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要“宽”、“严”、“质”、“度”,四者合一

家庭教育中的“宽”与"严"

家庭教育中如何把握对孩子的宽严分寸,确系一件非常困难之事,很难准确把握。不过,就当今的大多数家庭来说,恐怕宽是主要倾向。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管教过分宽松,对其不当要求过分宽纵,对他们所表露出的毛病过分宽容,对其所犯错误过分宽恕。一味的宽,就会疏于管教、降低要求、毛病越来越多、错误愈犯愈严重,最终不可收拾,酿成大错。

一般来说,为了子女成材,还是稍严一点为好。清代学者张履祥曾说:“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父严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一点,今后“贤”的可能性大一些,至少不至于滑入“不肖”的泥淖。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则说得更加肯定:“不严不能成器。”如果希望孩子成器、成大器、成国器,看来舍"严"则别无他途。但是,是否越严格越好呢?也不见得。尤其在我国,家庭教育的民主化程度不足,个性化水平不高,若“严格”过度,就可能造成孩子的无能,影响其独立的社会生存能力

成都武侯祠有副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不审势即宽严皆误”。虽然这主要是谈如何治国的道理,但是用来指导教育孩子,也是颇有启迪的。“攻心”可理解为要善于与孩子沟通,走进其心灵世界;“审势”则是审查孩子的客观实际,区别不同情况来把握宽严的分寸。

比如,对性格内敛的孩子适当宽一点,对性格外向的则稍微严一点;对乖巧听话的适当宽一点,对桀骜不驯的稍微严一点;对温和敦厚的适当宽一点,对刚烈暴躁的稍微严一点。再者,当孩子有不良行为甚至危险举动时,家长就应果断制止以免其错误继续发展,甚至可以严厉惩罚以防止他们再犯。

但是,当孩子正处于学习之类的动脑筋的活动时,气氛就不宜过于严厉。严厉过度会使孩子的大脑处于恐惧惊惶之中,不利于其学习钻研。而且必须明白的是:严,并不是凶神恶煞、声嘶力竭,也不是暴跳如雷、歇斯底里,更不是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打巴掌,而是严谨的家规、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检查、严明的奖惩、严肃的纠错。

比如,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能如狼似虎地一旁监视;如果孩子稍微做错了一点,家长不能厉声训斥,甚至一巴掌打过去。这样的“严”不仅是对孩子大脑正常活动的一种抑制、一种扰乱,更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摧残、一种伤害。当然,这些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还应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情况而灵活掌握,适当区分。此外,不论宽还是严,都要有依据、有原则,不可意气用事,随心所欲。

比如,父母不能轻松闲暇时就宽一点,紧张忙碌时就严一些;也不能家境富足时就宽一点,经济拮据时就严一些;更不能心情舒畅时就宽一点,心烦意躁时就严一些。也就是说,宽严要有科学依据,要有基本原则,不能忽松忽紧、忽宽忽严,以免孩子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尽管,宽严的分寸很难把握,但就时下情况而言,鉴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而且世象纷繁复杂,各种思潮泛滥,为了孩子不致误入歧途、滑向深渊,一般情况下以稍严为妥。这正如《古今图书集成》里所说:“治家之道,与其失之于宽,宁过于严。”宽一点可能衍生出无数烦恼、无穷优虑,严一点则可能减少几分失足的风险,增加几分成材的保证。

爱孩子的“质”与“度”

爱护自己的孩子,这大概是人类乃至所有动物的天性。但到底如何爱?怎样把握爱的尺度、提高爱的质量?恐非每个人都能交出圆满的答卷。有的爱显得肤浅,有的爱则相当深沉;有的爱较为直白,有的爱则颇为含蓄;有的爱的强烈,有的爱的温柔;有的爱偏重于物质,有的爱侧重于精神…成天嘴里喊着、经常歌里唱着“孩子孩子我爱你”,但真正对孩子的成长却关心不够、付出不多,这也是一种爱,但无疑比较肤浅。而且,爱要把握一定尺度,不能爱过了头,也不能爱呆了,更不能爱傻了,不然就反而降低了爱的质量,会逐渐滑入溺爱,甚至嬗变成假爱。

爱孩子,首先就是教育。明代大儒方孝孺曾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如果一味只知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不施以正确的教育,这种爱至少相当浅薄,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爱。教而以善,就是要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陶冶孩子美好的情操,使其富有同情之心、常怀感恩之念等,这就是教育的大义,也是爱的根本。

爱孩子的方式,往往会有所不同,这和各个家庭的境况颇有关系。宋代学者普济断言:“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虽不能说富家子弟就一定骄横、骄纵,但这至少给富裕家庭的父母提了个醒,具有警示作用。据《重庆晚报》载:“南京一位大学生9年换了近500部手机。”这除了表明该大学生见异思迁、挥霍无度、炫耀财富外,也说明该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爱过了头,太娇惯、太溺爱、供孩子的日常消费太放纵了。学生时代的孩子就成了畸形消费的公子哥儿,这样的“爱”不是已经走向反面了么?

明代学者陈荩告诫我们:“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但愿家境富裕的家长们能够明白:为了孩子正常成长,即使富甲一方,对孩子的消费要求也不要一味姑息、迁就,任其纸醉金迷、骄奢无度,而应以理智的态度、俭朴的作风,对孩子严加约束,善加引导,为其成人、成才提供帮助。优裕的物质享受,可能掩盖爱的本质,而忽略了精神陶冶。“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结局,培养出来的一定不是可用之才,而只能是一具行尸走肉。

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爱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人们常说:“严父慈母”,但“P"和“慈”并非父母各自的专利,而应适时转换。也就是说,当严则严,当慈则慈,父亲有时也不妨· “慈”一点,母亲有时也应该“严”一些。《韩非子》里曾说:“家无悍虏,慈母多败子。”为了提高爱的质量,不论父亲还是母亲,如果过于慈和,恐难树立家庭教育所必需的家长权威,而逐渐滑入软弱,最终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此外,再谈谈“父爱”的问题。时下很多家庭,尤显父爱缺失。而父亲一般具有坚强、勇敢、独立、创新等“刚性品质”,在父爱的滋养下,孩子的性格中才会融入坚强的“钙质”,从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坦然面对世间风雨,积极开创人生新局面。并且,父亲常常代表着一种权威和秩序,尽管有的家庭中这种权威常遭质疑,但孩子却能从父亲果敢、严厉的言行中懂得尊重与敬畏,从而培养他们的纪律性与自制力,最终形成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做到“宽”、“严”、“质”、“度”四者合一,妥善把握爱的尺度,父爱与母爱良性互补,严厉与慈祥适时换位,物质与精神两者兼顾,这样的爱就会是有质量的,孩子的成功也就会有保障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
孩子的教育
宽严相济 惩戒有方 让教育更有温度
家长必读 | 你爱你的孩子吗
如何做一个好的父亲
现在这个时代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