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过年了, “大人们,请不要给我贴标签!”

资深育儿专家

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

宛爸 领衔打造

食育|养育|微课|童书|故事|好物

这是我们第 21 篇原创

文|维尼妈妈

阅读需5分钟

我叫Y宝,是一个3周岁的小女孩。

我爱唱歌,爱跳舞,喜欢照相,喜欢坐在妈妈怀里给她讲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

爸爸妈妈是我最好的倾听者,我是个幸福的宝宝。

可是昨晚,一切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昨晚,家里来了好多亲戚。

奶奶来了,姨奶奶来了,叔叔婶婶也来了,还有叔叔家的小妹妹。

她还不到2岁,看起来比我小好多,我很喜欢她,因为她是我最亲爱的小妹妹呀。

我好快乐,我围着她转啊转,和她跳舞,逗她拍拍小手,给她最喜欢吃的小点心。

她也好开心啊,一直在哈哈笑。

这时,奶奶说:“Y宝,去把你的玩具拿出来给妹妹玩吧!”

可是我不想把它们拿出来,因为它们是我的玩具啊,虽然我很喜欢妹妹,但是我还是想自己和我的小狗、小积木、小卡片一起玩。

没什么原因,仅仅是因为它们是我的啊

我向奶奶摇摇头,奶奶露出了尴尬的表情。

姨奶奶也有点不对劲儿了,她对着我说:“这孩子这么护东西啊?”

我不太明白姨奶奶的意思,不愿意借给妹妹,就是“护东西”吗?

玩具是我的,即便是妈妈也不会干涉我的。

叔叔过来了,我很开心。

我喜欢小叔叔,我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欢迎他——做鬼脸。

每次我和爸爸妈妈做鬼脸,他们都会学着我的样子,我教会了他们好多鬼脸,我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很开心。

可是叔叔却没有学着我的样子,他很严肃地说:“别这样,小女孩这个样子不好!”

额?难道是我做错了吗?

我只是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向他打招呼啊,这是Y宝的方式。

我必须把玩具让给妹妹吗?

我必须按照书本里的方式向大人们打招呼吗?

爸爸妈妈并没有说过我这样做错了,可是为什么今晚来的大人们,他们有点不一样呢?

现在,我不想和妹妹玩了,也不想和叔叔打招呼了,更不想让奶奶、姨奶奶要求我这、要求我那,我只想在妈妈的怀里呆一会儿,妈妈的怀抱是最温暖的。

妈妈抱着我,让我觉得舒服多了。

可是那些大人又来了。

姨奶奶说:这么大了还让妈妈抱啊,你看你妹妹都不用妈妈抱了。

奶奶说:我孙女内向……

叔叔说:这孩子性格挺奇怪的,刚才还好好的。

婶婶说:小孩不懂事正常的,但是现在不给孩子立规矩长大就晚了。

……

只有妹妹不说话,因为她还不会说话,她睁着大眼睛奇怪地望着我。

我特别想哭,我讨厌这些大人!

一晚上,妈妈抱着我、维护我,她一直在婉转地和这些大人们争辩。

尽管她面带微笑,但是我知道,妈妈生气了!

她因为那些大人不负责任的话使我受到了伤害而生气了。

我不是内向的小孩,我还不能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我喜欢无拘无束的方式,我不是胆小鬼,我不是不懂礼貌的孩子!

只有妈妈懂我,她知道我有独立的人格,她不愿意我被比较,她知道我也有自尊。

大人们,你们随随便便地给我贴了标签,让我很迷茫,这一枚枚不负责任的标签,像一个个自卑的小种子,种进我的心里。

你们真的爱我吗?还是仅仅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希望我成为如你们所愿的影子?

你们强贴给我的标签,会起到非常不好的暗示。

心理学家说,这叫标签效应,它对我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影响非常强烈。

你们越是说我内向,我就会越内向;你们越是说我自私,我就会越自私;你们越是说我不懂事,我就会越来越不懂事……你们会毁掉我!

我的内心是一张白纸,我会自主地在白纸上涂涂画画,大人们,请不要在我的白纸上贴标签!

维尼妈妈说: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Y宝是我朋友家的宝贝,当她妈妈无比郁闷地把这些经历向我讲述的时候,我想起了看过的无数篇关于“标签毁掉孩子”文章。

马上要过年了,借Y宝的经历,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向各位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大婶婶们友情提示: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请尊重他们,不负责任的标签请您收回去!

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物权意识处于极强的时期,他们还没有“分享”的概念,不愿将自己的玩具分给同龄人,这是极其正常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情绪,他们并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掩饰自己的情绪。

而所有的情绪无关好坏对错,只不过我们该怎样教孩子管理它。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首先我们应当接纳孩子的情绪,尽最耐心去安抚他们。

可能大多数的亲友长辈都不是了解儿童心理的人,他们也仅能站在一个大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作为父母,我们也没有办法去强求他们一定要改变,所能做的,就是在这个时候不去随声附和,不和其他亲戚一样声讨孩子。

我很赞同Y宝妈妈的做法,她对孩子尊重和支持,在孩子被贴标签的时候给予她拥抱和鼓励,让孩子始终保有自我认同而不被扼杀。

Y宝妈妈并没有随着亲戚们的你一言我一语附和着贬低孩子,这是明智且难能可贵的。

爸爸妈妈,永远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在孩子最无助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很多妈妈往往会因为碍于面子,而选择附和、沉默,当孩子被委屈的贴标签的时候,作为妈妈一定要勇敢的站在孩子身边,给孩子安全感。

在此,我想到了这本书,很适合爸爸妈妈们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让自己和孩子都从内心感受到:“宝贝,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很特别!”

这本书名为《你很特别》:


在微美克村里,住着一群小木头人,他们都是木匠伊莱雕刻成的。

他们整天只做一件事,就是互相贴贴纸,他们给那些“好”木头人贴上金星贴纸,给“不好”的木头人贴上灰点贴纸。

木头人胖哥被贴了满身的灰点贴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自怜,不敢出门。

但是当他来到了他的创造者身边,伊莱对胖哥说:“你很特别,因为你就是很特别,不需要任何条件。”

在所有事情中,只有一件需要在孩子的心里扎根,那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知道的一个真理:“在爸爸妈妈眼里,你很特别。”

不论什么时候,无论孩子被如何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作为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维尼妈妈:前媒体记者,专栏作者,亲子阅读推广人。

专注儿童发展心理及精神分析,育儿同时疗育自身

维尼爸爸:电台主播 少儿语言逻辑教学创始人

如何在公众号菜单找到我们的育儿文章

点击菜单栏宛爸食育——育儿热文

有态度的好文章都在这里!

关于这个公众号

由国家高级营养师、高级育婴师

宛 爸

领衔打造的互动育儿平台

10年经验积累 十余万家庭受益

0-6岁宝宝的全方位养育

营养辅食 | 科学养育

育儿热文 | 绘本阅听

好物推荐 | 定期微课

这是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育儿号

宛爸育儿

“用现在守护现在,用未来遇见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人父母,一定要管好自己的那张嘴
致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培养孩子说“我能' _<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眼中的魔鬼父母,他们经常做这10件事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有一种教养是善待“别人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