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情缘】陈世群:感恩九月九

这里是诗人的天堂,文学家的乐园,也是心灵栖息的温馨港湾。随时期待您的到来!


感恩九月九

文/陈世群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又见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战国时代,民间就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并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用意
重阳节还有一个美丽感人的道教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小伙子,和父母妻子儿女过着半菜半粮的日子。一年,汝河两岸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有人病倒,尸首遍地没人埋,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他决心访仙求道法术,战胜瘟魔,为民除害。传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告别妻儿,历经千难万险,翻越万水千山,进山寻师学艺,在一个洁白美丽的鸽子的指引下,于苍松翠柏深处的古庙访到仙踪,没吃没喝虔诚地在庙前跪了两天两夜,感动大仙而拜师。费大仙给了他一把降妖青龙剑,他没黑没夜勤练降妖法门。又是一年九月初的一天,正练剑时,费大仙走到他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抓紧回乡为民除害,救苦救难。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赶回家乡,马上召集众乡亲,把大仙的话给乡亲们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和乡亲们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给每人分一片,说随身带上,瘟魔就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让每人呷一口,说喝了菊花酒就不染瘟疫之疾。安顿好乡亲们,他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等瘟魔。经过激斗,桓景用降妖青龙剑把瘟魔穿心透肺扎倒在地,从那以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后来,每逢农历九月九,人们纷纷带着菊花酒,臂插茱萸,外出登山,既驱邪有感念桓景,逐渐形成习俗,一代代传到现在。造福于民的人,永远被人民记在心里。
感恩九月九,就是感恩岁月留下的一段段厚重而优美的历史,感恩美丽了历史天空的创造者和献身者。
深秋重阳情更伤。看着纷飞的黄叶片片飘逝,迎着萧瑟的秋风凉凉轻掠,嗅着吐蕊的菊花淡淡袅香,听着南飞的大雁声声愁鸣,我不禁想起去世不久的母亲。
母亲是1930年10月出生在月河之阴的南山上,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活了93岁,一生勤劳刚强,吃苦多付出多需求不多。母亲识字不多,却传给了我不少通俗的道理。她没什么文化,仅仅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扫盲班里识了些字,随着整日劳做的推移,扫盲班认识的字也没剩几个了。小时候,母亲给我讲的最多的是戏文里的故事,像什么做人要尽孝,尽孝就不怕天雷抓的奉母求鲤王祥卧冰、感动玉帝董永卖身葬父、忤逆不孝雷打张继宝,好好读书的三娘教子、铁棒磨针、照雪光寒夜苦读,为人不能忘恩负义的包公怒铡陈世美、乌鸦反哺喂饭、勇沉香劈华山救母,美好爱情的孟姜女哭长城,仙女牛郎配等等。让我幼小的心灵扎下为人做事的道德种子。母亲还爱说的就是“毛主席大救星,要好好感谢新社会!”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这天虽不是重阳,但巨星陨落,山河同悲,在中国人的记忆里烙下了深深的悲痛伤痕),母亲很伤心的哭了。
生产队大集体时代,母亲拼命劳动,打麦割稻,翻苕挖地,修渠铺路,挣工分养家。后来姐姐长大参加劳动,母亲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减少,在给一家人做饭、给大忙时田地里连轴大干的父亲、姐姐送饭的同时,伺弄自留地栽苗种菜,养猪喂鸡填补家用。那时候养猪都是用米糠、野菜杂草和泔水喂养,没有饲料,猪是张口货,一顿没吃嚎叫的声震屋宇,母亲便四处拔猪草,尤其是大雨天,披个蓑衣戴个草帽,满沟满田埂拔猪草,甚至到队里的堰塘里捞野藻,常常浑身透湿回家,进门就煮草喂猪。土地包产到户后,姐姐恢复高考上中专参加工作了,父亲到离家十五六里远的恒口利民商店看大门,我到恒口中学上高中,家里就母亲一人耕种田地。记得一年麦收,我喊一帮同学利用下午放学时间给帮忙割麦子,割完麦子运回自家的院坝晾晒等脱粒,由于要回校上晚自习,我就和同学们返校了。夜里突然下大雨,怕麦子淋雨发霉,母亲一个人飞快地把一院坝的麦捆子抱进屋,近一亩半的麦子抱完,累的母亲瘫坐门墩上大口直喘,第三天我回家,看到母亲的两个膀子都肿得抬不动了。1996年父亲去世后,我又远在汉滨区北部大山里的大河中学任教,母亲独自一人生活,耕种着一亩多田,秋栽油菜夏栽稻谷,一年两季忙不停。快七十岁的人了,我和姐姐回家多次说不让她种庄稼,给她说我们养得起她,可她就是不愿意,说急了她表面答应,我们走后她照干不误,没办法我们只好在农忙时节回家抢收抢种。母亲那一代人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总觉得柜里有粮,心里不慌。再者免得让我们花钱给她买,增加经济负担。直到快八十岁了,才在我们强烈的要求下不再种田,身体刚健的母亲只好在自留地里种些蔬菜南瓜,自己吃不完就拿到街上去卖。八十岁那年,外甥在北京工作,姐姐和姐夫带她到北京游玩,她走路比姐姐都快,母亲从未出过远门,她从北京回来高兴地说:“这回开洋荤了,坐了一直想坐的火车,逛了北京城,还看了大救星毛主席的纪念堂!”愿母亲在天堂安息幸福!
  感恩九月九,就是感恩悠悠老去的拂面温暖,感恩刻在记忆深处的谆谆细语,感恩桂花一样浓郁的爱的芬芳,也是感恩自己未来如年轮般一起生长的不悔。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九月九的的重阳,不仅仅是赏菊饮酒,登高望远,祭祖感恩,更应该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感恩九月九,感恩敬老。“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是行走的生活化石和家庭生佛,孝亲敬老,每个家庭应该自觉倾力地关心关爱老人。愿天下所有的老人幸福安康,安享祥和美满的晚年!

【作者简介】陈世群,男,1967年12月出生,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新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从事三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一路走来,经风沐雨,有辛酸,有欢乐,也有些许感悟。闲暇之余,喜读小说、散文,自以为小说如酒,浓烈时让人热血沸腾,醇绵处使人如痴似迷;散文如茶,浓香时沁人心脾,清淡处也淘人情致。有诗歌、散文见于安康日报、乡土文学、作家文学、枫叶诗刊、故乡文学等纸刊和平台。

责任编辑:李宁平
终审编辑:施静云
排版编辑:野  草


乡土文学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丁  村
副主编  李秀珍             
副主编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平台执行主编    第一流
编辑部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期刊执行主编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期刊编辑部主任  刘燕宏
排版工作室主任  朱吉述 

编 委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燕宏   陈 乐   陈贤东      
            彭太光   陈  缘  余   萍 
            雷青云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皇   甫  潘政祥  
           袁晓燕   姜盛武  林晚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阳登高的来历
古人如何过重阳 (图)
重阳节--祝老人们快乐!《重阳节的起源及民俗》
身边本草:重阳节聊聊茱萸
重阳节其实是避祸节
中国节日——重阳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