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HSP|从被人拉黑聊起...如果你有高敏感特质,该如何自洽?

欢迎收听「柴米油盐诗酒花」,这是「照见合作社」推出的一档播客栏目。用场景对话的方式与努力生活的每个人相遇。我们用温度寻找力量,用自在诠释深刻;还原真实的喜怒哀乐,以每个人为镜。

「照见合作社是由女性发起,主张“日常即修行”的场景分享类社区。通过文字和声音,我们尝试理解自我和他者;建立社群,我们得以日常陪伴,照见彼此。

我们,努力让每一个人爱上自己。

点击收听本期音频,欢迎您在各大声音平台搜索“柴米油盐诗酒花”订阅我们的播客

本期关键词高敏感、天赋、情感纠缠、道德滤镜、社恐、单一价值观

本期聊友April & Yuan & 北北

本期音乐:

Bruno Major - Places we won’t walk

Trent Dabbs-Set for Life

本期相关:

荣格C.G.JUNG—“Shadow”理论

Super Hero Complex—超级英雄情结

Ilse Sand—《高敏感是种天赋》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

播客收听提示:

  • HSP人群是独特的一群人吗?

  • “格格不入”是HSP人群强烈的社恐感受

  • “高敏感”是上天赋予自己的天赋

  • 摘掉“高敏感”的标签,需要做什么?

  • “开朗活泼”是一种单一价值观吗?

  • “精英文化”和“Social Media Pressure”的思维驯化带来狭隘的世界观

  • 不做“情绪垃圾桶”,关怀自己是HSP人群自爱的表现

-扫添加小秘书or后台回复-

「日常修行」获取社群二维码

让我们日常陪伴 照见彼此


今天播客的灵感来源于一次“被拉黑”的经历。在与一个听友交流个人成长的话题时,因为忙于周末的家事,没有及时回复对方;原本是想等一个更安静,可以思考的时间认真回复;但当晚上腾出整块时间,我打出一大段话发出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删除了。

任何事情的发生如果能给我们带来审视,那它的发生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正因为这样的一次触发,让我开始思考到底对方是一个敏感的人,还是我自己是一个敏感的人,亦或,我们俩都是高敏感人群?

既想独处,又怕寂寞的现代人,在进入社会交往后,多多少少会羡慕那些长袖善舞,能瞬间跟所有人打成一片的“社交达人”。生活中,我们似乎更容易喜欢有趣热络的人;当家长老师聊起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带出一种“如果能更活泼开朗一点就好了”的言外之意。

但世界上,真正存在着依靠别人喜欢就能活下去的人?或者,社会只需要外向活泼的人吗?

最早研究HSP人群的心理学家Elaine Aron将高度敏感型的人视为许多不同特质的复杂结合体:尽责、积极性、易受影响、共情力,敏锐的感知力和脆弱的神经系统等等。这些特质会给敏感型人的生活带来些许麻烦,但也会是创造性、专注力和同理心之源。

在深入了解有关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单一价值观的社会体系中,占比达到15%-20%的HSP人群身上的这些“闪光”特质可能被忽略掉了。

外倾的人或许看上去热情有趣,但内倾的人更能拥有真实和稳定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高敏感人群(包括一部分外倾型的HSP)能够更深入地感知和处理内部和外部的刺激;比起广泛地参与社会交往,ta们更倾向于深入地思考和审视社会现象,以及自己的生活;拥有发达神经系统的HSP们,想象力、感知力、共情力都更强,可以创造性地内化感知和情绪;在针对同一个任务目标时,也拥有更强烈的责任感;甚至,ta们还会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做点什么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很多高度敏感型的人相信“人,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应该对自然深怀敬畏,去感知自己与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结。所以,ta们通常会带着接纳和关切的胸怀去和外部世界进行互动。

但在外界看来,HSP类型的人群显得不那么自信或者勇敢。比如:在说话做事之前,HSP类型的人总是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作出回应。ta们希望能帮助降低出错的概率,这当然也相应地会减缓对事物反应的速度。

HSP类型的人群对于物质、表面的一些话题提不起兴趣;闲聊和场面话更是让ta们害怕,没有深度的沟通会让ta们的耐心和精力很快耗尽。比起社交型场合,HSP们更喜欢参与一对一的分享交流,或者小型但有连接的团体。

“害羞“、“敏感”、“脸皮薄”、“玻璃心”等等,这些贴在高敏感人群身上的标签,让这群外界看来很容易受伤的人与这个世界特别的格格不入。而事实上,拥有活跃想象力和丰富内心世界的ta们,正在经受着外界过度的信息刺激和情感输入带来的重压。更容易被外部世界接收到、感知到的信息触发着ta们大脑中的各种概念、想法,他们的大脑“硬盘”很快被填满,导致不堪重负的精力枯竭。

感知力不够的人很难体会高敏感人群的主观世界。

有一些偏见和评判可能来自于某种观念的灌输—“外向活泼的孩子招人喜欢,沉默寡言的孩子就会吃亏”。那些从小看上去更安静更敏感的孩子,如果不能够接纳自己“天赋”的高敏感特质,长大后往往更畏惧ta人的目光、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而不被喜欢;明明微不足道、不被人在意的小事,却对自己过分苛责,陷入各种琢磨推敲中;深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引起ta人的不悦;为了讨好别人,总是充当垃圾桶,从亲人朋友那里负载着过度的信息和情绪。

如果听完这期节目,你觉得自己并不是HSP人群,或者没有HSP特质,那也并不能说明你没有同理心和共情力。相反,对ta人保持好奇心,正是不同类型人共同具有的感知力。这样的感知力帮助我们理解:在生活中遇到处事风格不同的人的时候,不需要感到奇怪。

世界允许那些和“我”不是同一种类型的人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不用去为“不同”困扰烦恼,也不用去对“他人的生活方式”进行评判,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尊重就好。

没有比把高度敏感归为一种病理特征

更加离谱的事。

如果真是这样,

那世界上25%的人都是病态的了。

荣格|C.G.JUNG

Timeline

02:00 拉黑别人是幼稚的行为吗?

05:47 高敏感人群都有什么特质?

21:00 HSP人群中兼具内倾和外倾型人格两种类别

24:51 “格格不入”是HSP人群强烈的社恐感受

29:10 了解高敏感具有的特质并接纳这个特质是自己的天赋

31:38 不够合群是外界对HSP人群的误解

35:48 拥有高敏感特质的孩子是种什么体验?

41:58 在其他人眼中,高敏感人群会有些不自信

44:09 过于照顾他人感受,对于高敏感人群是一种能量消耗

46:30 “道德滤镜”是高敏感人群给自己带上的枷锁

以上,

祝收听愉快

照见合作社主创

我们用文字和声音把世界带到你面前

 

April

 

Yuan

 

北北

照见合作社

日常陪伴  照见彼此

 

微 博|微 信  @照见合作社

网易云音乐歌单  @照见合作社

Apple Podcast|喜马拉雅|小宇宙|皮艇|荔枝

@柴米油盐诗酒花

Moment | Mind | Method

封面|文章配图@Pinterest

Copyright@2021 照见合作社

All Rights Reserved | Privacy Policy

点“在看”/日常互动

不错过表达的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我也是HSP高敏感人群,对策分享开始|冲绳,岛生活
高敏感与非高敏感的父母组合,怎样才能养好高敏感娃?两个人岂不是吵翻了天?
你不是脆弱,也不是矫情,只是高敏感(附2种自测表)
“高敏感人群”的这些特征,你中了几个?
如果你也是高敏感型人格,建议你这样做
婚神星十分重要,它代表了你正缘的特质,你的婚神星是什么星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