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手法——通感

  




通感|移觉


  

~海洋的形象~

01

通感,又名移觉,即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味觉多感官的贯通,钱钟书于1962年在《文学评论》首次提出将看到的写得像听到的,将听到的写得像闻到的,这让表达更新颖,给人印象深刻(striking

如:《荷塘月色》的嗅觉与听觉: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微风丝丝,清香缕缕,歌声渺渺,月夜深深

悠悠清凉拂拭面颊,淡淡清香扑鼻而入,幽幽歌声茫茫远远,黑黑深夜踏月而往,没有其他人,只有我和自然,宁静悠远

         02

通感通过多感官联系联想,使受众获得沉浸式体验。通过多种感官的形容词描绘,更让人身临其境,体会其中的内涵,如《阿房宫》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视觉,听觉,触觉三感官结合

How to illustrate that picture?

Feel:冷,凉,湿润,海风,

Hear:静,

See:蓝色,旷远,蓝鲸,波痕

他的形象:冷静,沉默,浩大 


03

注意,以上描写是通过多感官描写(诗歌中重要的描写方法:空动感联色中的),不是通感。通感一定需要感官变换,如巍峨蜀山像黄钟大吕,这里将视觉写成听觉,进行了移觉

由于需要变换,而标志词常用:如,像,仿佛等比喻标志词,因此需要区分比喻与通感

《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比喻,将弹琴声音比作玉盘掉落的声音,也是通感,由于将声音嘈嘈切切比作看到的大小宝珠掉落玉盘情状,同时两个手法同时运用,这也能体现其能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钱钟书在论述通感时这样举例: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

以上两例皆为通感,但又有区分,因此将通感分为比喻的通感和形容的通感

比喻的通感:

苏轼:小星闹若沸

鲁迅:远处的爆竹声不断,似乎合成一片音响的浓云

贾岛:促织声尖尖似针

形容的通感:

冷美人

90度的情节

钢铁音符

以及多感官结合:(诗歌中多为视听结合,但也有嗅觉等)

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01

通感,又名移觉,即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味觉多感官的贯通,钱钟书于1962年在《文学评论》首次提出将看到的写得像听到的,将听到的写得像闻到的,这让表达更新颖,给人印象深刻(striking

如:《荷塘月色》的嗅觉与听觉: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微风丝丝,清香缕缕,歌声渺渺,月夜深深

悠悠清凉拂拭面颊,淡淡清香扑鼻而入,幽幽歌声茫茫远远,黑黑深夜踏月而往,没有其他人,只有我和自然,宁静悠远

          02

通感通过多感官联系联想,使受众获得沉浸式体验。通过多种感官的形容词描绘,更让人身临其境,体会其中的内涵,如《阿房宫》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视觉,听觉,触觉三感官结合

How to illustrate these 3 pictures ?


Feel:冷,凉,湿润,海风,

Hear:静,

See:蓝色,旷远,蓝鲸,波痕

他的形象:冷静,沉默,浩大 

矛盾:左上的平波,看见的是深蓝色的镜,幽深得发黑,听见的是海洋的神秘,右边的白浪涛涛,看见的是海洋在翻滚,听见的是呐喊咆哮,中间,海洋触碰到了生命,蓝色的巨掌擎着一叶绿,上面,我,听见了心跳

03

注意,以上描写是通过多感官描写(诗歌中重要的描写方法:空动感联色中的),不是通感。通感一定需要感官变换,如巍峨蜀山像黄钟大吕,这里将视觉写成听觉,进行了移觉

由于需要变换,而标志词常用:如,像,仿佛等比喻标志词,因此需要区分比喻与通感

《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比喻,将弹琴声音比作玉盘掉落的声音,也是通感,由于将声音嘈嘈切切比作看到的大小宝珠掉落玉盘情状,同时两个手法同时运用,这也能体现其能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钱钟书在论述通感时这样举例: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

以上两例皆为通感,但又有区分,因此将通感分为比喻的通感和形容的通感

比喻的通感:

苏轼:小星闹若沸

鲁迅:远处的爆竹声不断,似乎合成一片音响的浓云

贾岛:促织声尖尖似针

形容的通感:

冷美人

90度的情节

钢铁音符

以及多感官结合:(诗歌中多为视听结合,但也有嗅觉等)

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贺: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居易: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通感」
绝对有料的语文微课:通感
通感例句及辨析
初识通感
爱上《菊花台》 爱上语言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