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黄珊珊∣教材分析类论文写作避坑指南

教材分析类论文写作避坑指南

中山市第一中学∣黄珊珊

9月份,我们的任务是撰写教材分析的论文,因为我可以自由写作,写的并不是这一类的课例。一方面是因为在休产假没有实质性的课例另一方面是我固有的思想在作祟我没有教材,所以没有办法进行教材分析。何况在期已经写过一篇校本教材的分析,也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其实进入写作组三期,正儿八经的教材分析类文章我只写过一篇,但每期研磨一次教材分析类论文来算,我已研读过将24篇小伙伴的文章。加上今天去二中的研磨,正好30篇。9月份,还听了两场关于“教材分析类论文写作”的讲座,分别是罗诚老师和郭老师主讲。论文研磨和讲座分享让我第一次真正对“教材分析类论文”有了清晰的认识。作为教材分析类论文写作新手和修改老手,看到了这类论文写作不少的“坑”,具体总结出以下几点,希望为写作组内外的写作新手一些帮助:

一、假分析教材

教材分析的论文,顾名思义就是要基于教材分析教材。绝大部分老师都能在论文标题中意识到这一点,如“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基于教材的英语写作任务实践探究。”然而,在标题中有教材分析几个字,并不意味着就真的是在分析教材。仔细阅读,大多数小伙伴正文教材分析的味儿不,甚至没有通篇都是老师们熟悉的教学策略。当我提出疑问看着不太像教材分析呀,对方也是满眼困惑,我觉得我写的就是教材分析呀,我以前都是这么用教材教的。

工作了10多年的老师一直在用教材教,这好像却从来没有这么分析过教材。当有了分析教材的意识之后,又发现自己好像分析不出来什么。这里面既有教材是权威,不敢分析的因素;又有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分析的原因。郭老师说教材如同干茶叶,教材分析就是要用干茶叶来喝茶。首先就是备课,要把干茶叶泡开,所以教材分析是泡茶的过程。之所以称为干茶叶是因为教材是浓缩的,里面的正是精华。在泡开的过程是要发现精华的过程。教材解读的“精华”包括,教材编写理念的解读、教材与课标的对应关系,教材文本和助学系统的分析,教材章节的结构布局分析,教材的版本对比分析等。当然,也可以写教材的使用现状分析,教材存在的问题分析。

那么如何去解读教材呢?这是在论文研磨时听到过的最多的也是最真诚的提问。其实我也不知道怎样速成。但如果是我,我会回归教材,回归文本,回归教材的每一处。用清零的心态、研究的视角、好奇的眼光、活跃的思维、表格的方法,首先记录、罗列教材的发现,进而分类或提炼这些发现。这或许是笨方法,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空“以……为例”

老师们不擅长分析教材,擅长课堂教学。然而,新的情况又出现了:原本有血有肉的教学过程,在提笔书写,套入教材分析这一主题后,却变得很空泛,同样的道理,绝大部分老师都会在文章的副标题明确表示出“以……为例“,在正文中却没有真正做到。“以……例”就要以某节课为例子阐述如何基于教材分析进行教学,这意味着文章有一个大概的结构和框架:教材的梳理和呈现,教材特点的提炼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教材编写意见或教学建议。这三块内容都要用课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当前老师们在进行教材分析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只分析课例,如一位化学老师的三种版本高中化学教材的对比研究——以盐类水解为例。能看得出这位作者教学经验丰富,想要集众家之长把这节课例用时间推进的方式呈现得非常完整。“完整意味着没有多少空间留给读者、编辑来思考。就拿文章的引言部分来说,不少老师开篇就直接讲课例的情况,没有“课程““课标”的分析,也没有现状的陈述。课例只是论文的框架载体,如果我们只就这一课例而写,最多是篇不错的教学设计或反思,很难给到读者更多的启示。第二,既分析课例也分析教材,但每个都是蜻蜓点水式的,大而空,比如:有作者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了“关注学生素养、注重活动设计”等空泛的说法。

解决这部分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事”和“理”,“事”指的是教师教学中具体做的事情、教材中有的内容等而“理”指的是这些“事”之上位的东西,就好比从苹果、橘子、梨、香蕉,到“水果”的提炼。即从具体到一类的归纳推理。同时,教师要能在分析教材并指向教学后,还能从“理”到“事”,让读者知道这些方法还可以怎么迁移使用。

三、缺逻辑结构

论文的逻辑结构包括大逻辑和小逻辑,大逻辑是指的整个文章的框架构思,小逻辑是文章具体环节的内容关联。教材分析类的文章,只要老师用心,在教材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都不算是最难的。如何用分析好的教材来指导教学,即基于教材分析得出的教学策略,将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二者联系起来才是问题的关键。有一个检验这二者联系的方法就是不看前面的教材分析,下面的教学建议部分是否可以独立成文。如果我们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来的策略是可以脱离前面的分析而独立存在的,说明这一部分可能只是老师的教学经验,论文逻辑性不强。为了更好的匹配教材特点的分析和教学建议。教师可以优先架构这两部分的小标题,两部分的小标题进行对仗,继而丰实内容。比如在教材分析地方,如果我们提出来教材中的文本“关联性强,适合进行教学支架”,那么在教学策略部分就讲述如何应用文本构建丰富教学支架。

而在各环节的小逻辑上,教师容易陷入并列式或者时间进程推进式的写法,比如活动1、活动2、活动3、活动4,或引入活动、主体活动、结束活动。直白的和通俗的标题容易弱化内容的亮点。建议大家使用意蕴式的标题,即在标题中直接概要内容。具体的小标题可以参考前面教材分析的标题,对其进行再次合并同类项,更高站位归纳总结,结合实践,拟定小标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的区别与撰写
2022年2月27日┃论文写作┃数学教学论文撰写的六个视角及其基本框架
非作曲专业该用什么复调教程?
[幼儿/小学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交流
成长之路 | 李平:教无至境,学无止境
“首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举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