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鄢婷∣愿不负时光赋能写作

愿不负时光赋能写作

中山市港口镇民主小学∣鄢婷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就过去了一年,回想起一年前的这个时候,突然接到学校发出有关“中山市教研论文写作研究组开始招新”的通知,心怀激动与忐忑,决定去试一试,于是,赶在截稿最后一天前的晚上,我认真地填写了测试问卷。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填写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报名参加市教研论文写作组?我谈到了几点:第一是因为兴趣使然,读书时代的我就比较爱好写作,也是个感性之人,常会写些文字记录感受,只不过工作后各种原因和理由主动写作的时候很少,只会因任务驱动而动笔写论文;第二是因为榜样的力量,在此之前听了写作组在朗晴小学举办的一次讲座,整场讲座干货满满特别激动人心。第三是因为人生的选择,我懵懂地感觉到这是一次与优秀的人为伍的机遇,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所幸的是,我的真诚受到垂青与眷顾,没多久收到消息:我通过了写作组的考核被选上了,于是开启了我人生中又一次学习的旅程。今天在此,用以下文字记录下这一年来的感受:

一、且读且思、懵懂前行

记得是2021年的5月23日的晚上,我们第四期新学员就像一群不谙世事的小鸡,被郭老师领着拉进了一个写作组临时群,没有太多的客套,打过招呼之后,郭老师直接发了几个群公告,第一个公告是要求新学员购买伍尔福克的《教育心理学》和崔允漷的《有效教学》这两本教育专著,并开始慢慢阅读、着手撰写教育随笔,要求每篇随笔字数不少于1500字,内容跟这两本专著有关;第二个公告是让我们进行“凡入写作组第一项必备技能”的学习活动:学会如何排版。除以之外还有几个关于“一进写作门,就是一家人”“成员互相之间的称呼不用’您’、包括对郭老师本人也不例外”的群公告,就这样,带着几分新鲜感、几分疑惑和几分忐忑,我们开始了阅读和写作之路。短暂的过渡之后,我们正式加入了中山市教研论文写作组第四期的微信群和QQ群,6月26日,由于疫情的影响,写作组选择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开班仪式,郭老师在钉钉群的直播中,声情并茂地解读了写作组的各项细则、阐述了写作组一路走来的历程,让我明确了写作组的一些规定和要求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写作组亲如家人的情感。

初次完成几篇随笔,我通过与组长杨文炎老师的交流学习了如何进行排版,但因为上传篇目的顺序调换,受到郭老师的关注和过问,当时我有点紧张不安,杨老师宽慰我说:“没关系的,重新上传就好了,这个小组是个很宽松、很友好的组织,你不要草木皆兵、如临大敌。”一句话让我哑然失笑,没想到一向大咧的我竟然会这样,原来我是这么的在乎!而“在乎”也就是所谓的“真爱”吧。

“真爱”的吸引下,我一路懵懂但深情,跟随着家人们的脚步,早起阅读、熬夜写随笔,我的周末再也不想着去哪里徒步,我的假期也不再想着做旅行的计划,当然,也恰巧碰上疫情去不了哪儿、也刚好碰到家庭的经济危机让我备受煎熬,这一切不知是不是机缘巧合,但真真切切的,我就此安静下来,读着书、写着文字,懵懵懂懂地一路走下来……直到今天,已经完成25篇随笔了,回顾了下随笔的内容,有阅读教育专著的读书笔记、有对教育的感悟反思和班级管理的思考,其中的几篇被“中山教研论文写作组”公众号以及郭老师的“闲人闲思录”公众号推送,也许对比其他优秀的伙伴,我写的随笔数量不算多、质量也不够好,但我对自己的这一年还是满意的,至少跟前面荒废的十几年相比,我的收获和进步是巨大的。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每个人的悟性也不一样的,但我至此开始有了对专业的更多思考,也慢慢学会及时地记录,我有了行动,也愿意坚持,正如写作组的座右铭:不与他人比较,只与昨天的自己比较,做一个笨拙的长期主义者,不务虚名踏实写作……

二、读书打卡、不断受益

加入写作组的第二个月就进入暑假,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读书写作,本来是个好时机,可惜的是临到放假的前一天我就生病了,腹痛难忍,看了几天的半夜急诊、做了不少检查,病情也没能好转,住院又没床位,彼时还碰到老公的公司出了点事,我每天白天强忍着痛吃完药就往古镇公司跑,晚上回来就上医院打点滴,足足耽误了半个月时间才缓过来,那段时间,郭老师在群里面号召大家分组进行读书打卡,看着他们热情高涨地参与活动,我也只能望而兴叹,直到八月,我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开始逼自己排除杂念、静下心来阅读,为了抢回失去的时间,那一段,我基本每天看书4-5小时,因为初初接触专著,阅读起来比较艰涩,没有什么方法、也不懂提纲挈领,只是硬着头皮啃下去,就像其他新学员伙伴们所说:有时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看完一本也不知道记住了什么。就是这种茫然无措的感觉, 但还是硬着头皮坚持读下去了,慢慢地,阅读起来也不是那么艰难,速度也有所提升,一开始几个月,我们第四小组的约定是每月打卡15天,我感觉自己有信心完成任务,并提出了打卡做法的一些建议。之后分在第八小组,每月约定打卡15天,我也基本按时按量完成,到了1月份,写作组的理事会决定不再让大家分小组打卡,而是建立一个读书打卡大群,便于互相督促共同进步,考虑到双减政策后大家工作忙,读书打卡的任务也从每月15天调整到每月10-15次,每次至少15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就这样,在榜样的带动下,在同伴的相互影响下,我每个月都完成了15次读书打卡任务,其中4月份,因家里遇到很大的坎,我每天除了上课就要请假去奔波处理这些麻烦事,尽管每天身心俱惫,但只要闲下来我就想拿起书来看,不知道是习惯成自然,还是把阅读当做是精神的栖息地,即使是没有时间及时打卡,我也完成了不止10次的阅读任务并打卡了10次。

我回顾并统计了下这一年来的阅读量,截止今天我粗略完成了写作组的7本必读书目的阅读任务,包括伍尔福克的《教育心理学》、崔允漷教授的《有效教学》、钟启泉教授的课堂三部曲《读懂课堂》《课堂研究》《课堂转型》,还有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教授的《教师花传书》、范梅南教授的《教学机智》等,另外还涉猎了其他的一些专著,如沈毅、崔允漷主编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詹姆斯M库珀主编的《如何成为反思性教师》(第九版),纪德奎主编的《乡土文化教育认同研究》等,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囫囵吞枣式地进行阅读,但也不时会停下来梳理回顾下,有的时候拿出每月写的读书笔记,整理打印后再次进行阅读思考、在这个咀嚼反刍的过程中也有不少收获,除此之外,我还会看一看其他伙伴的打卡笔记和随笔,有时也能得到一些灵感和启发,俗话说得好:独行快,众行远,真要感谢这一年来写作组团队给予我的力量,可能于我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救人于水火之中的力量,于大伙而言,这仿佛又是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我们满怀希望行将至远方……

三、小组研磨、赋能写作

在写作组的一年里,被要求完成8篇专题论文的撰写也算是一个大任务了,目前为止,我已经完成6篇论文的撰写和研磨,感觉自己从最初的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想到什么写什么,到后面的迷茫困惑、坚持不下去时再往前走两步,再到最近的似乎有点通,整个过程不能说是完全打通了“任督二脉”,但也算是给“点了穴”—掌握了些窍门吧,这不得不归功于写作组的每月一次的小组论文研磨活动。首先在论文撰写之前,我们都会针对性地找到“葵花宝典”——写作组编写的《教育写作要义与指南》这本书里面的相关指导性文章和范例来研读,接着甲乙双方要就论文的选题和框架进行讨论,有几次我有点拖拉,我的甲方刘菲老师,他都会适时提醒我,并且每次都鼓励我,说我论文选的角度比较好,然后针对我的构思他又给出一些好的建议,让我之后在选题和框架方面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最近两次的研磨活动,黄飞老师也给大家解读了不少关于标题的关键词与二级标题对应的层级关系,让我对论文拟题和搭建框架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而他本人《基于全员参与的校园足球联赛设计策略研究》的论文给了我一些思路,并且理解了其实撰写论文其实是可以“在实践中先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提炼观点并寻找理论去佐证”的这样一个过程,而我们常常走入思维定势的误区,觉得要拿着教育理论去对号入座来写,这样填空式的论文有时显得很牵强而没有新意。而钟展艳老师几次提供研磨的论文又让我们看到,语言的精炼表述和论文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及可推广性才是好论文的标准,是受编辑和读者喜欢的。这次4月份的论文研磨活动在樊登书店,虽然小组的伙伴不齐,但幸运的是得到了郭老师的亲临指导,郭老师一一看过后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他肯定了我的进步,同时也指出我标题的写法应与二级标题相对应,文章主体内容部分要修改逻辑,合理划分,我想起上次论文征集审核时几位推荐者也给出我类似的修改意见,足以说明我以后的论文撰写在标题对应文章框架方面还要多下功夫,要有更清晰的思路,这就是我在小组研磨活动中的种种收获;当然,除了论文研磨活动,每一次研磨前优秀学员准备的专题讲座也是非常精彩,给我们这些写作菜鸟们备足了干货,只待日后慢慢来消化吸收,赋能我们的写作了。

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总的来说,我的这一年因为加入了写作组而变得有价值有意义,虽然还是颇有遗憾,顾着看忙着写,却没有认真研究过期刊以及如何去投稿,只是看着群里不断有伙伴们发表文章的喜讯,为他们鼓掌喝彩,究其原因,一是总觉得自己初入写作门,还是积累得不够,投稿的信心不足,二也是因为忙忙碌碌,没有统筹好时间去认真研究期刊,去对照修改好自己的论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觉得下一期要开始在这方面做调整,尽管发表并不是写作的目的,但确实是促进写作水平提高的动力,“观点被人认可、做法值得推广”其实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路径。想起崔允漷教授所说的话: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一个反思型教师,要打破“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三不主义。

文字写到此本该结尾,突然看到郭老师在群里的留言:“第五期学习任务初步决定减少40%,探索弹性任务和弹性考核的方式,不要让专业成长建立在牺牲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基础上”,我的内心突然五味俱陈,虽说这一年的确有点辛苦,但是那种苦尽甘来看到自己收获这么多文字的成就感也占据了内心,也曾听到好几次老学员的感慨说今年是自己阅读最多的一年……我们在成长,写作组也在不断完善,也许,这一年将成为最值得我们怀念的一年!

第五期准备起航了,如果还要问我:“为什么要继续报名参加市教研论文写作组?”我想这么回答:“中山市论文写作研究组这个宝藏组织,它让我在困苦艰难的日子里找到心灵的栖息地;让行走在专业阅读道路上的我,精神得到了滋养;它不仅让我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给予我不断学习的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坚信,在这个不务虚名踏实写作的组织,不单纯为发表而写作的我们,成长的脚步将会更加坚定踏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届新高考】韩少功《归去来》小说阅读理解与答案分析
什么样的人活得最幸福?哈佛大学用75年的研究成果告诉你
2021国宝大熊猫作文300字三年级下册(精选5篇)
为什么犹太人不是精英就是富豪?秘密藏在这两条家庭教育里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600题(可直接打印)
揭秘 | 连花清瘟究竟是何方“神圣”?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