念未严格按定义解释,只是为了容易理解而做的一般性表述。)

二、分析。在玉米栽培方式相同情况下进行分析。一是播种到出苗前。玉米播种后在还未出土前,农田水份的损失主要为蒸发损失,由于农田大部分土壤被地膜覆盖,单位面积上密度大的地块破膜孔多,所以通过膜孔蒸发量就相对大一些,因此,密度小的地块土壤含水量高。二是苗期到拔节。玉米从出苗到拔节一般要蹲苗促根、不灌溉,农田水份的损失变为土壤蒸发和幼苗蒸腾,此时,单位面积上密度大的地块破膜孔多、苗多,蒸发量、蒸腾量均相对较大一些,因此,密度小的地块土壤含水量高。三是拔节期到灌浆期。从拔节期开始随着玉米地上部分营养体的增加,到玉米完成授粉、果穗膨大、灌浆完成,农田水份的损失为土壤蒸发和植株蒸腾,此时,单位面积上密度大的地块植株数多、叶数多,盖住农田裸露土壤面积也相对大,在蒸腾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蒸发量就相对小了一些,因此,密度大的地块土壤含水量高。四是灌浆期到成熟。到灌浆期,玉米株高、叶数、叶面积基本定型,且地上部分基本覆盖了地面(密度特别小、行距特别大情况除外),随着果穗成熟、植株衰老、叶片功能丧失、秋季气温降低等原因,农田水分通过蒸腾、蒸发的损失减缓,影响变小,高密度、低密度地块水分相差不大,农田土壤水份基本保持相对相等。

三、综述。玉米田土壤含水量,在拔节期以前密度小的地块土壤含水量比密度大的高;在拔节期到灌浆期,密度大的地块比密度小的地块高;从灌浆期以后,密度大的地块和密度小的地块土壤水份相对相等。

由于玉米生长是连续的,此文所表述的玉米生育期划分是相对的,不可硬性套用。另外,笔者在认识上、分析上、描述上的不正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品味凉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墒情信息丨夏玉米开始抽雄,农田墒情适宜
2022年绿豆生产技术意见
玉米播种的技术要求,你知道吗
种植小麦,为什么有人每亩播种30斤,有人每亩播种50斤?
玉米在土壤墒情不同时,播种深度也有大学问!
注意!春玉米播种要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