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 书

 

大地菲芳文学微刊

总617期

2022年05月16日

家  书
文/金震

3月17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为了能找到这一天有什么特殊意义所在,在写这篇文章前,我特意百度了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想看看历史上的3月17日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搜索的结果乏善可陈。但是,这一天对于我来说,却是极其难忘、极其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我新兵连下连的纪念日。经过三个月严苛的新兵训练,将人生中无数“第一次”融入到日常生活之后,终于完成了一名青年学生向一名合格军人的转变。屈指算来,这一天距今整整30周年了。

虽然年代久远,但幸好我保存有当年的日记,还有父亲写给我以及我写给父亲的书信,使我还能够依稀连片回忆起当天的情景。而最珍贵、最难忘的莫过于临出发前十分钟,我幸运的从中队司务长手中接过父亲写来的家信。古语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身受才能感同,对于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新兵来说,能够收到家人、朋友的来信,简直就是荒漠甘泉、续命神器,兴奋激动的心情几乎像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真的是莫大的安慰。 

依稀记得, 1992年3月17日上午9时许,我们新兵四中队在北京南口训练基地的大队部楼前集合,背着背包,拎着行军包,整齐列队,准备登车。我们乘坐的是解放牌141军车,一辆军车大约能坐二十多人,也就是一个排的样子。等我们登上车蹲坐在车厢内等待出发时,中队的司务长急匆匆地向我们这边跑来,一边挥手,一边大声喊,金震在哪里?金震在哪里?有你父亲的来信。遗憾的是,这位注定被我感念一辈子的司务长,现在我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是哪里人了?甚至连他长什么样子也一点记不清了。这封来信的意义之大,对于正在对下连前途未卜、惶恐忐忑的我来说,不吝是一剂治病良药,令我的心情为之一振,愁云一扫而空,而且,这更是一段父爱亲情、青春记忆和宝贵财富。


真巧、真险啊!没有早来一步,也没有晚来一步,接到信不到10分钟,车队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虽说部队有严明的纪律,但整个新兵支队1000多名新兵统一行动,分配到市区的5个支队,还是忙乱的。而且,南口训练基地距离市区部队有近百公里,一旦错过,这封信能够送达我的手上几乎没有可能。

父亲在信中首先说:“春节后,一连接到你两封信,照片也收到了,大家看了你的照片,都很高兴,你的确胖了,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不光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而且能锻炼一个人的体魄。”30年后,现在以评读的心情来品味父亲的这段文字,简洁干净,内容详尽,画面感强,几乎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而且内涵丰富,境界高远,充满了人性之美、理性之光。十分惊讶于30年前偏居一隅的父亲竟然有这样的格局、水准,令我无可而感、无比赞叹。想来父亲在写这封信的时候,也不过是四十五六岁的光景,比我现在还小几岁,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的时候,脑海里不禁回想起他中年时的样子。实事求是讲,这一段文字我是写不出来的。现在,父亲虽然年事已高,耳背体弱,但仍然思维清晰,关心时事,偶尔还写写信,不过不是写给我的,而是写给我的儿子。记得在我儿子初三到现在高二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他都会给我儿子写信,及时给他以信心和鼓励。每次写信时,我妈妈都数落他,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写信,你孙子根本不会看。而我的儿子从没有回过信,但父亲仍照写不误,在我的印象中,至今写了不下四封信。近期一次期中考试,父亲听说我儿子的成绩提了100多名,高兴不已,当晚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并附上1000元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举。我问儿子,爷爷给你写的信你看不看。儿子说当然看啦,字比你写得好看多了。我问写的是什么内容?他说保密。我说你都要好好收藏起来,不要弄丢了。

父亲在信中还说过我的新兵排排长杨德果给他写信和父亲给他回信的事,当时包括现在我都还大为惊讶。在我的记忆中,当年杨排长给我父亲写信,特别是我父亲给他回信的事,杨排长从来都没有跟我说过。这是一件好事啊,为什么不说呢?30年前部队就有这种良好的军地沟通机制,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了。也不知这是杨排长的个人行为,还是当时部队有统一要求,不得而知。

父亲给我写的这封信至今保存,严格来说,我在部队期间,与父亲、同学、亲友所有来往的信件我都保存着,安静地躺在家里的一个角落里。记得有一年,当我得知父母要搬到弟弟家住,老房子要出租时,生怕他们把这些书信当作垃圾扔掉,便连忙向领导请假回家。回到家,我找出书信,一边阅读、一边回味、一边整理,整整一个下午都沉浸在如烟的往事当中。最后,我统一将这些书信放到一个纸箱带回自己的家中珍藏,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等若干年后,再细细反刍回味一番,将往事变成文字,那是一段关于青春的记忆。

随着时代的变迁,好多年没有写信了,记得最后一次写信,是写给刚认识的女友、现在的爱人的,距今也有22年了。还有,保持了近20年的写日记的习惯,也因为谈了恋爱放弃了,体重也随之蹭蹭往上涨,真的是逸豫可以亡身。30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刚下连的新兵蛋子,现在已成了一个中年大叔。在今天这个对于我来说一个特殊的日子,之所以写下这段文字,一方面是缅怀青春,致敬曾经,另一方面更是要告诫自己:不忘初心,与时俱进。


作者简介

金震,银行职员,安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合肥市游泳运动协会副会长。爱好运动、阅读、工作。

请点击标题阅读

金震老师的雅致诗文

1、往事 ‖ 微  笑

2、随笔  ‖ 夜行有感

3、随笔 ‖ 偶得

4、买雪里蕻的五块钱

5、2020年春节随想

6、首游嘉陵江

7、拔牙记

8、一段难忘的青春经历

9、【我们读世界】读书小记

10、【我们读世界】信任

11、【我们读世界】牢记不该遗忘的英雄

12、【我们读世界】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13、流浪猫

14、散文‖ 辣椒酱里的“爱”

15美文 ‖ 冬泳记事

16、风雅绝唱 ‖ 冬泳赋

17、观点 ‖ 当春晚成为民俗

18、声音 ‖ 也评《你好,李焕英》

19、冬泳趣事多

20、阅读欣赏 ‖ 捅马蜂窝

21、深读 ‖ 心流是一种享受

22、生活 ‖ 婚姻像是一本存折

23、【我们读世界】理发老张

24、儿子和我

25、女儿的 “金句”

26、游红石咀公园

27、人物速写 ‖ 包大嫂

28、随笔 ‖ 人间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部队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新兵用成长告诉你!
一等功臣宫维权:炸毁敌人两个哨点,17岁就获一等功
1963年,少尉排长登上天安门城楼,毛主席握手问道:是你口出狂言
背着岁月挪动(第十七章)大哥牺牲
一些人爱美化历史,我就来说两个七十年代发生的例子让大家看一看
天津静海 / 陈德胜 【小说连载】/《​世纪初的情恋上部 第一章:相遇(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